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三座奇山

筆鋒山 筆架山和硯臺山

(本文作者系中獨樂村郭擁軍)

在中獨樂村的東西兩側,有三座形狀奇特的山。

位於村西側的那座山,其東部由平坦之地逐漸升高,形成山坡,到達山項。此山其西部邊緣,是陡峭直立的深深懸崖。懸崖底下,漕河沿著鬼斧神工般的高高崖壁之下,奔騰而過。因而該山宛如一塊巨大的硯臺置於漕河邊,所以故稱“硯臺山”。此山上遍佈生長著蒼松翠柏,四季如春。

與此硯臺山相對村東邊有一座尖聳的高山拔地而起。其山勢陡峭險峻,宛如毛筆的筆鋒直立人空,故由此得名“筆鋒山”。

站在筆鋒山上放眼東望,還有一座山。其山有兩峰,中間凹陷,形如筆架,因此得名“筆架山”。

這硯臺山、筆鋒山、筆架山,三座山由西向東連成一線。每年農曆五月端午日早晨,太陽從東邊筆架山處升起,筆鋒山的山峰投影便落在西側的硯臺山上。傍晚,太陽落山時,筆鋒山的投影又回落在筆架山上。這大自然自古以來的神奇造化,從而使得這筆鋒山硯臺山和筆架山形成了“早晨沾墨,揮筆書畫;傍晚落筆,放於筆架”的瑰麗自然景觀。(完)

易縣三座奇山

為了一探究竟,我約了幾年朋友,一同爬上了筆峰山。筆峰山是狼牙山一帶一座比較奇特的山,有人說像貴州地區的乳峰山。但當地人以其山頂上突兀的山峰像毛筆尖,而取名為筆峰山。

由於多年的封山,這座並不高的山上已經沒有了路,為了開發旅遊,當地人在柏林間披荊斬棘開出了一條臺階路,因此現在爬上山頂很方便了,只需要不到半小時的時間。

一路上松柏掩映、怪石嶙峋,站在山頂遠望,村莊、遠山、山谷漂流遊樂場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下面就給您展示一下爬山途中所見,由於水平所限,實景比圖片要漂亮很多,希望朋友們有時間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吧!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易縣三座奇山

筆鋒山的由來與傳說

  • 郭擁軍蒐集整理

中獨樂村村東有筆鋒山和筆架山,村西又有硯臺山。那麼,為什麼大自然會出現這樣的“文房四寶”奇觀呢?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中獨樂村有兩個窮秀才,一個叫田誠,一個叫趙操,兩個人是一對要好的朋友。他們連年趕考,都榜上無名。後來由於家境貧寒,兩人只得以砍柴維持生計。

一日 ,兩人砍柴時至中午正在山路邊吃乾糧。這時,來了一個走路瘸腳,身著破爛的叫花子,向趙操討乾糧吃。趙操瞪起雙眼說:“我砍柴餓得都心慌,哪有乾糧給你吃?走開,走開!”

叫花子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向田誠走去。田誠把乾糧分給叫花子說:“老人家你吃吧!“叫花子說:“好,小夥子,我們一起吃!”於是, 一人吃一半,如此五天,天天如此。

第六天,叫花子又來了。吃完乾糧,叫花子從懷裡摸出一-支毛筆和一個筆架來,對田誠說:“明年京城趕考你務必帶著這兩件東西,你會有好運的!”說完就沿著山路走了。

田誠覺得這事兒好奇怪,就告訴了趙操。趙操看了看毛筆和筆架後撇撇嘴說:“鬼才相信這個臭叫花子的話呢!” 田誠說:“不管怎樣,我們不妨試試。如果考取了,以後送給你去考。如果考不中,也就算了。”

第二年,田誠與趙操起赴京趕考。 誰知田誠落榜,而趙操不但高中進士,還奪得第一名做了新科狀元。

這天,叫花子又來了。他在街上看到了田誠還在賣柴,於是便奇怪地問:“你怎麼沒有去趕考?”田誠說:“去了,我落榜了,倒是我的朋友趙操考取了,還做了新科狀元。”叫花子滿臉疑惑:“哦,會有這種事?我給你的毛筆和筆架呢?”田誠說:“在家呢!”“哦?我跟你去看看。”於是,田誠便帶叫花子向家裡走去。

