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藝術勝在多元,真正優秀的作品在於層次豐富又多面。優秀的藝術家也是如此。

楊麗萍不僅是舞蹈家更是生活家,把自己活在彩雲之南的傳統文化裡。黃豆豆向來以舞者面目示人,而其實他從小學的是戲曲,會把式。奚美娟是一位會思考的表演藝術家,正邁向文字創作的道路。沈偉在成為享譽全球的舞蹈家之前,一直是以畫筆捕捉人物的運動軌跡。還有導演田沁鑫,戲曲演員出身,擅長運營中國大戲院……

在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本報新推出系列報道“A角的B面”專欄,為讀者呈現出一流藝術家不為大眾所熟知的智慧面、俏皮面等豐富有趣的“另一面”。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楊麗萍:我和我的藝術節 官方提供

美麗的雲南大理,蒼山下、洱海邊,有座房子,風景如畫,春暖花開……那是“孔雀公主”楊麗萍的家,它有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名字——月亮宮。任誰也料不到,30年前憑著《雀之靈》驚世絕豔的一舞名動天下的白族女孩,就這樣隨性地遵循著祖輩最傳統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覺竟在那一闕仙境中將自己活成傳奇。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圖說:楊麗萍憑著“雀之靈”一舞名動天下 官方圖

明晚,自仙境中走出來的楊麗萍,將帶著她全新之作《春之祭》登上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演出前,記者與她面對面聊了許久,對於曾被視作“離經叛道”的生活方式,如今被零零後新一代奉為“生活寶典”,楊麗萍長長的指甲輕輕劃過衣服的繡片,淡淡道:“人們終究會明白,迴歸自然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圖說:楊麗萍宣傳她的新作《春之祭》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如同一門藝術

綴著環佩叮噹的對襟小褂,手工繡片上是精緻的花鳥,一襲長裙拖曳至腳踝,舉步間隱約可見精緻小靴的滾邊。頭戴一頂具民族風又不失時尚俏皮的帽子,帽簷猶如美人尖妥帖地覆著額頭,在眉心處鑲嵌一顆滾珠……楊麗萍每次現身總是美得精緻又超凡脫俗,像是把風花雪月全都披掛在身上,讓人忘卻她的年紀,彷彿永遠是洱海畔明媚的少女。

總有人忍不住誇她“逆生長”,她並不為所動,有著一份任歲月滄桑自有乾坤的淡定:“人怎麼可能不老?身體衰老是自然規律,但只要精神不衰老,就能將美的感覺延續。”在楊麗萍的世界裡,心境和生活方式都是能美下去的關鍵,“不要總是去抗拒自然,而要將自己融入,花草樹木、花鳥魚蟲,人本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只是長久以來,我們忘卻了原來曾經這樣生活。”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圖說:楊麗萍的日常生活 官方圖

本是人間煙火

當初,自中央民族歌舞團辦了退休回到雲南,一方面,想創立自己的舞團,收集民族非遺瑰寶融入舞蹈,另一方面,也是想回歸祖祖輩輩的傳統生活,從自然中汲取能量。楊麗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閃著光,從《雲南映象》《藏密》到《雲南的響聲》《雀之靈》,音樂、舞臺、舞美、服飾中無處不在的非遺元素,也讓她被視作“非遺”傳承推廣的“鬥士”。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圖說:楊麗萍領銜《雲南的響聲》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可是聊得多了,楊麗萍總會不經意地提醒,莫要將非遺生活看得那樣遙遠,它實實在在地存在於身邊,“就如我衣服上的這片刺繡,帽子上的花紋,腰帶上的滾邊……”或許是少數民族的關係,至今楊麗萍的生活依然有著鮮明的“非遺”印記,吃食、穿著、生活習慣:“很多人都讚許我為非遺傳承推廣做了多少努力,可在我而言,真的只是想要延續祖祖輩輩傳下的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這是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們曾經存在的印記,我愛這樣的生活。”

時代的車輪前行的同時,並不會因顧惜這些正消失的非遺文化而放慢腳步,在楊麗萍看來,就算不能全部留住,但將他們用幻化成音樂、舞蹈、戲劇的形式,保留在舞臺上也是好的,因為它們流淌著中國傳統文化血脈,是傳統美、自然美、藝術美的結合——非遺生活,不是什麼遙遠仙境,那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楊麗萍的非遺生活:你的桃源仙境,她的人間煙火|A角的B面

圖說:楊麗萍的日常生活 官方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