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說大實話!中國移動也承認被設備商「綁架」了

這幾年,全球運營商都在折騰網絡轉型,主要原因是傳統的煙囪式網絡,實在不靈活,和互聯網公司競爭處處被動。但運營商拒絕當“管道工”的命運。IT公司、軟件公司看到了電信網絡轉型萬億美元級別的市場機會,新創公司也層出不窮。

運營商可是敞開懷抱歡迎,因為傳統網絡都是幾大通信設備商承建,各家設備之間協議不能互通,一家佔一塊地,運營商想網絡擴容、升級時都換不動,通俗的說,就是被設備商“綁架”了。

要不然,運營商幾億的訂單招標時,設備商敢報地板價、跳樓價,不是很傻很天真,先佔住地盤,後面的價格,就要好好談談了,不是運營商說了算哦。當然了,運營商也認同這個遊戲規則,畢竟已經佔便宜在先了。

2016年德國電信高管就“悲憤”的說,通常情況是一家設備商帶著他們最新和最好的產品找到我們,然後告訴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掙脫這個枷鎖!然後德國電信號召大家加入互聯網巨頭Facebook主導的TIP計劃。很多設備商都加入了,但各懷鬼胎。昨天的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上,中國移動專家說的很明白:推動網絡解耦,廠家驅動力不足是我們最大的難點。為什麼從德國電信的號召開始,一年又一年過去,設備商的驅動力不足?本質上說,這就是革設備商的命,無論再好的包裝,也改不了這個事實。蛋糕就這麼大,原來只有不到10家設備商劃分,現在一下子來了幾十家,每家分到的就少了。

連中移這樣的運營商也承認網絡存在著被廠家“綁架”的情況,這可是土豪動啊。之前我也聽聯通專家說過,大型設備商對其開源項目不夠支持,很無奈。大家看新聞,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到處推廣自己的網絡轉型解決方案,要幫助運營商一起開放,這個不能說是假的,只能說設備商微調了政策,不能拒絕轉型,那就擁抱轉型,從而再定義轉型——用設備商的方式。我幫你建設靈活的、開源的網絡,幫你和互聯網公司競爭,但你還是儘量多采購我的設備。

要我說,德國電信就很不厚道,屬於得了便宜還賣乖的那種。別說2016年,直到現在,大國大T運營商的利潤率遠遠高於幾大設備商,華為的利潤不錯,但手機的貢獻很大,其他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日子都不好過,給運營商建網,很多時候都是賠本賺吆喝,說起來是綁架了運營商,何嘗不是強顏歡笑求著運營商,為了向運營商討口飯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