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的時候,伴著旋律,唱著隊歌,內心無比光榮,那是成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時刻。

1949年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成立。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2018年10月13日是少先隊建隊69週年。青羊有什麼特別的方式來度過呢?

秋意少城濃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建隊少年志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泡桐樹小學的少年們,與老師同行,相伴在初秋的清晨,走進少城街區,在寬窄間穿行,飄揚那一抹紅色,串起屬於中華兒女的集體記憶,為昨天驕傲,為今天喝彩,為明天加油!

...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同學們意氣風發,揚著笑臉,拿著手牌,邁著自信的步伐,迎著老師鼓勵的目光,在人潮湧動的寬窄巷子、在文藝古雅的支磯石街、在熙熙攘攘的多子巷口……為行人繫上紅領巾,喚起少時的記憶,重溫“愛祖國、愛人民“的誓言,傳遞理想與信念,揮灑新一代少先隊員的朝氣與活力。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曾經的少先隊員講述第一次戴上紅領巾時的激動,那是驕傲的紅色,也是成長的見證。當耳畔響起熟悉的旋律,記憶的閘門打開,“時刻準備、建立功勳”,這不僅是一句歌謠,更是成千上萬少先隊員面向隊旗,舉起右手,鄭重為祖國立下的志向,種下的希望。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First Year

草小學子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邀您見證

沐浴著秋日的晨光,火紅的隊旗迎風招展,鮮豔的紅領巾胸前飄揚。草堂小學的少先隊員志願者及家長志願者們在大隊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活動——“建隊日,邀您一起來見證”,以少先隊員特有的方式慶祝少先隊建隊日的來臨。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活動中,少先隊員們為來到草堂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敬獻紅領巾,熱情邀請大家共同回顧少先隊的光榮歷程,重溫少先隊的知識。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不少遊客還和隊員們講述了他們時代的少先隊員奮發向上的故事。不同時代紅領巾共話成長,展現了少先隊組織給少先隊員帶來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建隊日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我們也去修文物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中央電視臺一部精彩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觀眾們認識了文物修復工作,瞭解了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

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進行了一場特別的建隊日社會實踐活動。孩子們與想象中遙不可及的文物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近距離參觀了文物的修復過程,感受了文物醫生“妙手回春”的精湛技藝,體會到了文物修復工作的重要意義。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來到修復中心,隊員們首先為中心的老師們送上了少先隊員最誠摯的敬意,紅領巾和鮮花,感謝他們對此次實踐活動的支持。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隊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文物修復工作室,看到滿牆懸掛的字畫,都驚歎不已。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文物之所以要進行修復,是因為年代久遠,文物會遭受不可抗的損壞,比如潮溼脫色風化蟲蛀等。將這些被損壞的文化修好,還原他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文物醫生們的工作。隊員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修復工作之一的字畫拓印。老師一邊細緻地講解,一邊動手展示,隊員們從瞭解拓印原理到工具的認識再到動手操作,實實在在地過了一把癮。最後大家合作完成了一副拓印作品。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領巾!

傳承,是傳承祖輩的手藝,是傳承上一輩人留下的一種“味兒”,每一件文物經過反覆打磨、上色、修復,還原至當年的風采,我們才得以見到文物的真實面目,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意義得以繼續傳承。在建隊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附小用這樣的特別實踐活動,希望孩子們能傳承文物醫生們的匠心精神,傳承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