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61家網貸平台主動清盤

【證券日報】

餐飲行業是一個傳統又古老的行業,但在新技術、新管理、新理念的支撐下,正在迸發出新活力。數據顯示,餐飲業已經連續15年以超過10%速度在增長。

但是,目前餐飲行業只有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不到200億元人民幣,唯一一家市值接近千億元的海底撈已在港交所上市,國內餐飲企業規模效應還是相形見絀。

有專家表示,在做大做強餐飲業的道路上,國內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建設者。即使它還有那麼多不完善,但上市可以倒逼行業更快速的合規,成為行業發展助推器。

金融與科技領域深度融合已成為很多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發展的大趨勢,資本層面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熱情也依然高漲。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329筆股權融資事件,同比增長88%,環比小幅增長5%左右;涉及資金總額約763億元(如未點明幣種,則指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1.4%,環比下降50.5%。

其中,在融資筆數和金額上,中國均佔全球比例的半數以上,區塊鏈和網貸領域仍備受投資者青睞。

下半年以來的“暴雷潮”,可以說給網貸行業帶來了重重一擊。最為直觀的表現就是平臺數量的大幅下滑。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561家。而截至今年6月底,網貸平臺的數量為1836家。3個月的時間裡,網貸平臺減少了近15%。

在這些平臺中,除了問題平臺外,還有不少選擇主動清盤的平臺。對於後者,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平臺的兌付方案。於9月19日宣佈清盤的錢多多近日就通過官網及微信公眾平臺發佈了兌付方案公告。方案顯示,目前錢多多對所有出借人待收本金總計17.75億元,承諾100%兌付。

【中國證券報】

數據顯示,上證50指數今年以來在各大指數中表現相對較好,抗跌性較強。與去年一樣,更好的流動性、更佳的基本面和外資流入等因素促成今年流通市值較大的個股整體表現更抗跌。不過,亦有不少白馬股因業績表現不佳股價下行明顯。業內人士認為,業績的可持續性、確定性和超預期成為機構篩選白馬股的重要因素。雖然當前時點是長線資金入場的較好時機,但個人投資者可採取逐步建倉的策略,或待趨勢明朗後買入優質藍籌股。

截至10月18日收盤,中弘股份股價定格在0.74元/股。這意味著公司已經觸發了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股的退市指標。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有權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中弘股份10月18日晚公告稱,公司股票自10月19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自公司股票停牌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A股市場又迎來一隻“仙股”。10月18日,ST銳電下跌4.81%,以0.99元/股收盤。據統計,目前16家公司股價低於1.5元/股,距離“成仙”距離已經不遠。

市場大幅調整之際,眾多上市公司通過多種方式以提振市場信心。“兜底式”倡議員工增持、高管以及重要股東增持等成為常規套路。僅10月18日晚,超過20家公司披露重要股東增持計劃及實施情況。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近半數A股公司公佈了股東的增持計劃,披露增持計劃的公司數量同比增長超過六成。值得注意的是,從上一輪“兜底式”倡議增持潮的效果看,員工實際增持數量有限。且期滿後,披露倡議人是否履約的公司不多。重要股東減持規模同樣增長明顯,今年以來減持金額同比增長兩成。緩解資金壓力、降低補充質押槓桿等成為股東減持的重要因素。

【證券時報】

截至10月18日收盤,兩市有3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全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有31家,佔比超八成。有8家公司三季度獲機構增持,其中7只個股全年業績預喜。其中中華企業增持股份數量位居第一位,該股獲證金等6家機構增持4399.89萬股,增持後合計持股86798.17萬股,佔流通股的比例為46.49%。其次是威華股份,獲私募、信託等7家機構增持866.46萬股。

今年以來,匯源通信股東間頻現內訌,諸多亂象亦令匯源通信及相關方成為監管常客。隨著紛爭持續升級,各方爭奪焦點已轉至董事會,多路資本大佬正在浮出水面。

日前,匯源通信資深元老董事突然曝光股權轉讓舊事,稱控股股東蕙富騏驥已違約,申請凍結蕙富騏驥部分股份。

昨日,A股再次大幅下跌,各大板塊全線盡墨,盤面上逾百隻個股跌停。其中,身陷退市邊緣的中弘股份繼續交易,並一字跌停。此外,昨日ST銳電收盤跌停以0.99元報收,也開始了“20日倒計時”。

17日是中弘股份連續第1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在1元以下。而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如上市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即1元),深交所有權終止其繼續上市。市場此前普遍預計中弘股份會停牌,等公司基本面有實質性突破後再復牌,以此保住上市資格。

【上海證券報】

繼深圳開“風氣之先”,股、債並舉馳援上市公司,化解股權質押風險之後,北京、廣州、上海、杭州、順德等地相繼傳出學習深圳模式跟進“排雷”的消息,正能量正在慢慢蓄勢。

據記者瞭解,馳援A股、化解本地優質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只是深圳國資運作平臺在當前環境下的一個“小目標”,其與深圳國資扶持中小企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的使命一脈相承。從長遠來看,深圳國資運作平臺的目標是“國際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金融控股集團”。

在經歷“史上最涼發債”之後,東方園林近日又因一紙“北京證監局建議券商審慎處置質押股權”文件上了風口浪尖,公司的償債能力及股權質押風險成為市場焦點。

10月18日早間,東方園林公告稱,控股股東擬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障質押安全。公司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及唐凱擬出讓不低於10%的股權,所籌集資金將用於歸還股票質押融資,以大幅降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當天下午,東方園林在回覆上證報採訪時表示,本次新吸納綜合性戰略股東,公司有望從中獲得大量項目機遇和當地政府財稅政策支持,為上市公司業務發展帶來直接實質性支持。“目前公司債務及現金流狀況都在可控範圍之內,質押股權問題目前沒有平倉風險,公司已針對各種情況做了應對方案,控股股東也將採取一切有效措施積極履行償債義務,目前都在積極有效推進中。”

減稅降費效應正在加速釋放。財政部18日最新公佈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同比增速均創下年內新低,國內增值稅增速已由正轉負,同比下降1.2%。

據財政部數據,9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963億元,同比增長2%,創年內新低。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6%,增速也是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