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 旗幟」綠葉對根的情意

「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

—記鄂爾棟鎮海窩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段光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

我是你的綠葉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裡

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題記

「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

2018年10月10日,在鄂爾棟鎮海窩子村我見到了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段光。之前,我對段光的全部瞭解,僅限於偶然聽組織部一位同志說起的一件事。在前不久的自治區脫貧攻堅督查組對我縣的督查中,督查組領導電話抽查了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近20分鐘的電話問詢中,這名第一書記侃侃而談,對全村的熟悉程度達到了對每一個自然村每一戶貧困戶的大門朝哪開都瞭如指掌,他的回答給自治區督查組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名第一書記就是段光。

段光,1965年出生於興和縣五股泉鄉。1982年入伍,1988年復員分配到烏蘭察布建行興和支行,之後先後在豐鎮支行、烏蘭察布分行工作。2015年9月,時任烏蘭察布建行興和支行副行長的段光被組織任命為鄂爾棟鎮海窩村第一書記。2018年4月,第一書記段光兼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並開始脫產駐村。

在採訪過程中,談及海窩村,談及村民,談及貧困戶,段光幾度落淚。他對農村及農民的深厚感情讓我想到了著名詩人艾青在詩歌《我愛這土地》中的兩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用綠葉與根的關係表達段光對土地,對農村,對貧困戶的感情恰如其分,就如塵之於大地,水匯入海,鳥翔於天。段光出生於農村,每每回憶他的少年時光,是父老鄉親的一粥一飯溫暖了他。多年以後,當他坐在銀行的辦公室裡時,他沒有忘記那方給予他生命的土地,沒有忘記父老鄉親那憨厚而淳樸的笑容,他的根在農村,他的血脈裡已經深深刻上了土地的烙印。

「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

體民情、懂民意,是做好扶貧工作的前提

海窩子村位於鄂爾棟鎮東南部,距離鎮政府9公里,距縣政府13公里,110國道橫穿境內。下轄東三十號、榆樹溝、海窩子、黃土廠四個自然村。戶籍人口457戶共計1114人,常駐人口145戶297人,精準扶貧戶25戶61人。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段光雖然出生於農村,但對於陌生的海窩子,他決定還是從熟悉情況開始。初到海窩子,在感覺到毗鄰110國道交通便利的同時,也感覺到了四個自然村之間分散的不便。蜿蜒曲折的小路連接著四個自然村,路面佈滿了細碎的沙礫,走起來很硌腳。挨著國道雖然交通便利,但土地貧瘠,村中有勞動力的村民大部分已外出打工,留守村中的多為老弱病殘,土地撂荒嚴重,為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困難。

一切都從走訪開始。段光了解到村民大多白天在外幹活,就利用早中晚的空隙到村民家裡,用最樸實的語言與鄉親攀談,用最地道的手藝為村民幹農活。他和泥抹灰樣樣在行,親自為老支書張忠修好了煙囪;他認真負責視村民為兄弟,凌晨四點到沙棘叢裡為村民鄭天明尋找走失的牛;他粗中有細手腳麻利,用半塊玻璃教村民做通風漏斗,解決冬季取暖生爐子容易一氧化碳中毒的多年難題。很快,這個城裡來的卻分外接地氣的幹部贏得了全村人的喜愛與尊敬。

三年來,段光走遍了海窩村的山山水水、溝溝岔岔,跑遍田間地頭、豬圈羊舍,訪民情、聽民聲,記不清踩過多少泥濘路,更數不清腿上劃出多少道血痕。有時到村入戶一談就談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當中。看到村民們逐漸明白黨的政策,脫貧的熱情也逐漸高漲,段光拍著他們的肩膀說:“加油,大家一起加油幹。”和段光交了朋友的村民時不時會向這位第一書記吐露自己的心聲,有疑慮也有困惑,這時段光會給他們耐心講解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並鼓勵村民不要光靠國家扶持,自己也要振作起來。在他的感召下,漸漸地,有的村民也會主動請求幫扶,積極勞動脫貧。

“必須和村民交心,和他們做朋友,脫貧攻堅才能落到實處。”段光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扶貧工作,在履職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的半年時間裡,他僅僅回家三次,累計三天。妻子不放心,專程從集寧來到海窩子看望他,看到村民們和段光的親密關係,聽到村民講的海窩村的今昔變化,妻子理解了他,由最初的埋怨轉變為了對他工作的全力支持。

「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

辦實事,解難題,是做好扶貧工作的根基

“看到土地我就覺得親切,看到貧困的村民我就想流淚,我想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儘快擺脫貧困。”段光深情地凝望著這片土地。在海窩村,哪裡有困難群眾,段光和駐村工作隊員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裡。

在黃土廠村,他第一次走進精準貧困戶楊團考的家就震驚了。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只有一盤炕,和一個已經看不出顏色的衣櫃。他吃驚於楊團考家的貧困程度,仔細詢問後得知,楊團考愛人石換連患有先天性精神病,不僅沒有勞動能力,連做飯收拾家這樣的家務活也幹不了,病情嚴重時還影響到家裡人的正常生活。全家僅靠楊團考一人種地獲得一點微薄的收入,而七歲的女兒楊雨彤也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

