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特輯|我仰望星空

未來網小記者:施雨町

星空之下,我為祖國驕傲

北京市朝陽區陳經綸中學分校

小時候,我總喜歡在草地上打滾。晚上,我便躺在草地上遙望星空。南方的夏夜,天空中通常是繁星點點。望著那一顆又一顆的閃爍的小星,我那幼小的心中就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幻想——仰望星空。這是人的天性吧。在遙遠的很久以前,華夏之人抬頭,對上了那刺痛眼的璀璨,風習嫋嫋,盈水展千華,飛簷亭角清鈴響,吻開墨珠,一筆一畫記下——把片刻的美麗保存。中國的天文學,從未間斷。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陳建生認為,天文學始終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程度的象徵。我國天文學曾有過輝煌的過去:我國有世界上最古老、豐富的日食、彗星等天象紀錄,有渾儀、簡儀等精湛的古天文儀器,有張衡、郭守敬等馳名中外的天文學家。中國古代天文學對世界天文學發展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中國天文界開始奮起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步伐。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我國天文事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2.16米”光學望遠鏡在1989年建成,填補了毫米波與VLBI(甚長基線干涉儀)天文的空白。

進入21世紀,中國天文事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LAMOST的建成,是中國望遠鏡製造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建成世界上口徑最大、光纖數最多的大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天文研究成果也逐漸被國際天文界重視。國內的天文學家並不滿足,而是瞄準世界領先水平不懈努力。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20年的嘔心瀝血,造就了中國在天文界的高度地位。

墨藍色的天空中掛著許多小星星,它們彷彿剛剛從銀河裡洗過澡似的,亮晶晶的。如今我加入陳分天文社,用著標有”中國製造“的望遠鏡,看著純粹的星子,好似可唾手一把玩。咔嚓,一激動,目鏡掉了。完啦,扣5分。地理老師憤怒到快要扭曲的臉浮現在眼前。我一邊細細撫摸著可憐的目鏡,不停感嘆“你傷得好慘”,一邊感受著無法抹去的、對祖國的熱愛與激動。

華麗的詞藻此刻卻編織不出,平日隨意揮灑自如的筆墨也無法填入。我只能用無比俗套卻但極端真摯的話語對您說:祖國,在這星空之下,我為你驕傲!

來源/未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