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的書店安放孤獨

在西安的書店安放孤獨

若說西安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裡,既不是城牆,也不是大雁塔,而是書店。

毫不誇張的說,曲江書城是我留在西安的很重要的理由之一。這座書城在我移居西安前兩個月才正式營業,我偶爾會臉不紅心不跳的想,這不就是為迎接我的到來而量身打造的嗎?(請原諒一個愛書人的YY。)

說了半天,這座書城究竟有哪些地方如此吸引我?如果說它有許多舒適的沙發供讀者免費坐著讀書——數量實在是多,即便是週末,也很少會有找不到椅子的時候——我覺得不盡然,畢竟許多書店都有沙發,這並不是它的獨創。

如果說它的每一個沙發邊都配板一個桌板供記筆記,寫作業,圖書館也可以達到這種目的,也不盡然。那麼,是它大量可供免費充電的地方嗎?介於咖啡館需要消費,我認為這算是一個理由,畢竟很人性化。

但我喜歡這座書城,是因為它那種精緻卻大氣、包容卻自成格局、人性化但不媚俗的氣質。

書城共有四層樓,一樓是暢銷書,電影、園藝等主題區,以及工藝品售賣區;二樓是一個巨大的藏書庫,各個科目應有盡有;三樓是兒童閱讀區,每天都有許多孩子抱著書坐在地上閱讀;還有油畫、泥塑、皮具、調香等體驗店和培訓教室;四樓是展覽館和天台。而從一樓到三樓,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咖啡館、茶館供會客或獨酌。

因此,在書城,你可以見到不同年齡層、不同氣質的人,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由於書城距離我家騎車15分鐘的路程,我每週至少去兩次。去程中的芙蓉西路有一段上坡路,騎車頗吃力,我總以為這是告訴我求知的不易,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而回來的時候,輕踩踏板,便飛流直下三千尺了,那或許是對我認真讀書的獎賞吧。

書非借而不讀,在曲江書城,我可以很用心的讀一本書,沒有讀完的書,第二天再去時,常常是我用書封夾的頁數還在,並沒有人動過。每當此時,我便會感到莫名喜悅,好似書城就是自己家的藏書房一樣。

就算“藏書之富,甲於武林”的清代藏書大家杭世駿也不過“所藏書擁榻積幾,不下十萬卷”,而他還要自己親自打理這麼多的書,防火防孔乙己之流。我的這個藏書房,卻沒有這些煩惱。

除了曲江書城,我偶爾也會去位於小寨的關中大書房,儘管關中聽起來比曲江的範圍廣的多,但這個書店相比於曲江書城,則是宮殿與民宅的區別了。

這個書店也有三層,一樓是咖啡館兼工藝品店,二樓是兒童閱讀區,以及書法教室,三樓是書店和咖啡館,也有皮具和陶藝教室。

當然,這裡的藏書種類、可供免費休息的桌椅會少很多,來這裡的文藝青年偏多。不過,考慮到這家書店的面積和定位,這也容易理解。

這家書店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三樓的一個階梯式休息區,這裡好似一個大的露臺,樓頂是鋼化玻璃,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在這裡曬太陽;下雨天,可以在這裡欣賞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雨滴之舞;下雪天,坐在溫暖的房間,欣賞雪花飄飄灑灑的落在頭頂上,卻不用擔心會被打溼,也是一件愜意之事。當然,下冰雹的天氣還是不要來了,雖說有鋼化玻璃擋著,還是有點滲人得慌。

最近,與家在咸陽,回鄉過春節的友人靜,在南二環的凱德廣場發現了一家言幾又書店。我通常不大喜歡開在商場中的書店,總覺得商場是娛樂休閒的地方,而讀書卻是嚴肅認真的事情,畫風不符。

但這家書店裡的咖啡館有一面大落地窗,雖然樓下便是二環,但在安靜與陽光間,我往往選擇後者。且一本書如果有足夠的吸引力,便會把你帶入愛麗絲的兔子洞,你將遨遊在一個新的世界,自然不會被外界打擾,因此,吵鬧的環境也是檢驗一本書是否足夠打動人的試金石。

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在小說《書店》中,寫了一位孤獨的老婦人弗蘿倫絲用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在家鄉開辦了一家書店,這個書店寄託了她獨居生活的所有夢想。儘管在小鎮其它人眼中,這是一個天方夜譚,儘管,最終書店還是在各方的碾壓下宣告破產,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老婦人,畢竟曾經擁有過一家書店。

正如美國女作家麗貝卡·迪娜斯坦所言,“寫作和閱讀都是孤獨的活動。”而書店,無論何時,都是安放孤獨心靈最好的地方,因為,在那裡,你可以與無數偉大的心靈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