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鏈上海之南

特稿|鏈上海之南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應勢而生。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海南始終秉承“先行先試”的發展理念,奮楫爭先,為改革開放鐫刻下諸多探索印記。

如今,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上,“而立之年”的海南自貿區(港)開啟了新一輪產業先行探索。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在10月8日正式宣告設立,這是目前國內正式授牌的首個區塊鏈“試驗區”。這意味著海南將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背景下,在區塊鏈方面積極尋求創新突破和產業佈局,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搶佔區塊鏈產業制高點。

過往漫長髮展歷程中的逆流而上,最終都是為了關鍵節點上的順勢而為。今時今日的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生逢其時。

加碼區塊鏈,海南的產業選擇新思路

回首來路,沒有任何新事物的發展歷程是一帆風順的。海南產業發展至今,也是一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迄今為止,全國已經建成了包含海南在內的11個自由貿易區,回顧過去的產業發展歷程,海南在這11個自由貿易區裡談不上有太多優勢。從海南的今天來說,再去復刻別人發展成熟的產業路徑顯然已經不合時宜。

鑑於此,海南為以區塊鏈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傾注了大量能量,其中最具權重的無疑是政策環境。

可以說,中央賦予海南的不僅是自貿區,更重要的是第一個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而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同時,中央對海南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從這個角度來看,海南“先行先試”的政策期望都是其他地區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海南自身的稟賦也為區塊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王靜也曾公開表示:作為全省互聯網產業的主管部門,海南省工信廳將積極鼓勵支持區塊鏈新業態在海南的發展,為廣大區塊鏈企業機構和人才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統籌更多的資源支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也看好海南發展區塊鏈產業的政策優勢。“

區塊鏈是一個新興產業,海南在政策上具有較大優勢,可以在監管制度上做創新試點,允許一些創新監管規則的設置,這將是影響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海南選擇區塊鏈的根本前提,是基於認為區塊鏈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與機遇的行業共識。鑑於區塊鏈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雖然國內外都在技術、應用、制度等諸多方面展開探索,但其間差距尚未拉開。

值此競爭環境相對公平的產業窗口期,加之獨一無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海南正面臨區塊鏈技術落地全球化的“領跑”機遇。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目前在區塊鏈底層技術、應用、資源,以及宏觀政策認知方面已經居於前列。

有鑑於此,區塊鏈將得以在海南先行先試的產業使命中,進入更具生機活力、更具爆發潛力的發展階段。

一言以蔽之:海南選擇了區塊鏈,區塊鏈選擇了海南!

區塊鏈試驗區,擔起“先行先試”的發展使命

王靜廳長曾言:“在自貿區(港)背景下,如何結合深化改革開放、建立自由貿易體制機制,策劃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先行先試,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海南必須把握機遇,搶佔發展先機。”而在助力海南搶佔區塊鏈產業制高點的征程中,海南生態軟件園就是急先鋒。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認為,海南是區塊鏈發展的最好土壤。第一,海南在區塊鏈發展的法律法規建設上可以在全國先行。第二,海南無論在特色農業的溯源應用、跨界支付,還是電子政務等方面,都可以給區塊鏈提供很好的應用場景。第三,制度突破。區塊鏈是一個新生事物,其發展過程中技術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制度創新、政策突破。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在政策上率先突圍,那麼最有可能、最大概率的就是海南。第四,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形成了吸引中高端人才的天然優勢。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可謂具備了天時(中央政策支持),地利(海南地區優勢),人和(世界前沿技術研究學府、區塊鏈明星企業等的擁躉)。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教授在採訪中稱,試驗區所釋放出的互惠互利的友好信號,將是打開外國優秀科學家對陌生的中國環境心結的鑰匙,將有助於世界級的科學家和人才參與到海南、參與到中國的區塊鏈事業中來。如果做好真正基於實際場景的區塊鏈落地應用,那將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旗艦式應用,不僅僅是中國第一,乃至全世界也有望成為第一。

“基於海南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生態環境優勢和人文環境優勢,身為創業公司的火幣中國和同樣處於創業階段的海南區塊鏈試驗區契合度非常高。”火幣集團CEO李林如是說。

百度高級副總裁、度鏈公司董事長向海龍認為:海南頗具前瞻性地協同各互聯網公司共同發展、孵化國家級科技企業,力圖打造新經濟發展的創新基地。“希望在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雙方能夠共同探索出更多的產業機會,為百度自身發展、為海南建成更加開放及更具活力的試點區助力。”

