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報專版報導丹鳳縣武關古城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丹鳳縣武關古城

6月13日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了

我縣武關古城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丹鳳縣武關古城

下面

我們一起來

讀一下報道的

詳細內容

“多從此路計浮沉”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丹鳳縣武關古城

在封建社會,由於限制諸多,人們施展才華、爭取個人名利的途徑很少,基本只有仕途一條,故有“學而優則仕”一說。在唐代之前十多個朝代上千年時間,要想做官,特別是要想做大官,就得到今西安。武關及武關道,則是人口眾多的東南地區通往西安的重要途徑。赴京趕考的學子或赴任的官吏多走此路。因此人稱武關道為“名利路”。途經武關的人中有大量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詩歌,有人又稱武關道為“詩歌之路”。這些詩歌中,許多反映了詩人有關人們在爭取個人名利方面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夜亦有人行”

“武關設地險,遊客好邅回。將軍天上落,童子棄襦來。”南朝大臣、玄學家周弘正曾作此《入武關》詩,描寫入武關求取功名者背水一戰的決心。

根據《漢書》,有一叫終軍的18歲青年,從濟南步行入關,關吏給他用綢帛做的出入關隘憑證,終軍說:“大丈夫西遊,用不著這個。”於是將其拋棄,後來他果然得到官位,執節出關使行郡國。後人用“棄襦”等表示求取功名的決心。

唐末著名詩人王貞白,公元895年進京長安考上進士。他在《過商山》一詩中有類似的詩句:“馬立溪沙淺,人爭閣道喧。明朝棄襦罷,步步入金門。”王貞白還在《商山》一詩中稱:“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可見當年武關道的熱鬧。

詩中所提的“商山”在武關西北30多公里處。武關道中商州至河南省淅川縣於村堡段稱商於道、商山路等。

唐代詩人白居易,為補察時政,頻繁上書言事,並寫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詩歌,甚至當面指出皇帝唐憲宗的錯誤,令唐憲宗不快,被貶到江州,即今江西九江。他多次經過武關道,曾作詩《登商山最高頂》:“高高此山頂,四望惟煙雲,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乘者及負者,來去何云云。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此路真艱難”

雖然同是過武關,但心境各異。如願者興高采烈。

唐代詩人元稹原在京都長安任監察御史,由於得罪權貴,被貶到江陵,5年後才召回長安。他在回長安的路上喜悅地吟詠:“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無論是個人理想有多高,決心有多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唐詩人岑參20歲到長安求仕無功而返,用《戲題關門》一詩表達了他當時羞愧的心境:“來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見關城吏,還從舊路歸。”

當然,還有像韓愈、顏真卿等因為直諫、宮廷鬥爭、失誤等各種原因,被貶嶺南等地的官員,心情則更加痛苦。唐代詩人李涉,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後被貶到峽州,即今湖北宜昌。他在《題武關》一詩中寫道:“來往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路計浮沉。”

這條“名利路”,正像唐代詩人齊已在《過商山》一詩中所言:“前程有名利,此路真艱難。”

“自此無心入武關”

面對艱險的名利路,許多人非常不滿。

晚唐著名文學家、有“閩中文章初祖”之譽的黃濤,雖然志向遠大、博學,從32歲就上京城長安求取功名,可因出身貧寒,無人引薦,屢試不第,直到55歲才考中進士。他在《入關旅次言懷》一詩中稱:“寸心唯自切,上國與誰期。”披露了當時官員徇私舞弊的社會問題。

詩人杜牧在《除官赴闕商山道中》,用“我來惆悵不自決,欲去欲住終如何?”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無奈。

因在朝廷備受排擠,終生不得志,李商隱發出“如何一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的悲嘆。

【關隘走讀】

“生就巖疆迥不倫”

今日人們所說的無論是關中平原、關中地區還是八百里秦川,其南不過秦嶺梁,但古代“關中”一詞,其南界並非如此。

根據《史記》等歷史文獻,“關中”一詞在秦代時已有,它既不是根據地貌,也不是根據行政區劃確定,乃是依關而定。秦時,關中是指秦都咸陽四周主要關口武關、函谷關、蕭關、大散關之內的區域,而武關在秦嶺南麓的丹鳳縣武關鎮,因此那時的關中包括了秦嶺南麓部分。

近日記者翻過秦嶺梁,又東南行100餘公里,最後越過新開嶺,才看到武關。

“一夫守壘,千夫沉滯”

