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頂住壓力,別讓婆婆在孩子身上用這20個民間育兒法(下篇)

21.嬰兒白天睡覺也拉窗簾

很多家長從月子裡開始白天也會拉上臥室的窗簾,來保證孩子有一個完全黑暗的環境來提高睡眠質量,但在新生兒階段,這樣做反而可能不利於建立寶寶晝夜週期

對於半歲以內的小寶寶,我們的建議是在白天儘量也不要拉上窗簾,晚上則儘量保持黑暗和安靜,也不要將睡著的孩子叫醒喝奶

寶媽們頂住壓力,別讓婆婆在孩子身上用這20個民間育兒法(下篇)

小女孩睡覺

22.動不動就補鈣

出汗多-缺鈣,枕禿--缺鈣,頭型不好看--缺鈣,半夜哭--鈣,走路晚--缺鈣,不愛吃飯--缺鈣......

其實,就現在都市孩子,尤其是海淘補鈣劑不眨眼的家庭來說,缺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出汗多最大可能是給孩子捂太多了,枕禿大部分孩子都會有,如果過早使用枕頭或者床品選擇不好更明顯,頭型問題更可能因為睡覺姿勢不對,俯臥時間過少導致

0-6個月無論是母乳,配方奶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只要奶量喝夠,鈣都是充足的。6個月後,如果寶寶飲食平衡,就沒可能缺鈣了。

23.只有冬天出生的母乳寶寶才需要補充維生素D

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並不高。因此母乳餵養的嬰兒,如果沒有適度的陽光照射,很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嬰兒出生後不久即應開始補充維生素D

24.過早讓寶寶學坐

寶寶天生頭大身子小,每個寶寶必須經過足夠的俯趴和爬行,頸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撐他那顆大腦袋,因過早學坐而導致彎腰駝背、脊椎變形的寶寶數不勝數。

從小鼓勵孩子醒著多趴、鍛鍊其頸部和背部肌肉,抬頭、爬、坐、站、走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寶媽們頂住壓力,別讓婆婆在孩子身上用這20個民間育兒法(下篇)

寶寶坐在媽媽的膝蓋上

25.過早學走路,用學步車

讓孩子過早學走路,用學步車等。會造成孩子骨髓發育異常,形成O型腿,學步車阻礙臂肌的發展,加上多數小孩使用學步車時,是以墊腳尖方式行走、站立,小孩子自然無法學習將腳放平,以支撐身體

要讓孩子在順其自然的環境中學會走路

26.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

寶寶偶爾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寶寶經常打鼾,可能是由於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

如果寶寶經常有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27.喝葡萄糖水去黃疸

對於嬰兒黃疸,需通過增加餵養量,致使排便量增加,進而達到降低黃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過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體內的能量供給維持在一定範圍,排便量不會增加,因此不利新生兒退黃

多餵奶,多曬太陽,讓黃疸自行代謝,如果還是很嚴重及時去醫院就診。

28.嘴對嘴餵食

家長通過嘴對嘴給寶寶餵食,容易會使寶寶感染幽門螺桿菌,引起寶寶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甚至會導致寶寶生長髮育遲緩

對喂寶寶的食物,家長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觸

寶媽們頂住壓力,別讓婆婆在孩子身上用這20個民間育兒法(下篇)

嘴對嘴餵食

29.隨意喂寶寶吃東西

危害:1、異物卡喉。幼兒吞嚥反射發育還不完善。一旦發生異物卡喉窒息,可在幾分鐘內造成大腦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

2. 引起過敏,花生、核桃等堅果和水產品等是常見的過敏原

給小寶寶餵食要選容易咀嚼吞嚥,不容易致敏的食物。

30.吃東西時逗孩子

進食時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隨後一次深吸氣。飯粒等食物就會隨氣流而被吸入氣管內,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難、窒息。

給孩子餵食應該讓其保持平靜、專注

31.過分逗寶寶笑

寶寶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如果逗的笑聲不絕,會造成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有損傷腦功能,還可能引起口吃。

