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源於感恩:愛與被愛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高修行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企業家的財富與日俱增,也相應承擔起了更多的社會責任。結合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發佈的數據,本屆上榜慈善家共172位,2017年度合計捐贈76.0817億元。與2016年度相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

慈善源於感恩:愛與被愛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高修行

大額公益捐贈的持續湧現,意味著企業家捐贈依然是社會捐贈中的主導力量。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在不斷尋找機會、創造財富的同時,開始在自我身份認同上做出更多的思考,他們愈發意識到價值觀和使命感的重要性。

“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正如邵逸夫先生所言,他一生都在踐行這句話。

慈善源於感恩:愛與被愛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高修行

新生代的企業家們除了慈善更具創新性、引領性、廣闊性外,選擇將善款投入與公司業務緊密相關的領域也是一大特點。同時,這些企業家因為自身的生活閱歷,更懂得有愛的管理,感恩之心,讓他們更容易做慈善。

在國外,由梅琳達•蓋茨掌管的慈善基金會,業務大到預防瘧疾和艾滋病疫苗,小到為貧困地區設計更好的安全套和抽水馬桶,全面地涵蓋了全球健康、消除貧困和青少年教育等幾大領域。

同樣熱衷慈善事業的普莉希拉·陳與丈夫共同創辦了慈善機構CZI,致力於改善教育、醫療和刑事司法系統等行業。並於2016年秋天提出將在未來10年投入超過30億美元,用於研究疾病的治療,期望在本世紀實現所有疾病的治療、預防和管理。

而在國內,科技類、互聯網類的企業偏向於教育領域,他們認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國際化的教育合作。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友企業家風和投資管理董事長吳炯及夫人攜程CEO孫潔捐資1000萬美元設立永久基金即是典型案例。

早在2010年,孫潔在母校北京大學法學院設立陽光國際學生交流獎學金;2017年,孫潔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設立獎學金,為中國學生赴美深造提供幫助。孫潔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的求學經歷深受中美兩國教育影響,這讓她在以後的商業和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淺。也因此,她期望能夠通過教育慈善來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在美國留學時,孫潔從進商學院的那一年,鮑德溫教授夫婦讓她住在他們家,把孫潔當女兒一樣。孫潔跟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她一直記得:中國人的教育就是父母對你好,你要孝敬他們,所以我就跟他們講:等你們老了我會照顧你們,但是,鮑德溫教授夫婦卻說:你不需要照顧我們,但是等你遇到像你這樣的勤奮而需要幫助的學生,你就要幫助他們。

在一次聖誕派對上,孫潔跟鮑德溫夫婦一起佈置聖誕樹。她問他們:好的基督徒是什麼樣的?他們說,這是一個好問題,首先要相信上帝愛你所以你要愛自己,其次要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他人。

“我真的很感動。我那時窮得要命,但心裡卻樹立了一個夢想——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希望自己也能夠設立一個獎學金,幫助孩子們。”

這種感恩的能力和願望,也是孫潔年輕時得到、受益終身的教養。身為企業高管,她在管理時,顯然將這種感恩心態付諸實際。

“當你熱愛你的生命,你才能把這種愛傳播給旁邊的人,對每個人都顯現出你的愛。你必須很真誠,不管是對客戶、合作伙伴、掃地阿姨……都要為他們著想。讓他們感到跟你在一起是充滿愛的,這個世界充滿愛。這樣對人的平等,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出來的。”

CEO的氣質會影響整個企業,在孫潔柔中帶強的管理風格下,攜程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高效、有愛的集體。她最喜歡講電梯間的小故事——大老闆James常常擠不進電梯,不得不走樓梯,不會有員工“理所當然”地讓領導先行——這最能證明這家公司沒有森嚴的氛圍,而是在扁平的人際關係中創導開拓。

而孫潔的慈善理念,也始終體現這種感恩和付出,同時也與企業的文化不謀而合:聚焦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體現攜程現在的國際化理念。

孫潔認為,攜程的使命更多是促進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這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教育,也需要更多年輕人擁有國際化的宏觀視野。而攜程也是在利用企業自身的影響力,利用共享技術和資源能力,使創新與慈善公益相貫通,通過科技向善、創意融合、社交賦能,持續輸出有創意的慈善公益項目,從而達到慈善的終極目標,即人人都來參與公益生態。

慈善源於感恩:愛與被愛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高修行

(攜程CEO孫潔在幸福旅程學院揭幕盛典上致辭)

今年5月,利用自身女性身份和社會力量,孫潔還發起了公益項目“攜程幸福旅程學院”,全方位關注當下女性的生存狀態,希望與更多女性構建一種情感關聯。就公益慈善的模式創新而言,這樣的理念和形式創新,無疑讓人眼前一亮。

正如孫潔所說:只要內心足夠強大,能力足夠強,她作為一個女性領導就會有溫柔的力量,這個可能是更powerful的領導力。女性領導人真的沒必要把自己裝成像男的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