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狗娃山

蘭州狗娃山

生活在蘭州的人,大都聽說過狗娃山。狗娃山、沈家嶺、營盤嶺、豆家山、十里山這都是解放蘭州時,國民黨軍依託固守的重要陣地。狗娃山,又名狗牙山,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其東有沈家嶺為角總,成犄角之勢;西側與西津樑隔溝相望,蘭郎公路穿越其間。順山勢南行,經煤洞窪、白家澗崎嶇山道可七道梁主峰。山雖不甚高峻,但射界開闊,易守難攻,實為扼守蘭州南大門的天然屏障。

關於狗娃山的來歷,確實有一個很令人感動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很久以前,蘭州城外有個勤勞善良的小夥子,他天天起早貪黑地幹活,可是打下的糧食,大部分給地主交了租子,剩下的糧食依舊不夠吃。每年初春時節,青黃不接,是最難捱的時候,地裡的野菜沒有長出來,樹上的榆錢沒有長出,無法充飢,怎麼辦?這挨凍受餓的日子可真不好過。窮則思變,小夥子想用自己的一雙手,開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於是,他四處觀察,尋找適合開荒的地方。後來他發現,蘭州城南面的一個山頭還不錯,開闢出來,種的莊稼足以讓一家人吃飽。於是,他就帶著家人,來到了這個山坡上,蓋了幾間土坯房,在向陽的山坡上開了幾畝荒地,這樣一年下來,日子倒比租人家地種輕鬆多了。可惜,好景不長,好日子總是過得飛快。幾年後,這位勤勞的農民再次遭遇困難。這次是天災。老天爺不下雨,人們無法生活了。種的莊稼旱死了,存下的糧食吃完了,水窖也見底了,走投無路了,這位農民只能帶著家人另想辦法。他順著阿幹河往上游尋找地方。果真,他找到了一塊有水草的土地。他下決心搬家。這裡雖是土窩窩,但窮家難捨。小夥子帶著家人,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家園。誰知,他走的時候,卻將家裡的一件工具忘記了。然而,他養的那隻狗,卻沒有忘記,狗就守在工具邊上,哪裡都不去。最後,這隻忠犬,生生餓死了。好多天後,農民想起了他的工具落在老地方,就飛奔回去找。結果發現了餓死的狗,依舊守護著工具。農民哭了,大喊“狗呀!狗呀……”這個忠犬的故事,很快就在周圍傳開了,人們就把狗餓死的地方,叫做狗娃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