逗笑應該適可而止

32.嬉戲時搖晃和高拋寶寶

寶寶的頭部體積和重量佔全身的比重較大,但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很弱,劇烈搖晃和高拋很容易引起幼兒腦震盪,更甚至會使視網膜毛細血管衝充血,導致視網膜脫落。

輕輕搖晃並沒有問題,但務必用手掌托住孩子的頸部。

33.一出生就喝糖水,4個月就加橙汁,1歲內加鹽

新生兒的味蕾異常敏感,糖水、橙汁和鹽都屬於強刺激物,可能嚴重損壞寶寶的味蕾,導致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吃飯挑食重口味,還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

不要給嬰兒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喝果汁蔬菜汁,1歲內不喂鹽

34.逗孩子喝酒

兒童肝臟發育和代謝功能還不完善即使是度數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積在體內引起中毒。一旦過量,可能出現昏迷等重症,嚴重會影響腦部發育

讓嬰幼兒遠離酒精

35.隨便親吻寶寶

危害:1.傳染疾病。感冒、患口腔疾病或肝炎、結核等傳染疾病的人親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得病2.造成皮炎,成人臉上的化妝品、口紅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種化學物質,直接與孩子接觸,會傷害孩子稚嫩的皮膚

與寶寶親密接觸時確保大人的衛生和健康,但孩子儘量拒絕外人對寶寶過分親密接觸

36.抱著孩子坐汽車

汽車時速在50公里時發生碰撞,一名體重10公斤的小孩瞬間會產生300公斤左右的衝擊力。這種情況下,一般沒有人能抱住孩子,孩子的頭部發生碰撞,後果不堪設想。

37.晚上叫醒寶寶餵奶、把便

許多爸爸媽媽擔心寶寶餓,經常在夜裡把寶寶叫醒餵奶,還有家長怕孩子尿床,半夜叫醒小便。頻繁半夜叫醒寶寶,很容易打亂寶寶的睡眠規律,把寶寶變成夜貓子,受苦的還是寶寶,大人也睡不好覺

讓寶寶睡到自然醒,晚上使用紙尿褲入睡。

38.用純淨水,礦泉水衝奶粉更健康

純淨水出去了各種常亮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會造成孩子營養素攝入量不足,礦泉水中含有的營養素有過多,長期飲用會造成孩子某種元素攝入過多

使用自來水燒開冷到合適溫度衝奶

39.給新生兒綁腿

很多地方都有綁腿的習俗,不少老人認為這樣寶寶長大後腿才會又直又長,其實綁腿阻礙了寶寶腿部的血液循環,不但不利於骨骼發育,而且寶寶的肢體活動受到認為限制還會給寶寶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因而更加容易情緒煩躁、哭鬧、沒安全感

給寶寶穿寬鬆的衣服,讓他的四肢果凍不受任何限制

40.總認為孩子吃不飽,一哭就餵奶

有些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每次一看到孩子哭了,就覺得好在肯定是餓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撩起衣服就喂。孩子的哭有很多種原因的,不一定是餓了才哭的呀。長期如此,寶寶的胃很容易被無形中誠達,為以後的肥胖症埋下了隱患

根據寶寶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規律的餵奶時間

41.寶寶一定發燒就吃藥、注射

許許多多的因素都會導致寶寶發燒,燒在寶貝身,急在爸媽心,恨不得馬上讓還在發燙的小額頭涼下來,但是友情提醒您,寶寶發燒,要看情況處理

38.5度以下一般不用藥,能吃藥就別輕易注射,物理降溫用溫水不用酒精

寶媽們頂住壓力,別讓婆婆在孩子身上用這20個民間育兒法(下篇)

安徽滁州:霧霾天氣患兒多

42.鼓勵孩子大口吃飯

很多家長喂孩子時,都特別鼓勵“大口吃”“快點吃”等,覺得孩子只有狼吞虎嚥,才是胃口好,是乖孩子的表現,其實這是不對的,這種鼓勵只會造成寶寶養成不良飲食習慣,而且要特別注意在吃東西的時候,不要都孩子大笑,或跟其打鬧,這些不良的習慣都會導致孩子吃飯被噎住。

從小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嗎,吃飯時要專注,不亂跑,不玩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