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青岛有条路,已经列入征迁计划了,四周的建筑,都已经写上了拆迁的标志,显得很冷清,有些破败不堪。作为老鲍岛区域的一条路,也就是今天我要写的这条路,和黄岛路一样,是有条有故事的路。别看这条路已经没落了,凄风冷雨中,多少繁华如梦?你可曾想到,这条路,当年是多么的流光溢彩?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博山路的老照片

我要写的这条路,叫青岛博山路。这条路的最西端,在即墨路上,所以即墨路派出所,坐落在博山路上。这一段路,已经没什么好拍的建筑了,只有一家宾馆,叫湖北人家,还在这里经营着。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充满一种落寞的感觉。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即墨路派出所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湖北人家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博山路路牌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博山路靠近中山路的红楼

我要写的这家店,名字叫天德塘,建设于1930年,在老青岛人的眼里,可谓大名鼎鼎。老青岛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洗澡天德塘。 我们经常读到一句诗歌:腰缠千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自古繁华,有厨刀、修脚刀、理发刀“三把刀”之说,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洗澡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天德塘就有扬州的影子。这家洗澡堂,设有男盆、女盆,有修脚按摩服务,虽然只有四层楼,却超前安装了电梯,这在当时并不多见。一些青岛人,就在这里泡澡、吃茶、谈生意,吃喝玩乐一条龙。据说,都爱吃这里的锅贴,有家“十乐坊”锅贴铺,一度十分兴隆。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天德塘的资料照片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青岛人喜欢吃的嘎渣锅贴

可惜,这些都是过眼烟云了。我还是亲自用手机,拍到了天德塘的旧影,来留住一段时光。上面那有名的八个字还在,天德永继,水乐无穷。今天我写这些,并不是留恋这些老房子,为其唱赞歌。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青岛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是具有超前意识的,青岛的历史是厚重的。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城市故事:里院的街坊们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这是我拍的一张天德塘门口照片,现在拍不到了

博山路由西向东,然后又向南拐,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曾经属于教会的资产,有别于传统的欧洲哥特式建筑,这所建筑具有中国特色,采用了青砖水泥的施工方式,旧社会是天主教会的医院,解放后曾经是青岛市立中医院。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古朴的老房子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古朴的老房子

这是曾经在博山路住过的居民,对这里充满了依依不舍。他们知道,这里最终会拆迁。只是在这里生活习惯了,习惯了这里的一砖一瓦和街坊领居。人有时候活的是一种心绪和状态,一种对熟悉环境的眷恋。谁让博山路,是如此的适合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呢,到处散发着一种自由缓慢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趣。博山路的周边,曾经有万香斋、苟不理、瑞芬茶庄、裕长酱园、敬修书社、华壹氏大药房等知名的商店。现在,只有易州路的苟不理包子还在经营着。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古朴的老房子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青岛有条路,路上有个店,曾经有扬州的影子,很多人都很怀念

左邻右舍:博山路那条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