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睡對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正確的睡眠需滿足7件事

大部分人都知道飲食和運動在治療糖尿病十分重要,殊不知,佔了人生1/3時間的——充足的睡眠,對於人類的血糖控制和胰島素抗拒性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睡眠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補充精神和體力,調節新陳代謝,長期睡眠時間不規律會影響神經內分泌失調,增加肥胖的風險、容易增加體重及脂肪。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等都是糖尿病發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因素。

沒睡對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正確的睡眠需滿足7件事

當睡眠不足時,人體生物鐘會破壞,並影響胰島素敏感性,而胰島素出現問題則會引起葡萄糖、蛋白質、脂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引起血糖升高,增加發展成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風險、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血脂異常的風險。

一、常見3大睡眠誤區:

1、一定要睡足8個小時

現在很多糖友都陷入了一天必須要睡足八小時的誤區,其實睡覺時間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來自宜糖診所的澳洲註冊營養師杜婷婷建議:大可不必太拘泥於8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個人至少睡7小時就夠了,關鍵要重視睡眠質量。

2、少了的睡眠時間一定要補回來

如果某天通宵不眠,並不表示第二天非要睡16小時去補回損失的睡眠時間不可。

3、要努力使自己入睡

睡眠並非我們的意志所能完全控制的,“努力地讓自己睡著”只會加重失眠。

沒睡對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發病率?正確的睡眠需滿足7件事

二、正確的睡眠習慣:

1、睡眠時間:不規律的睡眠時間會影響生理時鐘,甚至影響代謝平衡,以下是不同年齡段建議的理想睡眠時間:

新生嬰兒(0-3月):14-17小時

嬰兒(4-11月):12-15小時

幼童(1-2歲):11-14小時

學前兒童(3-5歲):10-13小時

小學生(6-13歲):9-11小時

少年(14-17歲):8-10小時

青年(18-25歲):7-9小時

成人(26-64歲):7-9小時

長者(65+):7-8小時

2、補覺習慣:每天定時起床,不可相差多餘1小時,即使前一晚沒睡好,第二天仍需堅持定時起床,同時不建議週末過多補覺,否則會嚴重增加血糖指標,建議週末推遲睡眠最多不超過2個小時。

3、賴床習慣:賴床會延遲糖尿病患者的早飯時間或者用藥時間,使血糖鑽了空子上升。人體在凌晨4點到早上9點時,體內生長激素和皮質醇等與血糖有關的激素會上升,所以,在相應的時間點內要及時食用早餐,或服用降糖藥使血糖穩定。

4、睡眠溫度: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情況,儘量保持臥室 涼爽、安靜,穿上舒適的睡衣,選擇舒適的床。

5、燈光:開燈睡覺會對人體當中的神經功能以及激素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會減少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質量,引起血糖升高,建議關燈入睡,避免將電腦、電視放在臥室裡。

6、運動:避免睡前2小時激烈的運動,選擇在早晨或上午正確的時間適當運動。

7、飲食:睡前太餓、太飽、或太遲吃晚飯都會影響您的睡眠質量、乃至血糖指標,需規範就餐時間。

看完文章,高血糖患者及糖尿病患者get到技能了嗎?一定要按時睡覺,保持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讓自己身心都得到休息,讓血糖被完全控制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