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熊市結束了

人造熊市結束了

(非電池廣告)

這兩天的股市指數像裝了電池一樣,勁啊,勁升100多點。今天更是強守2900點,讓人稍感意外。

兩市總成交4800億,量能放大到了接近5000億。縮量只是一個信號,放量同樣也是一個信號而已,不是股市沒錢,是沒有好的故事讓錢願意進來玩。

現在有了故事,錢就回來了。

故事是啥:國常會定了個調調,下半年採用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原先的去槓桿逐步變成穩槓桿。央媽順便擰開了一下水龍頭,(指昨天MLF操作5000億)股市就來勁了。《吃了士力架,大盤來勁了》(7月23日的文章)

講講,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有什麼效果

1、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內需。

從數據上看到,其實這兩年央企的盈利情況已經得到逐步的改善,但大家仍然嚷著說實體經濟不好,國進民退等等的話,說明央行的錢流入的對象僅僅是國企為主,小微企業得到的雨露並不均沾。

財政政策是減稅,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穩健貨幣政策是有指向性,例如這次指向小微企業。這些都想促使經濟更穩健一點,能夠抵禦更多的外部衝擊。

2、更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貿易戰的風險

中美500億的互相叫價,至今沒有了下文,但不代表著就真沒有後續了。準備功夫就顯得很重要了。外貿少了,順差少了,就的從內需上補,這是最簡單的邏輯了。

而且,老美從2016年一直在加息,一直想著讓外國資本回流美國市場促進其繼續繁榮發展。這樣做就是俗稱的割世界羊毛。我們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割的幾率很大,不作防範是不可能的。我們是龍,不是羊。

所以,央行和財政部互懟了一頓之後,作為他們共同的領導者國務院,就根據他們的互懟結果,落實了下半年的經濟定調。

股市就自然穩定下來了。2700-2800點回頭一看,是不是又是底部了??

說白了,這些政策沒公佈之前,誰也沒法給你掐指一算。但是推動股指變化,靠的就是消息、政策等等東西,統稱:

因素。單講技術面無法講通為何漲跌,單講政策面、消息面同樣無法講通為何漲跌,才需要統籌結合來判斷,這樣才會減少失誤,不出現更重大的失誤。

......

未來行情如何變化,在穩守了2900點之後,上下的判斷就進入了難點了。上100點到3000點技術上有支持,因為這裡存在一個下行時的跳空缺口。下100點回到2800點(附近)也並非不可能,因為這波兩天就一百點不帶洗盤的屬於漲太快了。

匪爺暫時也沒特別的意見,上下都我來說傷害都未必很大。但我明確一點:任何追高行為都應該禁止,因為股指上漲帶來的行情暢旺,並不能判斷為至此就不斷上漲。

操作上寧願踏空一點,也要穩健一點。

最後附送一條預測:就算單邊逼空上漲,能夠引領指數的必然是大權重股,二八分化下,買不對個股指數上漲,也沒個卵用。

銀行、保險、券商你願意買,但你熬得過寂寞嗎??

倉位上

穩健型:5成

激進型:7成

【以上內容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