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摘要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低價爆款,並且在用戶心中打造“便宜”這一標籤,成為便宜貨這個“品類”的垂直電商。不管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買低價商品的消費者會一直存在,生產低價產品的商家也會一直存在。這些產品都是大眾必需品,所以拼多多的GMV(網站成交金額)註定不會小,MAU(月活躍用戶數)規模也會保持龐大。便宜貨“品類”垂直電商+數量龐大的用戶是拼多多的核心價值。

近日,拼多多上市迅速搶佔了熱詞,股價首日上漲40+%,大幅上漲把人們對它的售假質疑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現在網上的畫風是這樣的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拼多多買的剃鬚刀簡直是減壓神器‍

還有這樣的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圖片截圖於新浪微博

看拼多多的買家秀感覺是在刷內涵段子。

美股不愧於這顆藍色小星球上最有效的金融市場,這些問題很快就在股價上反應出來了,第二天股價下跌近8%,今天拼多多盤前跌幅一度超過6%。拼多多的售假問題真的那麼嚴重嗎?

也許不是。

二級市場可能會出現非理性上漲,但不要忘了,一級市場給拼多多定價240億的是華爾街投行,他們一定早就知道拼多多目前存在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拼多多的核心價值在哪裡,什麼因素讓投行願意給拼多多240億的估值?

一、拼多多的經營表現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拼多多營業收入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拼多多活躍買家

無論GMV,MAU,DAU還是營收數據,拼多多可以說是指數式增長,但考慮到用戶量已經很龐大,而它的商業模式註定了用戶量不可能跟阿里和京東比,所以增長會在不久後放緩,很可能下個季報就可以看到。但是,互聯網企業最大的價值就在於用戶數量和ARPU(每用戶收入),拼多多對3億用戶的貨幣化還有很大空間。

二、為什麼拼多多會成功

計算機世界裡也有這樣一條哲學:讓一個程序只做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手機上都裝著很多APP,我們分別用它們來做不同的事情。我們很少會用陌陌去和熟人聯繫,雖然它可以做到。同樣我們如果要看遊戲直播會去虎牙,看明星動態會去微博。

在我們的認知裡,似乎對每個APP都貼上了標籤。這也是前幾年唯品會、聚美優品這些電商能在強大的淘寶面前崛起的原因,只不過當時它們的定位是“價格高的商品比淘寶便宜”,而拼多多的定位是“價格低的商品比淘寶便宜”。同時阿里的消費升級在一定程度上為拼多多讓出了空間。

拼多多玩命地把“便宜”這個標籤往自己身上貼,甚至不惜犧牲形象,讓“便宜”成為自己的基因。同時,在獲客渠道上,拼多多選擇了和苦苦進軍電商而求不得的騰訊合作,以拼單的方式在微信做病毒式分享。事實證明拼多多的打法是相當成功的,獲客成本低到40元,而阿里京東的獲客成本則在200元以上。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獲客成本大幅低於阿里京東

三、拼多多有沒有護城河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提出過,互聯網是一種“越多人用越好用”的產品,拼多多的護城河同樣來自於用戶規模。其次,拼多多有先發優勢,第一次有公司把“便宜的商品便宜賣”做到這個規模。同時阿里京東們可能不屑於這個市場,而且如果進入這個市場,會毀了它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標籤(阿里“大而全”,京東想做的“又快又好”)。可以說,在便宜賣東西這個領域,拼多多站穩了腳跟,它的風險在其他方面。

四、拼多多的風險

1.消費者、投資者和監管層對其售假的質疑,但無法判斷對股價的影響多大。

2.增長放緩的風險,拼多多的用戶量和交易量已經十分巨大,也許已經到了它現在的商業模式的天花板,這可能也是創始人急於上市的原因。

3.拓展新業務的風險,互聯網公司到了一定規模後都會面臨,只不過拼多多的尷尬在於一上市就面臨這方面風險。

面對鋪天蓋地的售假質疑?拼多多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聲明:本文僅代表該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