武關位於陝、豫、鄂三省接合部,屬“秦頭楚尾”。所處位置,並不是一個山口或狹窄的山谷,而是在一塊相對寬闊的川道上。墨綠色武關河呈牛耳狀於東、西、南三面將武關環抱,武關猶如一面翡翠飾邊的圓形寶鏡,又像拳王的金腰帶。武關使人明白,既然是關隘,就有駐軍,就要有供官兵吃喝住的空間。狹窄、險要是宏觀上對關隘的要求。武關可以說是關隘的典範。

武關北靠高聳陡峭的少習等山。武關南有武關河天塹,武關河南岸為險峻的筆架等山封堵。武關東1公里多,四道嶺迎面擋住去路,不僅逼迫武關河向南繞道,而且瘦身,以致在古代無法沿武關河川道東行,只能翻越四道嶺。四道嶺東西兩側登山道路在峽谷之間,越向上峽谷越窄、坡度越大。武關西,為新開嶺所阻。因此要過武關,可以說是險阻重重,外人就是硬闖進去,也容易被甕中捉鱉,因而武關自古便被譽為“關中門戶”、“秦楚咽喉”。有古人稱武關:“一夫守壘,千夫沉滯”,“雄關百二仰西秦,生就巖疆迥不倫”,“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

根據《左傳》等史料,武關春秋時期便為晉國關隘,不過那時稱之為“少習”。戰國時,喜歡耀武揚威的秦國佔領後,更名為武關。然而少習山之名至今依然保留。

斬出來的城牆

記者之前曾兩度到武關採訪,沒有印象見到關城的痕跡,這次專門採訪關隘,在當地人士指引下,看到許多關城的文物。

武關城從東門到西門間的老街道基本保存。在武關四周,則殘留大段大段的城牆。東門北側,在一座寫有“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關遺址”碑後,有寬五六米,高六七米,長几十米的土堆。說它是牆吧,沒有夯土層紋,卻有像建築垃圾一樣的傾斜層理,夾雜有大小不等的石塊;說它不是牆吧,又位於關城牆的位置,而且東西兩面齊上齊下,分明是牆的外形。

武關村63歲田彥君告訴記者,這就是城牆,不過不是夯打起來的,而是將少習山山前坡積裙挖開,斬出來的城牆。關城的北城牆和東門以北的東城牆都是這樣斬出來的。其餘城牆是人工夯打的。關城共有東、南、西3門。南門倒塌得早,東、西門在“文革”期間才被拆除。現在許多群眾家裡珍藏帶有“城”字的武關城磚。北城牆外原來有護城河,兩頭通到武關河,使城周圍都有河水環繞。後來護城河被填埋,修成公路。

根據城牆、城門位置可見,武關城基本為方形,邊長三四百米。夯打的牆厚三四米,挖出來的城牆最寬處達十米左右。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丹鳳縣武關古城

武關村88歲陸吉祥告訴記者,過去武關東門外側門額上有石刻“武關”兩字,內側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西門門額上為“三秦要塞”四字。所幸這些珍貴石刻沒有丟失,記者在丹鳳縣博物館見到。

根據《史記》等史料,武關最遲在公元前299年,即秦昭襄王時期,已經建有關城。明、清等朝代曾重修過。

“戰守之器,無一不具”

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完整的關隘是一套軍事工程體系,不僅僅有關城,而且有關口、工事等等。

武關鎮中學76歲退休語文教師田爵勳不顧年邁,帶記者登上四道嶺山巔。在這裡沿山樑有一道南北走向、用石塊砌成的高牆,頂寬近1米,高三四米。從東邊往上看,此牆猶如一道攔洪大壩。

田爵勳告訴記者,此牆習稱“秦楚分界牆”,名為“楚長城”,起於河南方城縣,歷陝西商南、丹鳳、山陽、旬邑和湖北省竹山等縣,跨越三省,綿延千里,建於公元前656年,早於秦長城400多年,系楚國為防秦國而築。秦佔領後,又成為秦防楚,扼守武關的前沿陣地。唐代詩人杜牧《題武關》詩中“山牆谷塹依然在”一句,即指此牆。此牆歷代屢經修葺,現存牆為明代修建。新中國成立前,界牆上寫有“秦楚分界牆”五個大字。過去跨道築有門樓,門東側下邊有壕溝,溝上有吊橋。

明太僕寺南鏜所撰《重修武關碑記》寫道:“設重門、吊橋,凡戰守之器,無一不具。”

