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裡的牽掛

商山裡的牽掛

作者|於國良

每一年暑假,天氣最熱的時候,愛人總是要帶著女兒往商山裡去。

好多人不知道內情,總要疑惑地問:“人家旅遊總是選擇廬山啊海南啊什麼名山勝水的,你怎麼老是喜歡往那窮山惡水的商洛跑?”愛人笑著說:“那兒有山有水,涼快。”我是感動地快要落淚了,其實他們哪裡知道,商洛山裡有我年邁七旬的父母,可惜我一年沒有幾天假期,愛人是藉著暑期替我回商山盡孝了。

爹媽沒有女兒,我又在山外闖蕩,成家落戶,我知道年邁的爹媽心裡是多麼的寂寞了。

十六年前,認識愛人的時候,她還是十八歲的姑娘。生在一望無垠的關中平原,對山水充滿了好奇。那一年我帶愛人回老家,想來至今仍然感動。還沒有通車的山路崎嶇不平,從沒走過山路的她竟和我一起前行了四十多里。也許是愛屋及烏吧,她對我的父母尊敬有加,母親拿她當女兒看。被外人譽為窮山惡水的老家,在她卻是最好的風景,對老家的山水和一花一草,充滿了感情。

岳母去世得早,兒子出生的時候,我將母親接到了關中。那一年,母親六十歲。母親屬兔,兒子也屬兔,家裡充滿了快樂。愛人和母親越發融洽,直到女兒出生,總要隔三岔五帶著兒女去商山看望母親。

冥冥之中也許有一種心靈感應,一雙兒女對老家特別親切,不管條件多麼簡樸,但老家的生活總給他們帶去了不少童年的歡樂。山中的兔子,水中的魚,是兒女的最愛,成為童年最美好的記憶。左鄰右舍總是對母親誇獎我的愛人:“你這麼有福啊,老天不是給你送來了個孝順女兒麼?”

商山裡的牽掛

愛人十八歲就沒了母親,她也的確把婆婆當親孃一樣對待,可惜爹媽一直掛念著老家,不願意生活到關中來。

每一次回到老家,愛人不辭辛苦總要把凌亂的家收拾的井井有條,洗衣服做飯,苦活累活爭搶著幹。妯娌幾個,我媽和愛人最親,喜歡吃她包的餃子,炸的油餅。我工作忙,也很少有假期,每一次都是她帶著兒女回去。老家的人對她很是熟悉,總是熱情地打招呼:“這不是良娃子媳婦回來了嗎?”愛人回來說這次在老家去油坊坪,一個老師騎著摩托將她和女兒帶回老家,很是熱情。

但老家的蚊子不歡迎她,幾天下來,身上被蚊子叮了許多小包,奇癢難忍。她說因為潮溼,還發現了跳蚤,她去商店買了蚊香和殺跳蚤的藥,才睡了幾個安穩覺。每一次去都要遭受蚊蟲叮咬,可每一到暑假,她都要想著去商洛山裡住上幾天。她說老人都七十多了,還能去商山陪伴老人幾次呢?

很感謝愛人對商洛山的牽掛,對老人的牽掛。我感激她的孝,她創辦幼兒園,苦累可想而知,可她對每一個孩子好,家長有口皆碑。暑假該是放鬆休息的時候,她卻又想到老家的父母。我知道她心底的善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對愛人的敬意,我給他發了條短信說:我會記住你的好。

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回老家盡孝,感謝愛人像女兒一樣的孝心,她也是商洛山裡爹媽心裡的牽掛。

商山裡的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