Genaro Network創始人劉昱對試驗區的發展同樣充滿信心,表示今後願意把區塊鏈相關的業務放在海南:“在發展區塊鏈產業上,海南也是可以走在世界前端的。非常期待海南能發展成瑞士的 ZUG(楚格)小鎮——被稱為瑞士的‘區塊鏈硅谷’,甚至可以超過。”

自今年4月的初步設想到10月的正式掛牌,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的設立僅用了半年時間,並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資本和從業精英的認可。

“政產學研”一體,構建健康循環的區塊鏈產業生態

區塊鏈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產業機遇,但同時也註定會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對此,楊淳至有著清晰的認識。

其一,區塊鏈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技術本身還存在隱私、安全、拓展性等問題,亟待進一步完善。

其二,目前國內產業人才匱乏,無論是人才的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支撐區塊鏈技術的高速成長,反而因此催發出不少“人才泡沫”。

其三,應用場景,任何技術都需要在實踐當中完善和成熟。而區塊鏈目前走向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最大障礙就在於,產業內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可商用參考。

其四,國內的監管和法律法規滯後於行業發展,區塊鏈本身的發展步伐已遠超與其配套的制度建設。

因此,如果想要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就必須站在整個行業生態的角度去看待。楊淳至提出,不能停留在過去對於產業發展的理念和思路上,簡單地給予資金補貼和優惠。事實上,從海南生態軟件園來說,首先要去解決生態環境構造這個最重要的產業痛點,通過問題的解決,給企業提供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形成一個好的產業生態,從而最終實現在試驗區培育誕生一批骨幹企業的目標。

為此,海南利用中央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啟動了“政產學研”一體,構建健康產業生態,打造世界級“自由數字港”的創新性產業行動。

政策創新層面,和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簽約建設“區塊鏈制度創新研究中心”,就是“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進行制度政策創新,實現“科技監管科技”,制定行業規範規則的重要舉措。

產業合作層面,目前已經有包含百度區塊鏈、360區塊鏈、迅雷區塊鏈等在內的40多家區塊鏈企業入駐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在這些入駐企業裡,火幣中國和度鏈公司的落戶備受矚目。

火幣集團火幣中國CEO袁煜明認為,海南有發展區塊鏈非常好的土壤,有創新大環境,有創新的人才發展政策,以及很好的貿易營商環境。火幣中國希望能夠在海南這一片熱土上面,為區塊鏈行業貢獻力量、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10月18日,度鏈公司正式落戶海南並公佈了百度區塊鏈海南合作框架。其中包括與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海南生態軟件園建設海南百度區塊鏈實驗室,發起設立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標準委員會,推動海南區塊鏈產業集群落地等。

學術研究層面,試驗區已經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等國內一流的技術、法規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其中,與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的合作是海南區塊鏈試驗區的一個重頭戲。

“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將針對區塊鏈技術突破所面臨的耗能、科技監管、穩定性、商業應用的用戶培育、交易的安全與效率等問題研究解決方案,推動區塊鏈成為主流技術,賦能實業,賦能社會治理,賦能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除此之外,產業園區未來還會設立百億級的數字產業投資基金,以及發佈區塊鏈“十大應用工程”,旨在通過一系列完整的配套措施,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萬馨在接受採訪時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以海南生態軟件園為載體,利用靈活的整合機制,主動對接資源,將產業放到國際循環中去,在區塊鏈領域不斷突破嘗試。

區塊鏈十年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於今年8月6日調研海南生態軟件園時要求“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推進產業創新”。8月9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調研澄邁要求“做好‘港、城、網’三篇文章、瞄準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生態軟件園二期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軟件園”。

值得一提的是,劉賜貴書記關於海南互聯網產業曾提出過“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到 2020 年實現千億目標、軟件園承擔50%以上。但是軟件園對於區塊鏈試驗區則並未提出太多具體的經濟指標。應該說,區塊鏈產業不追求短期回報,而是需要一箇中長期的培育過程,這已經成為政府及業界的集體共識。

談到對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時間規劃,楊淳至說:“我們園區有一句話是‘先開槍,後瞄準’,事情是幹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用了20年時間,只要大方向是對的,我們就去做,把該做的事做好,結果就讓時間證明。”

在互聯網的十年裡,中國是追隨者;在區塊鏈的十年裡,中國要爭做領路人。以自貿港的大方向為燈塔、以軟件園的創新機制為載體,南海之濱區塊鏈試驗區的遠大航程,已轟隆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