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祝壽,60歲、70歲、80歲都是稱爲什麼壽?

在古代,人有上、中、下壽之分,100歲稱上壽,80歲稱中壽,60歲稱下壽。所以年輕人慶祝生辰,只能稱“做生日”,不能稱“做壽”。50歲或60歲以上者慶祝生辰,才可稱“慶壽”。

民間祝壽,60歲、70歲、80歲都是稱為什麼壽?

60歲(花甲壽)

舊時年滿60稱“花甲”,認為60歲的人真正達到了壽數,故壽慶要大辦,稱花甲壽,一般由壽者兒孫出面張羅。誕日之前,子女還得把喪葬用的一切準備好。所備之物,其名以"壽"字起首,如"壽衣"、"壽材"、"壽墳"。

"六十三,鯉魚跳沙灘"。六十三歲被認為是兆兇之年,為捱過這一關,有人買條鯉魚到阿育王寺放生池裡放生。

民間祝壽,60歲、70歲、80歲都是稱為什麼壽?

"六十六,閻羅大王請吃肉"。六十六歲是殺年,女兒燒六十六塊肉給老人吃,認為能化兇為吉。若吃素以烤麩代之。

70歲(古稀壽)

70歲壽誕稱古稀壽,因為杜甫《曲江》詩裡有“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 稀”的詩句,所以,人們把70歲叫做古稀之年,把70歲生日做的壽儀叫做古稀壽。

80歲(過大壽)

從60歲生日開始,凡逢整十如60、70、80歲生日時舉行的壽禮,皆稱之為“過大壽”,同時也特指80歲生日時舉行的壽禮慶典,所以又叫作“慶八十”,且不分大江南北,流行在全國大部分地區。

做“九”不做“十”

在為老人做壽時,民間有做“九”不做“十”、做虛(歲)不做實(歲)的習俗。也就是說遇到50、60、70和80等整十歲壽辰時,要將其提前到虛歲49、59、69、79歲時來舉行。到了整十生日時,反而無所表示。因為民間認為“十”有到頭、到頂的意思,“十全為滿,滿則招損”,這當然是不吉利的。所以人們將整十的壽辰提前到虛歲逢九的壽辰來做,“九”與“久”諧音,以表示壽還沒有盡頭。

民間祝壽,60歲、70歲、80歲都是稱為什麼壽?

主辦慶壽時需準備柬帖、壽桃、壽麵、壽聯、壽幛等,還要設立“壽堂”,這些將在明天繼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