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蘇溝|看完丹鳳這位女教師的事跡我淚流滿面……好老師!

一片冰心在玉壺

花瓶蘇溝|看完丹鳳這位女教師的事蹟我淚流滿面……好老師!

這是一個多極的、五彩繽紛的世界。

當有的人總是抱怨環境的艱苦、待遇的不公時,總有一些人像樸實的種子,在哪裡紮根,就在哪裡開花、結果;當有的人總是抱怨工作的艱辛、任務的繁重時,總有一些人像普通的石子,默默地承受,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堅守;當有些人總是處心積慮,窮盡各種手段想躋身於城市的燈紅酒綠時,總有一些人像內斂的杜鵑花,獨自開放在山間、嶺頭,不為炫耀嫋娜的風姿,只為綻放原本屬於自己生命的光彩……

花瓶蘇溝|看完丹鳳這位女教師的事蹟我淚流滿面……好老師!

她,就是這樣的人。

她叫盧粉蘭,是丹鳳縣花瓶鎮蘇溝完全小學的一名教師。在這片貧瘠、熱情而淳樸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群眾都在做著走出大山,感受外面世界精彩的夢。然而,作為催夢者的教師,由於地域的偏遠、通訊的落後、文化生活的貧乏和至今仍無班車的困惑,總是來的少,走的多,來的慢,走的快。因此,學校常常陷入教師缺員的危機之中。一九八二年三月,剛剛高中畢業的她,開始踏上代理教師的崗位,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被縣政府考試招錄。從此,這位被定格在“合同制民辦教師”上的教師,在已經度過的三十六年餘教學生涯中,承受著生活的重壓,享受著菲薄的待遇,硬是憑著做人的良知,流淌著火熱的血,揮灑著青春的汗,在山區教育園地裡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如今,依然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她,更以其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教學技藝傳道授業,教育和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踏進校門之初,且不論陳舊的校舍、破爛的桌椅,先來看看這是怎樣的一群孩子吧:流著鼻涕,躺在地上打滾,這個喊著要撒尿,那個喊著要拉屎,這個剛剛哄乖,那個又開始哭鬧。於是,既是教師,又是保姆,精心照料,悉心調教,逐漸養成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帶他們踏上識字教學的第一步。慈母般的愛心、艱苦的磨練與訓練,終於使這些幼稚的孩童變得聰穎,變得馴服,既天真又好學。

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她清醒地知道,如何依據山區學生實際,引導他們能動性地掌握知識,是自己教學工作的重點。因此,她著力以激發興趣為識字教學的突破口,而輔之以形象直觀的教具,從而變傳統識字教學的“板書——認讀——領會”為“認識——板書——領會”,避免了一開始便把學生置於形象思維中,從而形成模式和概念,同時減少了教讀中的“南郭先生”。

桃紅又是一年春,第二年四月,在蘇溝鄉(後併入花瓶鎮)示範課教學中,她以其良好的教學儀態、精湛的教學技藝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而聞名鄉里。頭年下來,居然成了蘇溝鄉識字教學的能手。她所代的一、三年級複式班,成績顯著提高,1982—1990年,在全縣語、數統考中分別獲得總評第三、第二、第一的好成績。

由於在課堂上以直觀教學為主,注重激發興趣,方法得當,學生們大都喜歡上她的課,遲到、早退、逃學的現象明顯減少。許多家長聞風而至,紛紛拉著孩子要到她的班裡上學。每學期開學初,總有幾個村子爭執不下,都要求到他們村裡去任教。他們說:“把娃交給她,放心!”幾年來,凡是她走過的地方,都能給當地群眾留下美好的印象。每當調動之際,學生們捨不得離開,家長們更是難捨難分。

對於家境困難的學生,她總是竭盡所能,傾囊相助。早在蘇河小學時,劉根喜家人多勞少,經濟拮据,她經常為姊妹三人裝訂作業、購買紙筆;到了江河小學,劉佔軍等同學她亦時時予以接濟。而白莉峰,這個幾乎輟學了的學生,正是在她的不斷鼓勵和資助下完成了小學階段的學業的。就連當時的大隊長也感慨地說:“做這樣的教師,難啊!”

