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當個電子工程師,是時候想想「大學裡該學啥」這個問題了

最近一位新創公司的CTO向我抱怨,很多學校的電子應屆畢業生真是不敢招,實踐能力相當差——只有做收音機和錘子的經驗。

畢業1-2年後會是一個顯著分水嶺,要麼慶幸自己找到個合適的有實踐學習機會的研發型工作,擁有電子工程師的基本“職業素養”,要麼知難而退轉行做其它。

而這源頭令人擔憂的則是大學老師的實踐能力——幾乎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畢業留校或去其它更差一點的院校當老師,除了個例超級有名氣的專家屬於“人才引進”之外,大學老師這個職業很少有“社招”。

事實上,重點大學裡招教師,不是主要看你教學能力怎樣,而是看“科研”能力怎樣(在國際知名期刊發了幾篇文章,做過什麼重大項目)。

另外,學校對於教師的考核,實際考量的也不是實踐能力,而是做“科研”,純教學的老師很少,而且發展受限。學校想獲得更好發展,就得著重發展科研;用科研指標考核大學,大學就以科研指標考核教師。

那麼,在這個背景之下,除了少數有課題和產業接觸密切的老師外,更多的老師更專注理論研究,再加上最近幾年很多新興熱門專業的誕生,如“生物醫學”、“汽車電子”“機器人”等,憑空而降的熱門專業老師在哪裡?老師們都是被迫臨時寒暑假抱佛腳自學成材,開學再教給學生。

值得留意的是,大學似乎也不願意提倡老師承接營利性課題,認為科研價值不大,而希望老師們接國家級的大課題、大項目。

所以,對於大多數在大學取得了電子專業文憑的工程師來說,大學絕對不是一個收穫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地方,這似乎已成為全球的共識,美國媒體electronic design也曾拋出了這麼兩個話題:

1)你是在哪兒學的專業技能?

2)高校為什麼不教這些東西?


如果你想當個電子工程師,是時候想想“大學裡該學啥”這個問題了


現代工程師們常碰到的/需要懂的幾個主題包括:電源、pcb設計、視頻處理、電機、測試和測量、無線、數字信號處理等。——並不是說工程師需要深入瞭解上述這些,而是學校應該至少覆蓋這些基礎課題。

但高校是否逃避了他們的責任?

電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一個電子設備和產品都有電源——無論是電池還是牆電。你得了解電池的選擇、充電、開關穩壓器、LDO、電源管理、直流-直流轉換器、逆變器、UPS、太陽能電池板、IGBT、高壓供應、風力發電機等等。每位工程師都要懂這些。

pcb layout是另一個重要的技巧,考慮到更小的IC,更高的封裝密度、多層板以及超高頻信號,pcb設計比以前更復雜。

幸運的是,Layout軟件現在越來越好用,雖然我們仍然需要一些基礎工作如地平面和屏蔽。教授們常說高校不教這個,因為它是技術員的工作。但今天,它顯然不是。

視頻處理是需要教授的另一個課題。這是電視機、電腦、智能手機等重的主要技術。你瞭解LCD和LED顯示屏、觸摸屏、視頻格式、視頻壓縮方法、閉路電視和安全攝像頭、機器視覺、視頻錄製、廣播電視、衛星電視、有線電視、OTT視頻流、4k/8 k/UHD嗎? ok,這些都不在大學課堂裡。

電機是另一個被忽略了的課題。然而電機隨處可見,無論是在工業機器人、家用電器、玩具、汽車、計算機外圍設備、甚至智能手機(振動通知)。

你可能在學校學習基本的直流和交流電機運行,但對無刷直流電機、電機控制、交流電機驅動等細節並不瞭解——自動化專業可能涉及的多一些。愁啊,大家上哪去學這些呢?

然後是測試和測量。T&M是最典型的電子工程師工作。你的工作時間一半花在電腦屏幕上、另一半花示波器屏幕上。電子工程師的工作是大量的測試和測量包括設計驗證、故障診斷、測試標準、生產測試、或追蹤一些EMI。

如果你夠幸運,在大學實驗室可能用過示波器,但最多可能也就這樣了。

如果能瞭解如何使用頻譜分析儀、AWG、電感電容電阻測量計、甚至一個矢量信號分析儀,那就不會在第一天上班的時候表現的像個傻子一樣。

沒法在大學裡學到這些,是因為這樣測試設備是非常昂貴的、大多數高校實驗室配備不起。


如果你想當個電子工程師,是時候想想“大學裡該學啥”這個問題了


無線是另一個在很多相關專業中看不到的課題。然而今天無線無處不在。大多數電子工程師至少需要一個基本射頻電路、信號傳輸、共同標準/協議、天線。

再次,如果你夠幸運,大學會教你電磁課程,可以通過麥克斯韋方程的研究學到基本的無線知識。很有趣的內容。但在哪裡能得到設計中所需要的射頻知識?

數字信號處理是另一個沒有被重視的課題。然而DSP如今太常見了,例如,幾乎每一個新的無線設備(無論大小)是一種軟件定義無線電,依靠DSP實現常見功能。DSP應該被視為一個基礎課程並在學校裡教授。

大學物理與高等數學:用得到的工程師舉個手?

所以現在高校電子專業都學啥?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簡而言之,學基礎的電力和電子、基礎理論、元器件和電路。似乎很多學校有強調數字信號處理、微控制器、編程和FPGA。不要忘記大學物理和高等數學。

有時我在想為什麼仍有那麼多微積分要學。我知道學生需要了解,但是,哪位電子工程師會在日常工作中用到它?曾聽說有些做電源設計的工程師會用到來計算EMC或電磁場什麼的,但我賭90+ %的肯定用不到。

所以上哪去學這些專業的或其中一個關鍵的課題?很明顯不是在大學。但如果你去唸碩士或博士學位,學校可能會有相關的高級研究生課程。我見過無線和DSP專業有這樣的課程。但你不能指望它。也許有免費的大規模網絡公開課程(MOOC)可試一試。

真正的答案是:自學成材!大部分電子工程師都是自學者。你從工作中學習,同事中學習。你從書、會議、在線研討會、雜誌和博客中學習——講真,EDN真的是個很好的平臺,你尋找廠商的應用筆記、白皮書、datasheets等。

做,搞砸,再做——一步步來。一般來說,我們都是自學者,只是自己沒意識到。

這裡拋磚引玉這麼長,希望過來人都聊聊,大學課程設置有哪些不足,應該增加哪些課程,又該刪除哪些課程?

「關於」立創商城(WWW.SZLCSC.COM)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電子元器件線上採購服務,4小時閃電發貨。擁有10000多平方米現代化元器件倉庫,現貨庫存超180000種。本文由立創商城整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