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三季報前瞻電話會

凱 傅鍇銘 王奇琪 袁雯婷 衛書根 孔蓉 謝超 李瑾

要 點

鋼鐵:2018年三季度,國內鋼價水平和鋼鐵利潤水平繼續上漲,板塊盈利環比二季度有所增長。已有12家上市鋼企發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加總歸母淨利潤環比2018Q2增長12.5%,同比2017Q3增長了24.2%。12家上市鋼企的三季度年化PE僅4.6倍,其中新鋼股份甚至低至2.4倍。三季度鋼鐵行業基本面向好,主要是由於全國各地的環保限產仍然嚴格,唐山城區高爐限產30%,供給呈現緊縮狀態。展望四季度,我們預計更加嚴厲的秋冬採暖季環保限產仍然有望支撐鋼價和鋼鐵利潤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低估值優勢也有望延續,這其中可能蘊藏著一定的相對收益的投資機會。

石化化工:三季度,原油價格先跌後漲,乙烯丙烯和芳烴價差環比擴大,上游企業改善強於中游煉化。PTA迎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大煉化板塊的各家公司業績將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基礎化工品方面,部分產品價格在前期達到高點後開始下行;但海外經濟仍維持較強勢頭,部分全球定價的品種,以及自身供需邏輯未破壞的品種,如甲醇、鈦白粉、有機硅、尼龍66、己內酰胺、製冷劑和醋酸等仍維持強勢。

家電縱觀家電板塊18Q3業績預覽,有以下幾個特徵:1)白電板塊因空調增速放緩,增速出現明顯下行,除格力外,相關公司空調增速普遍自前期30%以上下降至兩位數甚至下滑;2)與地產弱關聯的小家電板塊依舊錶現出更強的逆週期屬性,蘇泊爾增長依舊亮眼,部分出口型小家電公司受益匯率貶值也出現一定改善;3)部分受一二線地產週期影響,但個體能力較強的個股,如歐普照明,隨著一二線地產銷量企穩,Q3開始出現一定經營改善。除了行業間的差異之外,此次三季報,同行業相關公司業績表現同樣出現了極大的分化,我們預計後續披露的資產負債表也將有明顯差異,這體現了相關公司對後續行業環境及自身經營策略的分歧。

輕工:根據我們對輕工板塊重點公司三季報前瞻的梳理,家居板塊受地產壓制、消費、渠道分流等方面影響,增速中樞降檔,其中定製家居與成品家居表現有所分化;造紙板塊因三季度處於行業傳統淡季,加上需求端相對疲弱,價格的邏輯有所弱化,結合17年三季度高基數影響,我們預計造紙板塊三季度業績增速自高位將略有下滑,但龍頭企業依靠產能擴張、成本優勢等方面仍將維持較高增長;包裝板塊一方面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份額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成本端壓力中長期來看將逐步緩解,盈利彈性將逐步釋放,因此我們預計包裝印刷板塊三季度業績增速將呈現持續改善態勢。

計算機:截至10月15日計算機板塊總共有155家公司發佈業績預告,我們基於預告業績中位數為樣本對三季報業績做了分析發現:一是整個板塊前三季度同增15%,與中報和去年同期持平;但前三季度同增的公司增速中位數是39%,這一數據相比中報的36%有所上升,去年同期這個增速是31%;二是細分板塊來看增速較好的板塊跟中報基本相似,但更多是因為個股景氣度高或者並錶帶來的增量,沒有明顯的板塊效應。

傳媒:面臨資本寒冬時,傳媒公司缺乏有效融資工具,需要重點關注公司的償債能力及現金流風險。長期來看,娛樂需求不會滅,野百合也會有春天,規範出清利於行業整合和娛樂巨頭的誕生!“剩”者為王!

