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些國號和年號都取自《易經》

在古代,為保江山萬年,很多帝王會在取年號或朝代名的時候,參考《易經》。

歷史上這些國號和年號都取自《易經》

西晉司馬炎曾有年號“咸寧”,取自《易經》中“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隋煬帝楊廣在605年取年號“大業”,來自《易經 繫辭上》“盛德大業至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

歷史上這些國號和年號都取自《易經》

唐太宗貞觀之治,年號“貞觀”,取自《易經 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正也;觀,示也。貞觀即以正示人也。

唐高宗曾取年號“咸亨”,取自《易經》的《坤 彖》“含弘廣大,晶物咸亨。”鹹,皆,都的意思;亨,美好。咸亨,即一切都平安美好。

歷史上這些國號和年號都取自《易經》

元世祖忽必烈採納漢臣劉秉忠的建議,改國號為“元”,取自《易經》中“大哉乾元”,哉,是語氣詞,乾元是天的意思。

明朝的“明”字,則取自《易經》中“大明始終”,大明指太陽,意國是象太陽一樣永遠光明,故取國號“大明”

歷史上這些國號和年號都取自《易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