而對待自己,常常到了玩命甚至苛刻的程度。你能想象到,一個女孩子,每天穿梭於十多里的山路,只能在河灘上涉水而過,一旦河水暴漲,道路中斷,學校成為孤島,一個人被困二十多天的無助和恐懼嗎?你能相信,一個女人,在臨產的那個早晨,還帶著作業和教案本趕往學校,打算給自己的學生上課嗎?你又能相信,在剛剛生完孩子的四十多天裡,她便撇下嗷嗷待哺的嬰兒,又拖著輕飄飄的身子站在講臺上,從而落下滿身的頑疾嗎?

是的,你不可能相信,你只會說,傻傻的女人!

可就是這個“傻傻”的女人憑著對工作的執著和對鄉親們的感激,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無法克服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有一年冬天,由於長期蹚水,右腿不幸感染中毒,自膝蓋以下浮腫潰爛,膿血淋漓不止。腳上不能登鞋,腿上不能穿襪,數九寒天,也只能高高挽著褲腿。最初她也沒有在意,只是覺得發癢。慢慢地,淤塊越來越多,直至兩個核桃大的傷口化膿出血。即使這樣,她也只是用高錳酸鉀消消毒而已,照樣到校,照樣上課,照樣批改作業,晚上回來腫,早上起來消。一天又一天過去了,終於,腐爛的傷口裡露出微微白骨,這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家裡人勸她請假治療,她硬是不肯,只說扛扛就過去了。跛不動,就拄著柺棍走;站著講不成,就坐在凳子上講。紅白相雜的膿血不停地從腿彎上流下來,嚇得小學生直齜牙,有的甚至不敢正面朝她看。但最終,她還是一天也沒有耽誤過。說來也怪,病魔雖然頑固,到底不是她的對手,新年剛過,瘡痾便羞愧地退縮了,只在膝蓋附近留一個不大不小的疤痕;八六年“六一”前夕,按照中心校統一佈置,全鄉組織文藝匯演。時間緊,任務重。為活躍校園生活,並緊密配合學校中心工作,她利用下午休息時間組織學生做操、跳舞、排練節目。由於沙石較多,操場不平,時時有跌跤的危險。一次,正當她聚精會神地向孩子們演示動作時,不慎一塊石頭絆住了左腳,身子失去平衡,倒在地上。霎時,腳腕紅腫,臉上失色,汗珠子不停地從兩頰上滾落下來。身子挺不住,她就坐在地上指點。別人說她犯“傻”,讓她別練了。但一不做二不休,每天下午,她還是一瘸一拐地去了。演出結果,她所在的江河小學聯評第一。

她深知,一名教師,予人點滴之水,自己當有涓涓細流。因此,她總是低調做人,勤苦做事,對事業精益求精。曾經歷盡六年寒暑,先後取得中師、大專文憑,用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不斷充實和完善著自己。

金秋的收穫,來自春天的播種。成績的取得,來自執著的追求。1983——1990年,她一直是鄉上的優秀輔導員;1984——1989年在蘇溝鄉優質課賽教中連續六年穩居第一;1990年,在丹鳳縣優質課大賽中,以優異成績獲得一等獎。

當時光的腳步快速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教育質量再一次被提上議事日程的時侯,她更是以驚人的毅力挑戰自我,紮實授課,教學質量一路攀升。2010年獲得丹鳳縣小學會考二等獎,2011、2012年連續獲得丹鳳縣小學會考第一名,多次受到縣、鎮獎勵,2013年六年級升學質量檢測以絕對優勢位居全縣第一;2012年縣上“六一”匯演,她編排的舞蹈《喜樂年華》以其歡快、熱烈、舞姿優美而獲得極大聲譽。2014年5月,她排練的經典誦讀節目《遊子吟》又獲得縣上二等獎。許多人感到奇怪,不相信這樣一些動作複雜、節奏明快的舞蹈和誦讀表演會出自一位年齡漸大的女教師之手。

花瓶蘇溝|看完丹鳳這位女教師的事蹟我淚流滿面……好老師!

可事實就是這樣,她的每一項成績都浸透著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歷史啊,請記住,記住這樣一個在中國,在陝西,在丹鳳的山區教育裡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守望者。雖然命運並沒有給她多彩的光環和應有的尊嚴,也未能解除她一個人基本的生活顧慮,但她仍然無怨無悔,樂此不疲,並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發著光,發著熱。因為她的付出得到鄉親們的認可,在山區群眾和學子的心上立下了豐碑,她的內心是充實的、豐盈的。

這不正是古人所說的“冰心”嗎,願這顆冰清玉潔之心永遠向著明天,點亮時代,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