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廣東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訴身邊人這些不能吃!

近日,我省發生1起

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

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

(其中1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故

對此,省食藥監局發佈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一、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河豚魚、蟾蜍、織紋螺、野生蘑菇等法律明令禁止食用的有毒動植物。同時,也不要貪圖新奇去嘗試未曾見過或不常食用過的“野味”或不明食品。

二、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河豚魚、蟾蜍、織紋螺、野生有毒蘑菇等有毒動植物。消費者若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有采購、加工和銷售上述有毒動植物的,請及時向12331或110投訴舉報!

三、如果因誤食有毒動植物而發生疑似食物中毒後,應立刻到醫療機構就診,以免耽誤治療有效時機。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常見有毒動植物有哪些?

(一)河豚魚

河豚魚,因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後易因中毒而導致神經麻痺,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潛伏期一般為0.5~3小時,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建議:

應從合法渠道採購和購買河豚魚及其產品。禁止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經營養殖的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整魚;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魚。

(二)織紋螺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織紋螺含有河豚毒素,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三)蟾蜍

蟾蜍俗稱癩蛤蟆,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其分泌出來的黏液含有劇毒,對人體心臟、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產生嚴重損害。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甚至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目前尚無特效療法。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建議:為防止中毒,切勿隨意食用蟾蜍,購買食用蛙類時要辨清青蛙與蟾蜍;餐飲單位禁止加工製作蟾蜍。一旦發生誤食蟾蜍中毒,應立即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膚染毒也要迅速用溫開水沖洗,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美編:鄭欣

編審:朱江

有毒!广东有人因吃它中毒身亡,告诉身边人这些不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