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吞陰,科技股的蠢動

神經病行情繼續。(一天暴漲一天暴跌,繼續一天暴漲一天暴跌,夠神經吧)

陽吞陰,科技股的蠢動

(創業板指數日線圖)

陰陽相間的日線組合又一次出現了,上次是1500點見底反彈,現在是1450點見底反彈。兩者相同的發力點,也是科技股帶路上漲。

陽吞陰,科技股的蠢動

從邏輯上可以看多科技股,8月裡中小創的科技類股票,有一定的股價上漲持續性。

科技類的個股標杆看幾個:浪潮信息、中興通訊、海康威視、科大訊飛;這類大公司上漲力度強勁,會有帶動性。小盤題材追進宜早不宜猶豫。

5G、國產軟件、人工智能這類概念股,在短炒操作上可重點關注。

權重搭臺,小盤唱戲開始後,銀行、保險、基建等等的大盤權重股漲幅肯定就比那些漲停的小,持有這些股票的人,心態上需要放平緩點。不要因為短線好做,就急著調倉換股。

倉位上

穩健型:5成;不漲就耐心持股,總有漲的時候

激進型:6成;短線在於選股。


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大多數人認為的投資是:投資者在今天投入一定數額的金錢,希望在未來某個時間段獲得超額回報的行為。

投資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所得回報應該能補償:

(1)投資資金被佔用的時間;

(2)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3)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這麼來看定義完全沒有問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透徹,但換個說法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

歐文·費雪在《利息理論》認為:投資和消費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投資只不過是在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如果說,我們平常的消費叫“即時消費”,那麼投資就是“延遲消費”,就是把計劃在今天的消費,延遲到未來的某個時候再消費。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當下是可以把握的,而未來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所以人類在大部分時候都有即時享樂、即時滿足的傾向。

那為什麼人們還是要做投資,願意放棄現在的消費,去選擇未來去消費呢?

這是因為,投資人覺得如果現在不消費,而是放到未來去消費,就會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或者說更大的幸福感。

比如:下班了,別人要麼出去放鬆娛樂,要麼喝酒聚會。你還在這裡看匪爺讀財,這也是一種投資,投資的是時間學習更多的股市分析和技巧,那麼始終就會別人知道更多一些,也會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邏輯。

【以上內容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