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而對聯也是這當中形式很多樣的文學形式,長短靈活。10字以下為短聯,10字到15字為中聯,若多於15字則為長聯了。其中被冠以''古今天下第一長聯''之稱的雲南昆明大觀樓,其對聯就有180個字,而江津臨江城樓的一副長聯則是1612字。

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無論長短,對聯要想成為''絕對'',可是有一定難度的。長聯一般都要有足夠豐富的詞彙,而短聯則講究凝練。最短的對聯就只有一個字,一個字中涵蓋著無盡的含義。如果只是''風''對''雨''就太過於簡單了。

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我國九一八事變後,就有人曾為身亡的同胞寫了對聯,上聯為:死,而下聯則是一個倒過來的''生'',寓意中國人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一次來號召同胞們站起來統一抗日。像這種就是在對聯的寫法上做文章的,其實也有在措辭用字上下心思的。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如此,咸豐皇帝出了一副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被重賞!

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咸豐皇帝奕詝,就是清朝的最後一個通過傳統的傳位程序繼位的皇帝,他也是我國的最後一個手握實權的皇帝。可能很多對他比較陌生,但很多人應該都聽過他的其中一個老婆,就是葉赫那拉氏,後人口中的慈禧。咸豐皇帝還是很有才華的,傳說在某次早朝快退朝時,他一時興起,就出了一副一字對聯,讓文武百官來對,上聯為:墨。

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然而,當時滿朝文武百官,給出的下聯都是''筆''''紙''''硯''等,這讓咸豐覺得很無趣,於是就悶悶不樂地退朝了。

咸豐皇帝出一字上聯,滿朝文武,卻只一人對出下聯,重賞!


後來一位大臣回到家中,在花園中看到了一幕,假山旁的池塘裡碧波盪漾。他突然靈光一閃,原來咸豐皇帝的上聯是這麼回事!他又想了許久,都沒能想到更貼切的下聯,所以就很興奮地等待這第二天上朝說出自己的下聯。

結果,第二天又到了要退朝的時候,這位大臣跟咸豐皇帝說,他想到了下聯來對他的上聯,上聯為墨,那下聯則為泉。咸豐一聽真的是十分欣喜,還重賞了這個大臣。你知道為什麼''墨''對''泉''嗎?其實就是拆字法,咸豐皇帝的上聯''墨''可拆為''黑''和''土'',而下聯的''泉''可以拆成''白''和''水''。黑土對白水,豈不妙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