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說明:此為三國志11的個人遊玩記錄,若想查看更多內容,可關注本頭條號,或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逍遙遊北冥有魚”

73 石頭城破

前文有說,初次征戰江東不成功,退回濡須口。現在休整的差不多了,再次出兵討伐江東,不過,這次將採取不同的戰法......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我軍打算悄悄的從海上繞行,然後從水上對建業發動襲擊!這是前面北海之戰剛剛使用過的戰法。建業城集中了孫權軍的精銳,兵力達到11萬。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到達預定位置,我水軍突然折返,往建業方向急進,蕪湖港的留贊倒是很機敏,馬上出兵來攔截,雖然只有1千多士兵。我軍無視之,五路大軍圍在建業城下,展開拋石攻城大戰!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只一回合,孫權馬上出動六路大軍抵抗。張遼、甘寧、太史慈的井闌部隊沿江射我鬥艦,孫權、周泰、韓當等則從蕪湖港水路出擊!從軍事裝備可以看出,孫權遠遠落後於我軍,其水軍出戰的是小船,沒有我軍的鬥艦強大堅固;其遠程攻擊武器是井闌,還沒有發展出投石機,在攻擊距離與威力方面都落後於劉備軍。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建業城由孫權修築。開始名為“金陵”,據說秦始皇當年巡遊至此,隨行術士稱此地有天子氣,為了鎮壓此氣,故意改其地名為“秣陵“,意思是養馬的地方。孫權修築後改稱“建業”,由於附近有石頭山,又因依山而建城,故別名“石頭城“,亦有特別堅固之意。這建業城防達到7100,確實可謂堅固,但在我四萬投石大軍的瘋狂攻擊下,也撐不過三個回合。石頭城被石頭砸破了,是不是很諷刺?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此乃攻破建業的場景,前面已經說了,電腦不會馬上反攻,哪怕兵力佔優勢,也就圍著空城轉圈。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雖然建業已經破城,孫權軍可不管不顧,直衝進長江與我血拼。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周泰兵少,首先被我軍擊潰。張昭與周泰再次成為俘虜。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接著圍攻孫權軍。孫尚香在水戰中與哥哥孫權對陣,不知作何感想......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眼看著孫權1萬5大軍被打得只剩幾千,韓當率2400兵勇敢的衝了過來,試圖拯救主公,勇氣可嘉呀!結局可想而知,潰敗是其下場。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關羽、關興相互支援,書寫一出上陣父子兵的傳奇故事。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廬江方面,我軍後備隊由周倉、丁奉、董襲率領,出發支援建業之戰。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敵軍非常頑強,前赴後繼。宋謙亦從虎林港(先前趁我軍空虛攻佔)出兵來支援,可惜兵力太少,被我擊潰。張遼軍通過蕪湖港出戰,不顧自家那可憐的小船,一副拼命的架勢。而甘寧與太史慈的井闌隊則一直在岸邊射我水軍。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由於征戰太久,我軍“氣力”又將告竭,沒有氣力就無法使用兵法,硬拼的話非常吃虧,魏延隊先拿下蕪湖港,以作暫時休整。早就準備好的運輸大隊快速通過蕪湖港向建業城補充兵力以及軍備。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稍事休整,賀齊從蕪湖出擊,對抗張遼,而我廬江的水師援軍已經快到了。張遼退路被切斷,前有大軍堵截......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接著又輪換關羽出戰,四路水軍圍住了張遼,你無處可逃了!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張遼被關羽所擒,

"放心吧張文遠,憑咱兩的交情,只要你肯投降漢軍,我關羽可保你遠大前程!"

張遼默然無語......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岸上的甘寧和太史慈兩隊井闌部隊,射殺了不少劉備士兵,自己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可算名將風範了。但有個問題是再厲害的將領也解決不了的,那就是糧食快耗盡了!眼看著糧草閃著紅燈,他倆只好無奈的向曲阿方面撤退了......

三國志11~60 水師奇襲石頭城破,四路包抄張遼難逃

至此,聲勢浩大的建業之戰取得完全勝利,東吳大本營被端,只剩下一座孤城--“吳”城了。那麼,孫權的末日是不是馬上來臨了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