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每天早晨,端上一碗瀨粉

香軟的粉伴著冬菇蝦米和豬油渣下肚

充實的一天就此開始……

對於不少街坊來說,

這一場景想必早已習慣。而在廣州的瀨粉店中,

泉記瀨粉皇不可不提

然而就是這家承載不少人兒時記憶的老店

差點因為一次意外險遭不測

不過,萬幸的是,它很快就要回來了!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截圖自大眾點評

珠江倒灌險致火災

停業期間街坊常來探問

近日,有市民報料稱,在海珠區南華東路開了多年的泉記瀨粉皇暫停營業。今天,記者來到南華東路看到,泉記瀨粉皇的招牌還在,店內有不少工人忙著裝修施工,該店的老闆小羅時不時與工人溝通某處的裝修細節。“我們只是暫停營業,下個月5號就會開的。”小羅告訴記者,這次暫停源於9月16日登陸廣州的颱風山竹。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店家正忙著進行裝修。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由於南華東臨近珠江,颱風來臨引發江水倒灌,當晚11點多店裡的積水已淹至人胸口處。店內的電器都浸泡其中,線路短路隨即發生火災。“這裡都是舊時的騎樓,加上屋內多為木質結構,容易引燃,店裡的桌椅也都燒燬。”小羅說,水浸之後營業就暫停了,至今已有一月,目前正在抓緊裝修。

據介紹,泉記瀨粉皇總店在芳村,還有3家分店。南華東路的這家店是於2008年開起的,也是其最出名的一家。“這麼多年,一直有老街坊幫襯,南華東的選址,也是當時追隨多年的街坊給的建議。這裡臨近海珠橋,有歷史也有街坊情,水浸的第二天好多街坊來此關切地詢問店裡的情況。”小羅感概道,在裝修期間,時不時有街坊過來打聽何時能開。

八旬翁、川漢子……

他們都是“鐵粉”

在泉記瀨粉皇的員工服上,都會寫有“西關情 瀨粉情 街坊情”幾個大字,也確是斬獲了一批忠實粉絲,有的追隨了20多年。該店每天從早上6點營業到晚上7點半,用餐高峰期時往往在騎樓下排起長長的隊伍,小小門店一天的客流量在500人次以上。“價格便宜,分量足,吃出了兒時的味道。”不少網友實地打卡後給出這樣的評價。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裝修前店外還排著長隊。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常年在此經營,小羅現已與周邊的街坊打成一片,就在採訪的間隙,也總能遇到跟其打招呼的街坊,詢問一下裝修的進展。住在附近的陳伯已有85歲的高齡,他就是其中一位“粉絲”。“他們家的瀨粉都是手工做的,用料講究,老人家吃了好消化。”陳伯說瀨粉是他每日的早餐,物美價廉,已吃了整整十年了,期待能夠儘快開業。

就連在店裡裝修的施工隊,有不少人也是其粉絲。來自四川的高師傅也好上瀨粉這一口兒,“我來廣州在這兒吃了好多年了,每次出去幹活經過,當早餐來一碗巴適得很,不過要加辣子。”高師傅笑說道。聽說店裡要搞裝修,他二話不說和工友們一起來幫忙,加緊施工。

長孫辭職繼承手藝

制粉妙在“過冷河”

據瞭解,泉記瀨粉皇發源自老西關地區,經過三代人的接力,受到街坊的歡迎。小羅說,六七十年代,是爺爺挑著擔沿街叫賣,“泉記瀨粉嚟了,有盆拿盆,無盆拿碗呀喂!”隨後,就能見到家家戶戶拿著盆碗來端瀨粉,很是熱鬧。如今爺爺已不在,這種叫賣聲也成為小羅兒時珍貴的記憶。

1996年,泉記瀨粉皇開始在巷口流動性擺攤,伴隨時代的變遷,到了2006年泉記正式入室經營,由最初的芳村店發展到南華東(海珠橋店)店,江南西店,西塱店等4家,如今廣州市內60%的幹瀨粉配送均出自泉記。“泉記源於我父親的名字,街坊都叫他泉叔。”小羅介紹,父親是長子,有兄弟4個,整個家族都為傳承瀨粉手藝而忙碌,其他分店正是由叔叔和堂兄弟在打理。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泉記”在工業大道的分店。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80後小羅和妻子大學畢業後原在不錯的單位上班,眼見父母年邁,為了不讓手藝失傳,作為家族長孫的他於2008年辭職回來接手了南華東路這家店。理工科專業出身的他開始在摸索中學習手工藝和管理。“瀨粉要純手工製作,從選米、磨漿到冷熱水的配比,都很講究,整個工序下來要五六個小時。”小羅介紹,泉記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過冷河”手藝:當手工制的米粉在熱水中浮起後,需要放在冷水缸中過“冷河”,然後放置風乾,再剪成小段。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泉記有原味、燒鴨、叉燒、雙拼四款瀨粉,其配料也很講究,冬菇、蝦米、豬油渣必不可少,此外還有叉燒、花生、魚皮、蘿蔔乾等可供選擇。軟軟的瀨粉易消化,加上5-15元的親民價格,尤其得到老人家的喜愛。有的街坊不僅愛上這家的瀨粉,其出品的魚皮、窩蛋奶也頗受歡迎。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有情懷也有口碑

街坊二字情意重

“這次裝修後,整個店的軟硬件都會得到升級。內部裝修改為鋼結構防火材料,裝修風格為西關主題的懷舊情懷。”小羅說,以前店裡的一面牆上掛著海珠橋的歷史老照片還有瀨粉的發展史,街坊看到這些很有感觸,這就是一種懷舊。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泉記”在工業大道的分店。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為了回饋街坊,此前店裡招聘的服務員工,也都是優先照顧下崗人員;新店開業後原來的價格不變,期間高齡的顧客來吃瀨粉還享優惠。“以前的消費群體不少是中老年人,店面升級後也會結合互聯網進行創新,出品一些迎合年輕人的口味。”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裝修前店裡座無虛席。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攝

比如,泉記現已有了配好料的真空包裝的瀨粉,街坊可帶走回家煮食,很是方便。“將傳統手工做好的瀨粉真空包裝,可以在冰箱保存一週,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時在家就能煮著吃。”小羅說,此前經常有從港澳歸來的老顧客,一來就帶走十幾斤的瀨粉打包,回去送給港澳的朋友。小羅表示,泉記的發展有賴於街坊的關心和支持,隨後還將在文化品牌上深耕,把西關老字號和這種街坊情發揚光大。


美食的意義不只在於富麗堂皇的高檔餐廳

散落在市井裡的小店、四周的街坊

因一碗簡單的小吃交織出一片濃濃的情誼

而這,才讓廣州成為一座溫暖的城市

信息時報記者 李丹 葉偉報

往期精彩回顧

王寶強前經紀人宋喆涉職務侵佔案一審宣判:獲刑6年!王寶強律師曬了張圖…

裡皮走下神壇,誰來執教國足也沒用?看看這些大咖怎麼說…

這條熱搜看完太開心,網友開始創作根本停不下來…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把我們設為星標

重磅新聞隨時報!


颱風時險遭不測,這家被廣州人追隨多年的瀨粉老店,下月5號重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