有人稱四道嶺為武關的“外廓”。

武關即為上關

武關八景有“石橋古渡”一景。當地民間傳說,商朝帝辛之大將餘化龍,派三子餘光駐守武關,在城東北少習山下溝壑處築石橋一座,因此人稱“餘化橋”。

憑此傳說不敢確認商朝時武關就有駐兵,但根據《漢書》、清乾隆年間編撰的《乾隆直隸商州志》等,自春秋起,武關就設有防守。漢武帝時期,曾遷弘農都尉治理武關,而且出入的商人要納稅,用於支付守關官兵生活費。王莽時期曾在武關派有將軍。唐代武關為上關。“上關令一人,從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其主要職能為“掌禁末遊,察奸匿”。明太祖洪武年間設有武關巡檢司。明正德年間,西安左衛指揮同知李禎鎮守武關。清文宗咸豐年間,武關置把總,有把總1員,額外外委1員,步守兵99名。清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於武關添設營房11間”。民國元年,武關設城守營。

西安日報專版報道丹鳳縣武關古城

陸吉祥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部隊來了,在東城門、西城門都派兵站崗。東城門很寬敞,底下是通道,能過汽車。城門上有樓,能住一排人。共產黨部隊來了,也站崗,但為了不騷擾群眾,都在城外歇息。

“一舉而輕重分焉”

由於武關的重要,從長安經過武關通往東南的道路,古稱武關道,或與藍關合並稱藍武道。根據有關史料,武關一帶商朝時就出現道路,至西周,武關道就已成為向東南用兵之軍事幹線。秦始皇所修“南極吳楚”之馳道,就是武關道。唐代將其定為“次路驛”,交通地位僅次於“大路驛”潼關道。

宋代歐陽修即謂武關道為“自古用兵往來之徑也”。

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

歷史上,在武關發生過眾多重大軍事行動。

據《史記》等文獻,推翻秦朝後楚漢爭霸期間,劉邦第一次東進回到關中,整編部隊,採取謀士袁生建議,沒有再次前往今河南滎陽與項羽硬碰,而是帶兵出武關,前往今南陽,吸引項羽注意力,但又堅壁不出戰,使項羽左顧右盼,南北不得相顧,減輕了在北方作戰漢軍的壓力,從而攻城拔寨,取得巨大勝利。

明末,農民起義軍幾起幾落,李自成一度在渭北被明軍圍困,損失慘重,僅和劉宗敏、田見秀等18騎突圍出來,逃匿秦嶺山中商洛一帶。次年,當他發展人員準備再戰時,被明軍發現,明軍前往圍剿。李自成衝出武關,東去河南,勢力得到壯大,此後有了於西安建大順國、拿下北京城的勝利。

古道上有古井

有學者認為,我國最早的關隘產生於商,且源於經濟目的。武關及其武關道盡管其影響力主要因軍事,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也都發揮過巨大作用。

秦始皇東遊曾兩次經過武關。據《唐會要》 等史料記載,唐朝時,這裡就設有驛站,備有車、馬、船等以供使用。唐朝以後,武關仍設有驛站,特別是明清時期,在物資運輸方面發揮很大作用。清朝時,在武關設有遞鋪,專門負責傳遞公文,且為“駐節”之地。 清光緒三年,即公元1877年,關中大旱,三料未收,從河南採買雜糧69296包,經武關運進商洛,除散給商洛饑民6296包,其餘轉運至西安。

《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稱:“今由河南南陽、湖廣襄、鄖入秦者,必道武關。”

在武關東四道嶺、西新開嶺,不僅保留有古道上的石板,而且路邊各有一口古井。它們的名字特別,新開嶺上的叫扳倒井,四道嶺西側山下的叫馬踢井。馬踢井邊有棵古老得腐朽了主幹而側枝茂盛的桑樹,像位打傘遮護井的老人。武關鎮南坪村東坪自然村76歲段文亭告訴記者,傳說趙匡胤走到新開嶺上,馬渴了,但井水深,馬喝不上,趙匡胤把井扳倒,水流出來,馬才喝上,所以人們稱那口井為扳倒井。等走到東坪,馬又渴了,可沒有井,馬在地上踢了幾蹄子,流出水。所以人稱這口井為馬踢井。

計劃建立軍事博物館

記者在武關採訪的兩天裡,深切感受到武關人對當地歷史文化的關心和熱愛,他們以武關歷史文化為榮,多年來許多人為整理、保護武關歷史文化盡心盡力。田爵勳研究武關歷史18年,著有《守望武關》書一部。在武關東門,有一座貼瓷磚、上書呼籲保護武關古蹟文章的碑。家住東門裡的惠琛告訴記者。這是他父親生前負責建立的。當聽說記者是來採寫武關歷史文化的,田彥君放下農活,和惠琛一起,在前面用鋤頭和鐮刀披荊斬棘,帶記者北攀少習山,南登筆架山。

