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岳父岳母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需要照顧。

晚飯,就剩我一人,何不大顯身手,自己動手,饕餮舌尖美食。

食材是現成的,韭菜滿盆,夜雨剪秋韭,一綹即可。再配上枝葉葳蕤的薄荷,韭菜的鮮嫩微辛與薄荷的微麻清香來個親密接觸,定會有不同凡響的效果。

將韭菜薄荷,摘乾淨,甩淨水,切細。然後右手握刀把,左手握刀背,一上一下,來回碾壓,將菜磨細。

這時,取三個雞蛋,在碗裡打破,順時針方向攪勻,放上適量鹽,放上磨細的韭菜薄荷,再順時針方向攪勻。

打開油煙機,點火,待鐵鍋微幹,放適量花生油,油有煙起,將食材倒入,攤平,用鏟翻動,藝高者亦可顛勺。此時,香氣四溢,垂涎欲滴。五分鐘左右熄火,將盤扣入鍋中,反轉,菜入盤中,色香味形俱佳,大功告成。舌尖美食,可以大快朵頤。

韭菜薄荷雞蛋餅,新花椒麵蔥油餅,佐以花生,一壺日照綠,愜意舒坦。但晚餐少食為宜,七八分飽即可。

關於美食,做美食品美食讚美食,應該是風雅之事。孔夫子曾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好吃莫如餃子,醫聖張仲景治病救人同時,發明了餃子。諸葛亮平南蠻,製作了饅頭。蘇軾將當地無人問津的豬肉,加工成名揚天下的美食東坡肉。毛主席對紅燒肉情有獨鍾。著名學者梁實秋,對美食很有心得,一部《雅舍談吃》,讓吃貨心有慼慼焉,如獲至寶,奉為經典。當年,連貴為北大校長的馬敘倫,都親自下廚,用雪裡蕻、竹筍、豆腐,這三白平常之物,做成了大家爭相品嚐的“馬先生湯”。無獨有偶,愛食魚的國學大師胡適,精心製作的“胡適之魚”,竟成了當年王府井安福樓的名菜。好男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於家是樑柱,於公是棟樑。

美食關乎地位,燒得一手好菜誰不喜歡?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何況是美食呢!唐人王建詩云“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聰慧的新嫁娘知道,美食是婆媳關係的粘合劑,小姑是婆婆的小棉襖,先遣小姑嘗,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介之推割股烹熟,讓晉文公重耳免於飢餓。晉文公報恩封賞,介之推辭而不受,逃匿山中。這才有燒山,寒食節之說。大名鼎鼎的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卻為自己器重的廚神易牙所害。有時,我們說,不要越俎代庖;有時,我們聽,鴻門宴醉翁之意不在酒。韓愈講,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晏平仲二桃殺三士。老子道,治大國如烹小鮮耳。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不飽,肚子是要鬧革命的。民以食為天。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自己動手,舌尖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