到了田誠家,叫花子看了看毛筆和筆架後,不禁驚叫起來:“這是假的。小夥子,你給別人看過嗎?”田誠說:“給趙操看過。“叫花子跺著腳說:“壞了,被他換掉了。那是一支神毛筆和神筆架呀!帶著它們去趕考,必中無疑。”田誠說:“待我進城找他要回來,下次再去考。”“你恐怕要不回來了。”“要得回來,趙操是我的好朋友呀!”

正在這時,屋外傳來鳴鑼開道聲,又傳來“新科狀元趙操回來啦”的吆喝聲。田誠高興地拉著叫花子的手急忙走到屋外,只見人山人海,一座華麗的官轎抬了過來,前呼後擁,好不威風。

田誠三步並作兩步,撥開人群,擠向官轎。侍衛把他推開,他大聲說:“我是趙操的好朋友。”侍衛頭目大聲喝道:“大膽刁民,竟敢在大庭廣眾面前直呼新科狀元的大名,有辱朝廷。來人,給我拿下。”幾個侍衛如狼似虎地撲將過來,立馬兒將田誠五花大綁。

田誠衝著官轎拼命地叫喊:‘趙操,我是田誠,你的侍衛把我綁起來了!你快出來救我呀!”喊了許久,也不見趙操解救自己。這時,田誠才明白了一切,狠狠地罵道:“趙操,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今天我算把你看透了。”

站在一旁的叫花子心想:如此衣冠禽獸之徒,留下必禍國殃民。於是他伸開手掌,口中唸唸有詞。只見立刻從官轎中飛出兩道金光,轉眼間神毛筆和神筆架就落在了他手上。叫花子將神筆架甩出去,飛到官轎上空,突然向轎頂砸下,瞬間就將新科狀元趙操壓在了神筆架底下。

叫花子用長袖一扇,神筆架越長越高 ,越長越大,立馬兒長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現在的大青山。因它酷似一座筆架,因而又稱筆架山。叫花子這時又用另一隻手將神毛筆插在筆架山的西側不遠處,然後拂袖而去。不久,神毛筆漸漸地也形成了座酷似筆鋒的大山,人稱筆鋒山,而且正好與西側數里外的硯臺山呈條直線。

這樣一來,在由東向西的這三座山形成的直線中,筆鋒山居中,其東有筆架山,其西有硯臺山。這就是而今中獨樂村著名的筆架山、筆鋒山和視台山。特別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天,當大陽從東方升起之時,筆鋒山形成的毛筆尖影像正好落在緊鄰漕河的硯臺山上,構成了一幅神奇無比的毛筆尖落入硯臺蘸墨之景。而當傍晚時分、太陽落入西山之前,其夕陽的餘暉又將那筆鋒山的筆影不偏不倚地投放到筆架山的正中,從而形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毛筆落架自然奇觀,令人歎為觀止!

如今,在山風颳來時,站在筆架山上,你側耳細聽,還似乎隱隱約約地能聽到一種奇怪的哭聲,那就是貪心的趙操在筆架山下的鳴咽聲。

後來,據人們傳說,那瘸腳的叫花子就是天界八仙之中好打抱不平的鐵柺李大仙。他贈給窮秀才田誠神毛筆和神筆架,其寓意就是引導百姓們要扶貧濟弱,心要正直,不懷邪念,心懷邪念之人必遭報應。

請看有詩為證:

獨樂區域有三山,筆鋒為名不一般。

風流瀟灑鐵柺李,於此插筆乃神仙。

今日遊客來登山,硯筆架山一直線。

登高遠望觀奇山,心曠神怡天地寬。

筆尖端端聳碧天,峰頭雨後起雲煙。

飛來倒影漕河裡,水浪翻波納百川。

易縣三座奇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