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退出萬國郵聯 將對出口跨境電商影響幾何?

10月17日,美國白宮宣佈,美國即日起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程序。特朗普政府認為,協定給予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包裹低廉運費而構成補貼,導致大量廉價產品湧入,損害美國公司利益。

美國宣佈退出萬國郵聯 將對出口跨境電商影響幾何?

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簡稱“萬國郵聯”,是商定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前身是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郵政總聯盟”,1878年改為現名。萬國郵聯自1978年7月1日起成為聯合國一個關於國際郵政事務的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瑞士首都伯爾尼,宗旨是促進、組織和改善國際郵政業務,並向成員提供可能的郵政技術援助。對於美國退出萬國郵聯的舉措,跨境電商業界表示出諸多擔憂,並表示將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跨境電商行業將帶來什麼影響?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一是美國退出萬國郵聯將勢必導致跨境出口電商企業郵費(物流費)的上升河跨境賣家整體運營成本的上升。當前,中國跨境電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郵政包裹作為出口跨境電商的主要物流模式之一,雖在時效性上跟海外專線和海外倉等方式落後,但受益於萬國郵政聯盟和卡哈拉郵政組織,郵政包裹線路基本覆蓋全球,且價格便宜。因此成為目前中國跨境零售出口賣家的主要物流方式。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政策持續加持紅利。上半年國務院再設2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政策持續加持促進行業發展,跨境電商成為外貿新增長點。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也將進一步帶動跨境物流的發展,此舉對以美國市場為主導的跨境電商企業將帶來不小的影響。

二是美國此舉將對依賴萬國郵聯的中小跨境電商競爭能力下降。萬國郵聯的政策從不發達國家往發達國家信件會便宜,發達國家對該信件補貼,中國商家利用了這個規則。許多發達國家快遞都很貴,這樣導致國際信件比他們國內信件還費用便宜,消費者自然選擇便宜的,他們國內的商家就失去競爭力。美國是中國出口電商賣家重點排兵佈陣的市場,絕大多數賣家GMV有過半來自美國市場。美國退出萬國郵聯,出口賣家通過小包形式出口至當地的物流成本將不斷攀升。

物流是跨境電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選擇合適的物流方式,不僅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極大的提升客戶體驗。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所採用的物流方式主要分為四種:郵政包裹模式、國際商業快遞模式、專線物流模式、以及海外倉模式。中國出口的跨境電商70%包裹是由郵政系統投遞的,其中中國郵政佔據50%左右。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通拓科技集團合夥人李鵬博認為:

第一,中國賣家對美國的直郵業務將受到較大影響。直郵本身依靠的就是萬國郵聯的低成本通道,且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享有較低費率。美國退出萬國郵聯,必將提高入境郵包的費率,進而影響中國賣家的直郵業務。

第二,eBay及wish等平臺的跨境業務將受重創。eBay和wish的跨境電商業務,都是以直郵為主,一旦物流費用大幅提高,其平臺交易額將面臨嚴重下滑的風險。亞馬遜則因fba海外倉模式,受直郵影響很小。速賣通的主戰場不在美國,因而影響不大。

第三,美國底層民眾將難以享受到來自中國的超低價產品。從中國直郵到美國的超低價產品,不僅是因為產品成本低,而且其直郵費用低且無關稅。因此,一旦費率上漲,商家勢必轉移費用至消費者。這樣,美國底層民眾要麼轉移到其他渠道消費,要麼忍受較高的跨境電商直郵商品。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光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林智勇表示,美國郵政約佔世界郵政處理總量40%,此舉將會對世界郵政產生重大影響。根據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的數據,一件4.4磅的包裹如果從美國的一個州寄往另一個州,資費介於19至23美元,而中國郵政僅支付5美元即可將這樣的包裹發往美國任何地方。2016年,美國郵政為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包裹損失逾1.35億美元。郵政業是國家直接經營的、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網絡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近年來受互聯網衝擊,傳統郵政業務信函在急劇減少,而針對電商包裹業務在持續上升。

目前各國郵政都在面臨業務轉型。商業化、公司化已成為各國郵政發展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個國家既要保障公民想有普遍郵政的基本權利,又要通過改革、創新和市場化來減少國家稅收負擔。早在幾年前我就提出郵政體系改革問題。因為跨境電商改變了傳統郵政公共服務性質,成為一部分企業贏利的工具,特別是跨境電商包裹牽涉到不同國家利益分配問題。在跨境電商發展不平衡的今天,繼續採用全球統一的郵政資費肯定是行不通的。