推薦關注:寒冬中有禦寒能力(現金為王、有子彈)活下來、有魄力逆勢擴張、有全產業鏈抗風險能力的大船(上下游完善)、有能力整合行業龍頭的傳媒巨頭“光芒眾視”:光線傳媒、芒果超媒、分眾傳媒和視覺中國。

策略:根據已披露三季報預告公司的淨利均值,中小板、中小板(剔除蘇寧易購、寧波東力)、創業板、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光線傳媒、堅瑞沃能)、創業板50三季度淨利增速分別為12.89%、11.86%、2.59%、6.61%、24.29%,較中報繼續回落,業績拖累來自小市值公司。2018年創業板業績承諾到期規模佔淨利潤比重仍然不低,需要警惕商譽減值對淨利潤的影響。從行業角度看,週期板塊業績有相對優勢,受益於強勢油價,石油石化淨利增幅最高,達到223%,鋼鐵、建材、化工行業盈利增速雖有放緩,仍在高位。消費板塊業績普遍放緩,科技類中僅通信行業增速提升。

正 文

一、鋼鐵分析師 王凱

2018年三季度,國內鋼價水平和鋼鐵利潤水平繼續上漲,板塊盈利環比二季度有所增長。首先從上市鋼企的業績來看,目前已經有12家上市鋼企發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告,我們取各家公司業績預告區間的中位值,12家上市鋼企2018Q3加總歸母淨利潤155億元,環比2018Q2增長12.5%,同比2017Q3增長了24.2%,也超過了2017Q4創歷史最佳。

其中,業績增長最顯著的是新鋼股份,Q3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長42%,鞍鋼股份、三鋼閩光的環比增幅也高達41%和37%。安陽鋼鐵、首鋼股份Q3歸母淨利潤則分別下滑了39%和22%,這與三季度期間華北環保限產有關。

估值來看,目前這12家上市鋼企的三季度年化PE僅4.6倍,其中新鋼股份甚至低至2.4倍,華菱3.0倍,三鋼和韶鋼3.6倍,鋼鐵板塊的估值水平整體偏低。

回顧三季度,鋼鐵板塊的基本面整體呈現較好的格局。三季度期間,也就是從7月1日-9月30日期間,國內鋼價呈現一路上漲的態勢,漲幅為5.2%,模擬的長流程螺紋鋼利潤也是上漲了約100元/噸。

從單季度平均水平來看,2018Q3國內鋼價指數平均值為159,環比Q2上漲5.3%,並超過了2017Q4,達到了單季度歷史最高水平。2018Q3螺紋鋼模擬毛利潤為976元/噸,環比Q2增長1.7%,但由於鐵礦石、焦炭、廢鋼價格同期漲幅也較大,2018Q3螺紋鋼模擬毛利潤仍低於2017Q4的歷史最高水平。

三季度鋼鐵行業基本面向好,主要是由於全國各地的環保限產仍然嚴格,尤其是唐山由於空氣質量排名全國末位,從7月中旬一直到9月底,都執行主城區高爐限產30%的嚴厲政策,這使鋼鐵的供給呈現緊縮狀態,支撐了三季度的鋼價上漲。此外,7月份以來鋼鐵下游需求情況整體平穩,政策也在積極扶持基建等領域,對鋼價也構成一定的利好。

展望四季度,我們預計,更加嚴厲的秋冬採暖季環保限產仍然有望支撐鋼價和鋼鐵利潤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唐山等地已經陸續出臺了秋冬季限產政策,預計整體名義限產比例可能在35%左右,比三季度更加嚴格,此外汾渭平原、長三角等地也加入了限產隊伍,再考慮到當前廢鋼價格高企,粗鋼產量的彈性相應減弱,鋼鐵供給相對偏緊。需求方面,地產和基建短期內仍然平穩。

因此,整體來看,我們預計鋼鐵板塊四季度的業績有望維持三季度的高水平。低估值優勢也有望延續,這其中可能蘊藏著一定的相對收益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華中、華南地區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小,同時自身盈利水平較高的個股,包括大冶特鋼、華菱鋼鐵、新鋼股份、三鋼閩光等。

二、石化化工分析師 傅鍇銘

三季度,原油價格先跌後漲,乙烯丙烯和芳烴價差環比擴大,上游企業改善強於中游煉化。PTA迎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大煉化板塊的各家公司業績將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基礎化工品方面,部分產品價格在前期達到高點後開始下行;但海外經濟仍維持較強勢頭,部分全球定價的品種,以及自身供需邏輯未破壞的品種,如甲醇、鈦白粉、有機硅、尼龍66、己內酰胺、製冷劑和醋酸等仍維持強勢。