從商洛到丹鳳,政府對武關及其武關道的保護和利用亦十分重視,設有商於古道網和商於古道丹鳳辦公室。目前政府禁止在武關古城亂搭亂建。

丹鳳縣委宣傳部張楠告訴記者,當地已經編制出武關古城文化旅遊開發項目規劃,規劃投資13.2億元,修復古城牆,建立軍事博物館等,目前正在招商。

【決戰關口】

“從他興廢自潺潺”

歷史上的統治者為了君臨天下,使出各種手段,然而,一旦忽視了天下百姓,什麼手段都無濟於事,武關就是有關這方面歷史的一個見證者。

“一笑懷王跡自窮”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各國君王為了稱王稱霸,把仁義道德視為糞土。秦惠王想進攻齊國,但又考慮到楚國與齊國兩大國親善,讓丞相張儀前去欺騙楚懷王:只要楚國與齊國斷交,秦國就將曾佔領楚國的六百里地方還給楚國。這一教人不講信譽之人的話,根本不值得一聽,然而楚懷王利令智昏,信以為真。當楚國和齊國斷交後,張儀說只是許給楚國六里地方,楚懷王一怒之下發兵秦國,結果吃了敗仗,並被秦國佔領了漢中。

秦昭襄王繼位後,給楚懷王去了封信:如今咱們兩國關係惡化,不能號令天下諸侯,我希望和你在武關相會,當面訂立盟約。楚懷王看到信很頭痛,去吧擔心受騙,不去,又害怕得罪秦國。屈原勸阻道,秦國乃不講信譽的虎狼之國,有著吞併其他國家的野心,絕對不能相信。然而楚懷王聽從了兒子的意見。秦昭襄王派一將軍裝作自己到了武關,並在武關佈下伏兵。楚懷王一到武關,秦兵就關閉了武關城門,將楚懷王押到咸陽,逼他割讓巫、黔中的土地。楚懷王拒絕,秦國就將他一直關押至死。

唐代詩人胡曾有詠史詩《在武關》一首:“戰國相持竟不休,武關才掩楚王憂。出門若取靈均語,豈作咸陽一死囚。”

“靈均”乃屈原的字

唐代詩人杜牧在《題武關》一詩中描寫了由於楚懷王的昏庸,給屈原帶來的悲劇:“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根據《史記》,屈原希望楚懷王通過此次教訓能回心轉意,回國後重用他,可楚懷王遲遲無法回楚國,屈原又不受楚國新國王的賞識,最終怏怏不得志投江自盡。

“到了都成一夢閒”

秦朝雖然靠強暴與陰謀兼併6國,但強暴和陰謀無法維持統治,兼併6國後僅十多年,忍無可忍的百姓就開始造反。劉邦接受戰國時期楚懷王熊槐之孫、秦末楚懷王熊心的指令,攻打關中。當他兵臨武關,秦宰相趙高已殺了秦二世,派人來和劉邦議和,提出兩人瓜分關中。劉邦擔心這是慣玩陰謀趙高設的騙局,不敢相信,但武關險要,強攻必然損失慘重,他採用張良的計謀,派自己手下能說會道的酈生、陸賈前去收買守關的秦將領,從而輕易攻破了武關,進入關中,徹底推翻了秦朝。

唐代詩人吳融在《武關》一詩中嘲諷道:“貪生盡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閒。爭得便如巖下水,從他興廢自潺潺。”

“弱吐強吞盡已空”

西漢末年,統治集團腐敗,奢華無度,對百姓的剝削日益加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尖銳。王莽執政後,力圖扭轉這一局勢,但由於積重難返,加之他不能徹底放棄個人私利,在新朝末年,百姓紛紛起義,其中就有綠林軍。

綠林軍由東向西而來,威脅到關中。儘管武關天險堅固,又有數千將士守衛,但是武關東的析縣人鄧曄、於匡響應綠林軍起義,說服負責武關的縣官投降,然後攻打武關,迫使守關都尉朱萌繳械。王莽聞之束手無策。當綠林軍丞相司直李松來到武關時,鄧曄打開武關門迎接。綠林軍就這樣輕鬆進入關中,令長安城內朝野上下一片震驚。最終,綠林軍攻入長安城,在未央宮漸臺殺了王莽,推翻了新朝政權。

歷史的發展,正像唐代詩人杜牧所言:“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聖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