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許多風景,並不是只有一處才有,就說古鎮,江南的古鎮從烏鎮到南潯,從南潯到周莊,大大小小都有數十個,雖特色不同,但其實基本大同小異,都是水鄉,都是搖櫓船,都在江南;再說草原,從聞名世界的呼倫貝爾,再到小眾卻美麗的錫林郭勒烏珠沁草原,亦或是秋景如畫的烏蘭布統,光從風光,你很難分辨出他們三個。​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但是有些地方卻只此一家,再也找不到相同或是相似的,就比如邊境城市,雖然邊境城市大多處在祖國偏遠的地帶,但是卻因其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以及文化風俗的與眾不同吸引著一批批遊客,比如位於廣西中越邊境的防城港,亦或是位於內蒙中蒙邊境的二連浩特。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這些城市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地處偏遠,而且位於邊境的城市因為位置的原因大多數發展的並不好,也就是比較落後,相比繁華的省會城市來說差了很多。而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個城市則完全相反,這裡燈火輝煌,無比繁華,而且也是個​貿易重要城市。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這裡便是​滿洲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俄蒙三國交匯的地方,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這裡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亞歐貿易的重要陸路橋樑,因此享有“亞洲之窗”的美譽。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裡才會比其他邊境城市繁華了太多。走在滿洲里的街頭,你會發現每家店鋪牌子上都會俄文。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透徹的湖水,一望無際的遼闊,這便是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藍色鑽石——呼倫湖。呼倫湖,又名達賚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 呼倫湖是中國北方數千裡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溼地連綿。呼倫湖煙波浩渺,天水相連,白帆點點,波光粼粼,來這裡旅遊,不但可以觀賞到美麗的景色,還可以品嚐到數百種魚蝦做成的美味佳餚。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國門位於滿洲里的西部,是一幢高30米,寬40米的乳白色建築,國門上方有七個紅色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座國門於2008年修建,下面有“兩寬一準”三條鐵路軌道,建築高大,氣勢壯觀。景區門外有兩個廣場,分別有一個戰鬥機和一個火車頭。戰鬥機是當年滿洲里人民為國家捐款購買的,現用來紀念。而火車頭廣場的小火車頭則正是當年毛主席出訪蘇聯時乘坐火車的車頭。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41號界碑,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處,圍牆裡面是我們的國土,圍牆的外面並不是俄羅斯的國土,因為還有共有的。那一個綠色的崗哨,便是俄羅斯的崗哨了,在呼倫貝爾這樣的崗哨很常見,因為呼倫貝爾本就算是一個邊境城市。在國門下面有入口可以進入國門,乘坐電梯前往二樓的瞭望臺,這裡視野非常好,可以透過玻璃觀看對面的俄羅斯國門,上書巨大的俄語字母,同樣壯觀。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滿洲里套娃廣場是滿洲里標誌性旅遊景區,廣場集中體現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廣場主體建築是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現在已經改造成套娃酒店。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套娃外部彩繪由代表著中俄蒙三國的美麗女孩組成,主體套娃周圍有8個功能性套娃、200個代表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小套娃和30個色彩繽紛的俄羅斯復活節彩蛋。在廣場音樂噴泉的周圍還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夜色中,在近千盞彩燈的映射下,廣場上流光溢彩,彷彿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俄羅斯套娃廣場將中俄蒙三國風情和東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遊觀光和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滿洲里標誌性旅遊景區。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滿洲里的婚禮宮,位於滿洲里的制高點,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建築,當地很多歐式婚禮都在此舉辦的。在這裡,也是眺望滿洲里市區的最佳點,每天夜幕降臨時分,整個城市統一開啟燈光,場面頗為壯觀。

一座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比內蒙古省會還繁華,用俄文做店鋪招牌

當夜色到來,滿洲里的燈火輝煌,來到北湖公園欣賞這醉人的城市霓虹,誰能想到偏遠的邊境城市竟如此繁華。坊間都流傳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比不上滿洲里的燈火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