1)綜合一體化:油價氣價上漲上游盈利微增,煉油承壓但化工品價差環比擴大。中石油中海油業績改善強於中石化。

2)民營大煉化:Q3滌綸產業鏈價格大漲,PTA、PX價差大幅擴大,公司業績創歷史新高。C3:丙烷漲幅高於丙烯,PDH價差略有收窄;丙烯酸價差擴大。

由於從PX、PTA和滌綸長絲的全產業鏈大幅漲價,2018Q3各公司單季度業績均有望創歷史新高,產銷體量越大,PTA和PX權益越大的公司業績越好,但在套保上的判斷將影響實際利潤。按照我們預計的Q3單季度利潤,恆力股份、桐昆股份、恆逸石化和榮盛石化當前按季度年化的PE分別為13倍、5倍、8倍和24倍。

3)基礎化工品:環比淡季承壓向下,供需格局良好、全球定價品種和油價一級傳導品種仍維持強勢。

受益原油價格上漲和環保督查帶來的行業格局重塑,以及環保約束下化工行業資本開支動作的放緩,2018年眾多基礎化工品普遍強勢運行。但夏季下游需求略淡疊加Q2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導致的出口前移,Q3部分基礎化工品價格在前期達到高點後開始下行,且部分前期漲幅過高品種如聚合MDI、PC、甲酸等跌幅較深,而相關標的業績或將承壓,但整體來看由於布油價格由年初約65美元/桶上漲至目前80美元/桶以上,且海外經濟仍維持較強勢頭,部分全球定價的品種,以及自身供需邏輯未破壞的品種,如甲醇、鈦白粉、有機硅、尼龍66、己內酰胺、製冷劑和醋酸等仍維持強勢。

4)農藥和染料:原藥價格上漲帶動農藥週期向上;染料產能週期時間拉長、景氣時間有望超預期。

三、家電分析師 王奇琪

回溯近兩年行業增速表現,現階段家電處於什麼產業週期?本輪家電板塊的高增長週期可追溯至2016Q2,隨著空調渠道去庫存的完成,以及2015年起地產小陽春的拉動,板塊收入步入高速增長區間,在2017年中增速達到最高峰。後續隨著地產拉動效應逐步減弱以及經濟下行,板塊增速逐步放緩,但18H1行業仍然實現了15~20%的收入增長,空調安裝卡增速也超過10%。進入18Q3,地產的拉動作用逐步消退,板塊進入更新需求驅動為主的相對低增長週期,但對於零售增速的放緩市場也有一定預期,股價也已相應體現。

縱觀板塊18Q3業績預覽,有以下幾個特徵:1)白電板塊因空調增速放緩,增速出現明顯下行,除格力外,相關公司空調增速普遍自前期30%以上下降至兩位數甚至下滑;2)與地產弱關聯的小家電板塊依舊錶現出更強的逆週期屬性,蘇泊爾增長依舊亮眼,部分出口型小家電公司受益匯率貶值也出現一定改善;3)部分受一二線地產週期影響,但個體能力較強的個股,如歐普照明,隨著一二線地產銷量企穩,Q3開始出現一定經營改善。

結合三季報的預覽情況,我們建議關注:

1)增速雖有放緩,但仍有確定性增長的白電板塊:美的集團(中長期公司治理最優,持續回購帶來安全邊際,停牌中)、青島海爾(三大白中經營週期更優)、格力電器(業績彈性最大,估值最低)、小天鵝A(扣除淨現金不足200億市值,年產生20億自有現金流,優質資產代表,停牌中);

2)預計2018Q3業績維持高增長或出現底部改善的:蘇泊爾、歐普照明、新寶股份;

3)股價底部,估值已經反映悲觀預期的廚電龍頭:老闆電器、華帝股份。

四、輕工分析師 袁雯婷

根據我們對輕工板塊重點公司三季報前瞻的梳理,家居板塊受地產壓制、消費、渠道分流等方面影響,增速中樞降檔,其中定製家居與成品家居表現有所分化;造紙板塊因三季度處於行業傳統淡季,加上需求端相對疲弱,價格的邏輯有所弱化,結合17年三季度高基數影響,我們預計造紙板塊三季度業績增速自高位將略有下滑,但龍頭企業依靠產能擴張、成本優勢等方面仍將維持較高增長;包裝板塊一方面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份額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成本端壓力中長期來看將逐步緩解,盈利彈性將逐步釋放,因此我們預計包裝印刷板塊三季度業績增速將呈現持續改善態勢。具體來看:

1)家居板塊:定製家居板塊挑戰仍存,成品家居行業格局相對較好

家居作為地產產業鏈的下游行業,雖較地產銷售滯後一定週期,但隨著企業門店擴張、品類擴張的紅利邊際減弱,地產景氣下行對家居板塊的壓制逐步顯現,因此,家居行業需求增速整體有所下滑,我們認為三季報將有所體現。

其中定製家居板塊面臨相對較大的挑戰,除地產週期的影響外,定製家居本身行業競爭加劇,一方面體現在各企業渠道、產能擴張節奏加快,另一方面體現在整裝等公司紛紛佈局定製家居業務,搶佔部分市場份額,前端流量被進一步分流,企業獲客難度增加。因此,龍頭企業愈加重視渠道的分流效應,為應對該趨勢,各定製企業逐步佈局精裝、整裝、新零售渠道,因此我們認為,定製家居板塊正面臨行業變革期,行業格局的演變值得持續跟蹤。另外,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起各定製家居企業紛紛推出引流套餐,我們認為一系列促銷引流套餐的推出,反映出定製行業的競爭趨於激烈,行業盈利空間將有一定壓縮,但對於龍頭企業而言,依靠成本優勢、生產效率提升等方面,仍能夠維持較高的盈利能力。

成品家居方面,行業競爭格局相對較好,產品品牌力較強且差異化更為明顯,如消費者在沙發、床墊等品類方面品牌意識更強,因此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邏輯逐步印證,收入端增長更為穩定。同時,龍頭企業依靠外延佈局,如顧家家居、曲美家居等持續豐富產品線,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2)造紙板塊:Q3處文化紙處傳統淡季,需求相對疲弱+高基數影響,造紙板塊三季度業績或從高位有所回落

造紙行業自2016年中期開始復甦,紙張價格於2018Q1持續上漲至高位。三季度來看,文化紙、包裝紙價格均略有回落,具體來看:18Q3單季度銅版紙、膠版紙、白卡紙、箱板紙、瓦楞紙市場均價分別為6767元/噸、6956元/噸、5654元/噸、5093元/噸、4487元/噸,分別較18Q2單季均價下滑6%、7%、4%、6%、6%;而同期原材料(木漿、廢紙)均價維持相對高位(考慮庫存週期)。因此,我們初步測算單三季度紙企噸紙盈利水平環比單二季度將略有下滑,但龍頭企業依靠較高的木漿自供比例、外廢配額等成本優勢,仍能維持較高盈利水平。

另外,需求層面,因三季度為文化紙傳統淡季,需求端拉動效應減弱;包裝紙雖處於行業旺季,但部分企業去庫存意願上升且行業需求端相對疲弱,因此價格環比也有所下滑。同時綜合考慮到17Q3高基數效應,我們認為造紙板塊18年三季度業績或從高位有所回落,但龍頭企業如太陽紙業依靠穩步產能擴張及上游木漿產能佈局,仍將具有較好的成長性。

3)包裝板塊:成本端壓力逐步緩解,中長期關注行業整合邏輯

對於紙包裝板塊,隨著三季度紙張價格的回落,包裝企業成本端壓力將逐步緩解。另外,目前包裝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整合仍是長期趨勢,龍頭包裝企業一體化經營程度高、成本控制及客戶開拓能力強,將在整合過程中充分受益;同時,參考國際包裝龍頭的發展經驗,外延整合將是包裝企業提升市佔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認為,在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龍頭企業內生增長+外延佈局推動市佔率提升以及新業務佈局(如佈局平臺業務等)的共同驅動下,包裝印刷板塊三季度業績增速將呈現持續改善態勢。