目睹此情此景,段光十分痛心。回到村委會後他就立即把自己帶來的新被褥送到了楊團考家,他叮囑楊團考,天氣冷了,要讓孩子蓋得暖和、不要受凍。同時,在和村支書曹傑、鎮包扶領導副鎮長白廣生商量後,決定為楊團考妻子申請低保。當低保的事情落實之後,楊團考也當上了村裡的保潔員,楊團考一家的生活有了充分保障。與此同時,另一件事情也重重放在了段光心上,那就是楊團考女兒楊雨彤的上學問題。在他多方溝通和鎮領導與鄂爾棟鎮中心學校負責同志的共同幫助下,楊雨彤以最快的速度最簡化的手續走進了學校,成為一名小學生。當段光把楊團考和楊雨彤從學校送回家中,得知女兒順利入學後,多日不曾開口說話的石換連竟然露出了一絲微笑,對段光開口說了一句話“沒吃飯了吧,我給你們做飯!”周圍的群眾都說,心病還得心上醫,是段書記治好了石換連的病。

管中窺豹,一葉知秋。對楊團考的幫助僅僅是段光在海窩村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他聯繫幫扶單位為村裡的敬老院安上了自來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工作隊員為村民義務蓋牛棚、修豬圈;他和村兩委班子帶領駐村工作隊員為村裡道路硬化為村民危房改造。三年來,他為改善村容村貌和農戶生產生活條件做了大量的工作,為貧困戶排憂、為村民解難,成了段光這個名字後面一個閃光的標籤。

「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脱贫攻坚 · 旗帜」绿叶对根的情意

明職責、找出路,是遞交扶貧工作的答卷

段光以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海窩村,他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與肩上的擔子。海窩村委會共有黨員24名,其中女黨員5名,預備黨員1名。段光深知,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才能事半功倍地促脫貧。在同吃同住的摸爬滾打中,他與村支書曹傑成為了默契的工作搭檔和無話不談的朋友。兩人商量,要抓住全縣“黨的建設質量提升年”這個契機,把村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出來,把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出來。2018年5月25日,海窩村黨支部舉行了主題黨日活動,段光特意穿上了乾淨的白襯衫帶領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在會上,大家討論通過了黨支部全面履行主體責任,推進落實考核評價制度,村支部班子要充分發揮一崗雙責,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把“黨的建設質量提升年”工作與業務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做好基層各項工作等細則。在段光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努力下,海窩村黨支部煥發出別樣的生機。

海窩村有4個自然村,每個村都有各自不同的環境,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貧困。段光常常站在進村的路口,望著遠方思考著,是什麼拖住了村發展的後腿?是什麼阻擋了海窩村走向富裕的步伐?又是什麼封閉了這個毗鄰縣城的小村莊?段光開始了探尋。

拿著縣裡下發的精準扶貧摸底表挨家挨戶上門瞭解情況,走訪一圈後,他總結出癥結所在。一是土地貧瘠,廣種薄收的傳統種養模式導致貧困高發。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村民思想保守。由於信息不靈,文化教育程度低,村民思想保守、素質不高、安於現狀,客觀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缺少產業扶持導致窮根難斷。生產條件差、市場對接遠、收入微薄。段光在與村兩委班子反覆商討後,《鄂爾棟鎮海窩村委會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制定出來。針對村中老弱病殘缺少勞動力和土地撂荒嚴重的現狀,決定引進種植大戶對村民閒置土地進行流轉。另外,集中對村中地勢平坦且肥沃的區域開展專項種植,在本村中培養種植戶。在段光和村兩委班子及全體駐村工作隊員的努力下,目前海窩村流轉土地300畝,村民平均增收2000元/年。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脫貧攻堅”戰重中之重,在反覆考查論證之後,段光與村兩委班子商議,由於資金少、經驗少,目前村集體經濟只能走週期短、見效快、風險低的項目。一班人在赴田野農牧業合作社考查學習後,決定建設養雞場作為村集體經濟。他們瞅準了榆樹溝村有一個工程項目部留下的十幾間活動板房,決定利用這個優勢省去建廠房的費用。村支書曹傑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個人出資購買該活動板房後願意無償提供給村集體經濟做養雞場,待養雞場發展穩定後再收取租金。場地有了,但購買雞苗和其他設施的資金還沒有著落。段光想到了自己的單位,建行烏蘭察布分行。他先後多次回到分行向領導介紹情況,尋求幫助。在建行領導的大力支持下,5萬元捐贈資金馬上到位。接電接水搭雞欄等等,一項項工作完成之後,段光帶領村兩委幹部親自去購回了1000只雞苗。為了減少疾病,他們特意挑選了生長一個月左右已經完成7次疫苗注射的雞苗進行購買,這樣成本雖然稍高一些,但卻大大降低了風險。小雞剛買回來的幾天,為了避免小雞在陌生環境裡摞壓造成損失,段光和他的隊員們輪流在雞舍外值班。困了就在車上眯一會,餓了啃個饅頭對付一口。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之後,雞苗已經成長為4斤左右。預計年底出售後,這筆錢將成為海窩村集體經濟的第一桶金。

樹高千尺,根扎故里。段光正如故鄉這塊土地上的一片綠葉,自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長以來,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用滿腔的赤子之情展現出對貧困村民、對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意。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是一片綠葉,落在春的泥土裡,滋養了大地,開出下一個花季!”也許,這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文/常秀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