跨境電商主要採用直郵包裹和海外倉兩種模式。因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採用海外倉一些商品需要繳納高額報復性關稅;而此次美國退群,也必然導致出口直郵成本大幅度上升。再加上各國相繼採取稅收規範化管理,開始徵收增值稅或消費稅,因此今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將面臨更加複雜化和不確定性影響。比如,對沒有受到關稅影響的商品更多采用海外倉,對受到關稅影響的商品要比較兩種方式優劣,以及積極拓展其它新興國家市場等等。總之,中國跨境電商應根據自己的商品結構、市場範圍、平臺組合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採取規避手段,儘量把損失減少到最少。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跨境電商3.0時代:把握外貿轉型時代風口》書籍作者朱秋城表示,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應該是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國跨境電商出口一種手段。物流成本是跨境零售出口最核心一個環節,進入2018年對於跨境賣家最大的痛點之一就是2018物流成本的猛漲,美國退群,直接導致發往美國的小包郵費進一步漲價,對於已經處於“洗牌之年”的中小跨境電商賣家更是雪上加霜。隨著物流成本進一步上漲,低端廉價優勢的賣家會進一步淘汰,特別是1到5美金價格區域的商品。隨著小包限制,2019海外倉會更加大行其道。但是客觀評價,跨境電商本來就屬於資源資本人才密集型的高門檻行業,物流成本的提升除了海外倉成為必須,目的國本土化也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在美國成了公司,海外倉備貨,在當地交稅。

跨境電商企業該如何應對?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

一是推動跨境物流本地化。即賣家直接在消費國成立公司,將貨物發往海外備貨,並在當地繳納相應關稅,這也意味著跨境電商的運營成本將大幅度提升,跨境電商的門檻增高。賣家應該向“貨源全球,消費國本土化”的方向發展,除了從中國採購以外,還應該從國外的一些國家採購商品,比如到東南亞國家採購等。另外,跨境電商之前在各國的監管都有漏洞,但是隻有監管環境穩定了,這個行業才能真正的穩定。

二是採用多種物流組合方式降低成本。對於目前以郵政包裹為主要跨境物流方式的企業來說,特別是對美國市場將要採取多種跨境物流方式相結合,除郵政包裹外、專線物流、商業快遞、海外倉等方式要相結合。針對各種物流方式的優勢、成本及企業自身運營的情況,打出搭配組合拳。在行業形勢變動之下,跨境物流行業越發成熟,跨境物流也從價格和規模的比拼,轉向精細化的運營和管理的較量,並不斷針對市場升級變更。

三是加大對海外倉的應用程度。海外倉目前已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重要選擇,主要優勢包括:一是物流成本低,可以通過海運等傳統方式走貨到倉;二是提高海外顧客購買信心,銷售發生在本土,可實現靈活退換貨;三是時效快,提前備貨在目的地,發貨週期短,發貨速度快;四是拓展銷售品類,海外倉頭程傳統運輸方式可以突破“大而重”的跨境出口電商瓶頸。但海外倉模式下對賣家供應鏈管理、庫存監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物流行業要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要不斷優化服務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物流企業持續投入基礎配套服務,強化從業人員專業度培養,優化末端服務改善。同時要拓展新航線,利用目的地專業團隊設計符合當地國情的服務方案,助力賣家進入新市場。當前做跨境電商服務,不是單純做物流配送,還需提供許多增值服務。如今年以來東南亞、中東市場物流的量增長迅速,也吸引了眾多物流商佈局,但是在東南亞市場,物流商不僅僅做清關、派送還得為電商賣家提供代收貨款的服務。

作為跨境電商中的重要一環,在跨境電商逐漸合規化、不斷健全完善的形勢下,未來跨境物流也將步步為營,與其相輔相成。跨境電商整體貨量仍將高速增長,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服務方案優化是接下來的大趨勢。跨境物流將不斷升級,其發展也必須緊隨貿易發展的趨勢,在變化中求發展。

朱秋城表示,海外倉和目的國本土化運營,如果說中美貿易戰是美國政府通過提高徵稅的方式來影響負責打壓中國傳統貿易的話。這次推出萬國郵聯本質上是針對中國的如火如荼發展的出口跨境零售電商。跨境零售出口本來就是一個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需要很大的門檻。這次取消國際郵政折扣影響最大的還是一些中小賣家,特別是一些貨值比較低、靠廉價優勢的企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目的國的本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