五、計算機分析師 衛書根

近六成公司三季報預增,增長公司增速中位數39%。截止2018年10月15日,計算機板塊195家上市公司中,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公司共155家,佔比79%,業績變動中位數為15%。我們以這155家三季報業績預告中位數數據為樣本,對計算機板塊三季報業績預告進行分析,結果如下:(1)從絕對額來看,155家公司三季報預計盈利4809萬元,其中二三四五盈利11.21億元,盈利最高;達華智能虧損2.77億元,虧損最多;(2)同比增長的公司共92家,佔59%,比例環比中報預告數據67%有所下滑;同比下降的公司共58家,佔37%;持平的公司共5家,佔3%;(3)92家同比增長的公司增速中位數為39%,環比中報的36%有所上升,而去年同期三季報同增公司的增速中位數為31%。分區間來看,增速在0-39%之間的公司共46家,佔同增公司的50%;增速在39%-100%之間的公司共24家,佔同增公司的26%;增速在100%以上的公司共22家,佔同增公司的24%。

計算機軟件公司同增較高,智慧城市板塊公司延續較高景氣度。以中信二級行業劃分,已披露業績的83家計算機軟件公司2018年三季報業績同增變動中位數為20%,高於IT服務公司的10%和計算機硬件公司的8%。以下游應用行業劃分,智慧城市板塊公司2018年三季報業績預告同比變動中位數為40%,增速最高,與中報板塊中位數的40%持平;北斗導航為36%、軟件外包為27%、稅務信息化為25%、軌交信息化為25%、醫療IT為23%、信息安全為21%、金融IT為21%、互聯網金融為15%、運營商IT為15%、汽車IT為13%、硬件終端為11%、涉密安全硬件為10%、安防為8%、AI為8%、教育信息化5%、電力IT為5%、智能製造為5%、建築IT為1%。

近八成公司2017年三季報業績佔全年業績比例不到75%。我們選取披露了2017年三季報和年報業績的192家計算機公司數據作為樣本發現:(1)在170家2017年三季報和年報業績均為正值的公司中,三季報業績/全年業績的中位數為59%;若算上三季報業績或全年業績為負的公司,這一數據則為56%;(2)在全部192家公司中,三季報業績/全年業績落在0-50%區間的公司63家,佔33%;落在50-75%區間的公司69家,佔36%。

六、傳媒分析師 孔蓉

1)行業頭部集中愈發明顯。

傳媒全行業65家公司公佈業績預告,淨利潤中樞為235.54億元,其中中位數為1.74億。Top10公司淨利潤佔比為63%,top5公司淨利潤佔比為46.35%。

其中37家公司公告業績預增長,整體呈增長趨勢。2家閱讀公司,20家遊戲公司 16家影視公司,6家互聯網,15家廣告公司。

淨利潤TOP10的公司為分眾傳媒、光線傳媒、萬達電影、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崑崙萬維、芒果超媒、金科文化、捷成股份和遊族網絡;

淨利潤增幅TOP10的公司為歡瑞世紀、深圳惠程、人民網、光線傳媒、迅遊科技、當代東方、艾格拉斯、平治信息、金科文化、北京文化。

2)影視板塊

光線傳媒、萬達影視和捷成股份為前3甲。院線板塊保持增長、華策影視表現亮眼,內容製作公司,受上半年政策影響,許多劇無法播出或上星,對部分公司業績有較大影響。

影視行業淨利潤預告中樞為60.35億,剔除非經損益較高的光線傳媒,淨利潤為37.57億元,12家增長,4家下降,影視公司淨利潤中值為1.52億元,前5大影視淨利潤佔比為82%,TOP3影視公司佔比為38.59%;淨利潤增幅TOP3為光線傳媒、歡瑞世紀、當代東方。

3)遊戲行業

遊戲行業業績為增長趨勢,現頭部集中,13家預告增長、7家下降。三七互娛、完美世界、金科文化為前三甲。top5公司淨利潤佔比6成以上。遊戲行業整體利潤為71.58億元,TOP3公司淨利潤佔比為45.74%,TOP2淨利潤佔比為34.78%,TOP5公司淨利潤佔比為61.59%。

淨利潤增幅TOP3 深圳惠程、艾格拉斯、金科文化。

4)廣告行業

廣告行業6家增長、8家下降,面臨較大壓力。CTR數據來看,18年7、8月整體廣告市場出現負增長、宏觀經濟下行等影響。廣告行業公司為74.86億元,剔除分眾傳媒總計為26.86億,分眾傳媒一家公司佔廣告行業淨利潤比重為64%,其他前三家公司淨利潤行業佔比為60.05%。淨利潤增幅TOP3為梅泰諾、智度股份和藍色光標。

