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輪胎怎麼辦?

2018年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輪胎怎麼辦?


計劃顯示:到2020年,全國貨物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港口鐵路集疏運量和集裝箱多式聯運量大幅增長,重點區域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打造成為全國運輸結構調整示範區。與2017年相比,全國鐵路貨運量增加11億噸、增長30%,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長三角地區增長10%、汾渭平原增長25%;全國水路貨運量增加5億噸、增長7.5%;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4.4億噸。全國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

重點區域範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內蒙古8省(區、市),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4省(市),汾渭平原包括山西、河南、陝西3省。

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輪胎怎麼辦?


國家要大力推動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同時重點整治公路貨運。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站)上路行駛,統一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加大對大宗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的執法力度。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開展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運行,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應用。

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輪胎怎麼辦?


眾所周知,公路貨運與輪胎息息相關。921大治超一度讓重卡銷量猛漲,輪胎銷售也迎來了一輪曙光。但是隨著市場不斷飽和,重卡的銷量開始下滑,同時車主因為利潤減少,不得不壓縮成本,更不願意把錢花在輪胎的保養和更換上,能用就用的消費心理也會越來越強。即使不得不換的時候,因為經濟緊張也一定會出現更嚴重的欠賬情況。

沒有了超載,車輛輕量化,輪胎磨損速度將大大減緩,輪胎的更換頻率也會相應減緩。換胎需求不強烈將會嚴重影響輪胎的銷量,輪胎生意也會越來越難做。

公路貨運量減少4.4億噸,輪胎怎麼辦?


在我國,公路貨運是最主要物流方式,整治公路貨運勢必導致物流成本上漲。從企業到個人運輸物流成本的增長,都會促使物價的提高,各類商品都將會有一個漲價的小高潮。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輪胎行業可能也會有小幅度增長。

一紙文書的出臺,關係著社會每一個人的,生活成本和生存收入。做輪胎生意不僅要考慮從供到銷,還要著眼於社會大環境的瞬息萬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