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衆化電商

將藝術作為一種手段,引入到商業行為中去,除了藝術文創商品,藝術化生活的理念傳播成為主要方式。無論是否出於商業目的的驅使,各類文化商業機構都成為藝術大眾化的推手。本期《藝術商業》的重磅專題,將結合博物館、電商、書店、出版平臺等多種行業的案例以及古董傢俱收藏家的觀點,對藝術大眾化的進程溯本逐源,探討文化商業團體所推動的藝術大眾化商業模式。

這是一個喧囂的時代。

承蒙技術進化的福,新奇事物層出不窮。很多概念還沒被捂熱,就成了昨日黃花。人們的注意力被打散,感知閾值被提高,口味越來越挑剔。此刻,內容成為搶佔用戶注意力的大殺器。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對於以內容為主要產品的藝術生活類媒體來說,他們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以內容為基礎,在傳統的廣告模式之外尋求更為多元的商業模式。

內容立體化嘗試

2018年5月26日,北京通州萬達廣場。一個佔地169平方米的快閃店“從天而降”。走進這個名為“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 STORE的快閃店,人們可以親身體驗藝術與家居的融合,如果看到喜歡的家居產品,還可以掃描二維碼線上下單。大件商品支持物流配送,小件商品可以現場提貨直接帶走。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這個快閃店由京東主辦,《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以下簡稱《家居廊》)編輯總監孫信喜策展,設計師丁進進行空間設計。快閃店的形式打破了藝術審美和居家生活的邊界,同時也彌合了藝術內容、用戶體驗與消費環節的裂縫。

《ELLE DECOR ATION家居廊》創立於2004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與美國赫斯特出版公司共同推出。“《家居廊》中國版每年都會做市場調查,我們大概佔42%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家居廊》市場總監邱星釧介紹說,雖然《家居廊》擁有紙媒和新媒體,但是線下展覽能夠更加立體地呈現內容。“這種沉浸式的購物體驗,打破了消費者以往的購物體驗。”

這並不是《家居廊》第一次嘗試內容的立體化。2017年3月的上海新天地設計節,《家居廊》聯手美國快時尚整體家居品牌INK+IVY,打造了45平方米的MiniLiving。2017年9月的上海時尚家居展,《家居廊》和Dariel Studio& Maison Dada創始人、法國設計師Thomas Dariel攜手打造了主題曲“PlayLand樂園”,開始嘗試藉助零售互動讓用戶體驗與消費無縫結合。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邱星釧表示:“因為去年的展覽效果不錯,今年的上海新天地設計節給了《家居廊》200平方米的展位。這次我們引入了快閃店的形式。這種形式源於北歐,它讓展品融 入家居,以得到更 直 觀的體現。”

這次展覽很快引起了電商平臺京東的注意。“於是我們在5月份攜手引入了快閃店的概念,做了一次特展。然後在上海環球港太陽大廳做了一次返場。”邱星釧說。

電商平臺的加入,補足了藝術家居的消費和物流環節,完成了從內容到產品,再到消費的閉環體驗。目前,線下活動已經成為《家居廊》雜誌內容實體化的一種方式,並且引起了品牌商的興趣和關注。“會有這方面的客戶需求,我們與品牌一起打造展覽,參加藝術展、設計節等。”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從內容導流到電商

2011年4月,騰訊新聞編輯馮驌在微博註冊了一個賬號“總有可取處-實用家居”,專門分享國外家居圖片,粉絲迅速積累。2014年,馮驌成立公司,主營與微博同名的微信公眾號(2015年2月啟用名字“好好住”),拿到天使投資後很快啟動App項目。2015年12月31日,“好好住”App正式上線。

App相對於微信公眾號的好處是:用戶不再只是單向接收信息,還可以自己創造內容,並與其他用戶交流。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5月,“好好住”App已擁有超過1000萬用戶,每月多達200萬用戶在App上曬圖和互動。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在這種情況下,“好好住”已經不僅僅是個媒體,而是形成了一個藝術家居的用戶社區。當有著同樣愛好的垂直用戶聚集在一起之後,商業空間就在無形中被放大了。

很快地,“好好住”迎來了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馮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品牌推廣、升級技術團隊以及交易供應鏈的搭建。2018年,“好好住”會迎來全面的商業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切入交易,引入家居品牌直接賣貨。預計2018年將上線300~400個品牌、幾萬種商品,品類涵蓋從床這樣的大件到毛巾、杯子這樣的小件商品,都遵循精選策略。

據“好好住”官方透露,目前有上千個國內外家居品牌在“好好住”App上建立了官方賬號,進行品牌營銷和消費者關係維護,同時也為下一步的電商交易打下基礎。

《家居廊》也在合作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不過,與自建App相比,《家居廊》決定利用微信現有的用戶流量,比如小程序。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家居廊》策劃的“京致集生活美學館”#apartmentSTORE 快閃店項目

“因為小程序更便捷、更符合當下的用戶習慣。讀者有消費需求,我們也有自己的品牌資源和設計師資源,可以通過電商實現對接。目前,小程序還在前期籌備階段,年底就會正式上線。”邱星釧表示,《家居廊》後續也會積極打造自身與設計師的聯名款產品和藝術周邊產品。

目前,《家居廊》的讀者大多是位於北上廣深的設計師和藝術設計愛好者。“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達98%,購買力更強。一半用戶居於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用戶佔比也在增長。其中,男性佔比更高,但女性用戶也在迅速增長。”邱星釧透露,這部分用戶生活水平和設計美學意識都在提高,已經不滿足於最基礎的居住需求,“他們對於設計類單品的接受度更高。”

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家居廊》在選品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比如設計理念、產品定位和價格等。“由編輯團隊進行初步篩選,然後確定產品清單,通過雜誌進行主題推薦。目前來看,產品涵蓋了從百元到萬元的價格區間。”邱星釧說。

變身交易中介

2017年就已達到40億美元估值的Houzz,是由以色列夫婦AdiTatarko和Adi Tatarko在2009年創立的。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剛開始,它只是個關於家居裝修的圖片網站。所有圖片都可以免費瀏覽,甚至無須註冊會員,很快它就積累了大量用戶。而用戶聚集的地方,正是設計師、服務商和品牌商營銷的陣地。

採訪、文 / 周再宇

圖片提供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選自《藝術商業》8月刊,文章有刪減,點擊下圖瞭解雜誌詳情,訂閱雜誌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藝術生活類媒體:涉足大眾化電商

《藝術商業》8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