病例分析——高血壓病

病例分析——高血壓病

病例分析

石某某,女,35歲。患者於2002年上半年開始時常出現頭暈頭脹,經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當時血壓為152/100mmHg,口服西藥降壓藥,血壓穩定在130/86mmHg左右,每遇生氣、煩惱、心情急躁時則血壓升至165/98mmHg左右,情緒漸次平穩後血壓可降至正常。現每日服用複方降壓片,1次1片,每天3次,血壓可維持在126/82mmHg左右。近1個月來無明顯原因出現精神不振、時常頭暈、乏力、嗜睡多夢、咯吐痰涎等症,經多種理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舌質較紅,苔膩稍厚,舌體稍胖大,脈弦細滑。

診斷

中醫診斷:眩暈(脾虛溼蘊,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西醫診斷:高血壓病。

  • 方藥:

蒼朮10g,白朮12g,陳皮10g,旱半夏10g,茯苓12g,制首烏12g,白芍15g,枸杞子10g,山茱萸12g,黃精10g,天麻10g,龍齒15g,豨薟草15g,夏枯草15g,菊花12g,炒枝子10g。15劑,水煎服。

二診

精神不振、乏力及嗜睡多夢病狀好轉,願意出戶活動,咯吐痰涎基本消失,血壓122/76mmHg。覺胃脘部稍感脹滿,舌質淡紅,苔薄白,舌體稍胖大,脈沉細。上方去枸杞子、黃精以防滋陰礙胃,加厚朴10g以化溼和胃。25劑,水煎服。

三診

頭暈、乏力等症消失,每日清晨進行戶外活動,血壓穩定在120/80mmHg左右,已停服復發降壓片。舌質淡紅,體稍胖大,脈沉細。守上方精簡藥物以鞏固療效。

  • 方藥:

白朮12g、陳皮10g,茯苓12g,白芍15g,山茱萸12g,天麻10g,龍齒15g,豨薟草15g,夏枯草15g,菊花12g。20劑,水煎服。

預後

2015年12月20日電話隨訪,知其病情基本穩定,曾經因生氣,血壓最高達140/90mmHg,較治療前有所減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