短中期,政策收緊,短期關注公司償債能力及流動性風險。

  • 估值創新低,估值水平已近5年最低水平,當前傳媒行業估值水 平PE(TTM)為30X,2018PE為22X;部分影視公司估值進入個位數區間。

  • 行業整體財務狀況待改善:2018H1整體盈利能力下降、毛利淨利雙降、運營能力下降、三費有所上升、償債能力需重點關注;

  • 2018下半年仍面臨大宗解禁、商譽及傳媒行業普遍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等壓力; 面臨資本寒冬時,傳媒公司缺乏有效融資工具,需要重點關注公司的償債能力及現金流風險。

長期來看,娛樂需求不會滅,野百合也會有春天,規範出清利於行業整合和娛樂巨頭的誕生!“剩”者為王!

推薦關注:寒冬中有禦寒能力(現金為王、有子彈)活下來、有魄力逆勢擴張、有全產業鏈抗風險能力的大船(上下游完善)、有能力整合行業龍頭的傳媒巨頭“光芒眾視”:光線傳媒、芒果超媒、分眾傳媒和視覺中國。

七、策略分析師 李瑾

截至10月15日,A股市場共有1972家公司發佈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全部A股、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業績預告披露率分別為55%、16%、99%、99%,中小創可參考性更強。

中小板業績增速平穩回落。與中報相比,中小板淨利增速下滑0.6個百分點至12.89%,剔除蘇寧易購、寧波東力後淨利增速降幅略有擴大,下滑0.95個百分點至11.86%。全部A股、主板三季度淨利增速分別為18.5%、42.1%,但是披露率偏低,實際增速還有待觀察,參考統計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A股整體業績也將延續緩慢回落的趨勢。

創業板業績增速下滑幅度較大,需要警惕商譽減值對創業板業績的影響。創業板淨利增速下滑5.53個百分點至2.59%,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光線傳媒、堅瑞沃能後,增速下滑至5.77個百分點至6.61%。相比之下,市值和權重更大的創業板50成分業績增速下滑幅度最小,較中報下滑2.75個百分點至24.29%。2018年創業板業績承諾到期規模依然較大,在業績承諾到期當年和後續不再承諾業績的年份,併購標的業績容易發生不達預期,一旦達不到預期增速,就會通過商譽減值損失影響曾進行併購的公司業績。

週期板塊業績有相對優勢。在剔除蘇寧易購、寧波東力、光線傳媒、堅瑞沃能、中興通訊後,週期板塊景氣度表現最好。受益於強勢油價,石油石化淨利增幅最高,達到223%,子行業包括石油開採、石油化工業績增速顯著提升;煤炭淨利增速略有回升;鋼鐵、建材、化工行業盈利增速雖有放緩,但仍然維持在高水平,業績貢獻較大的子行業為水泥、普鋼、農用化工、化學原料、其他鋼鐵。

消費板塊業績普遍放緩,食品飲料、餐飲旅遊、家電、紡織服裝三季度預告淨利增速出現小幅回落。科技類中只有通信行業業績增速回升。

行業業績預告披露率在40%以上,三季報正增長公司佔比在60%以上,淨利增速排名前五的行業是石油石化、鋼鐵、建材、基礎化工、食品飲料。盈利正增長、且增速較中報有提升的行業是石油石化、輕工製造和通信。

光大策略團隊

謝超: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負責大勢判斷與行業比較。2016年,加入光大證券研究所,任宏觀分析師;2015年,任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2013年,在國家電網從事產業組織與國企改革研究工作。

黃亞銣: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碩士,主要負責行業比較與主題研究,2018年加入光大證券;2015年,任交通銀行資管中心投資經理,從事基金投資。

李瑾:北京大學統計學碩士,2年策略研究經驗,主要負責主題研究與投資組合。2018年加入光大證券;2016年,任民生證券策略研究員。

本訂閱號由光大證券研究所相關研究團隊編寫,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任何情況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均應以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相關研究報告為準。

本訂閱號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光大證券客戶中非專業投資者客戶,不論通過何種渠道閱讀到本訂閱號的內容,請自行評估相關內容適當性,並諮詢專業投資顧問,對相關信息可能的風險進行充分的瞭解,若因不當使用本訂閱號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非光大證券客戶,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