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通也倡議兜底式增持,董事長妻子卻在套現

有了利亞德兜底漲停這一前例,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兜底大軍。

主營跨境電商的跨境通也來玩了這麼一出,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跨境通老總楊建新一邊提倡員工來兜底,另一邊他的老婆卻偷偷摸摸減持,這般操作神了~

當然,跨境通沒能如願以償“喜提”漲停。


倡議員工增持 董事長妻子套現

10月16日,利亞德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李軍發佈兜底式增持倡議書,倡議利亞德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並承諾未來增持股票,收益歸員工個人所有,發生虧損,李軍予以補償。

措施宣佈後,第一個交易日漲停,第二個交易日漲幅14.46%,第三個交易日(19日)漲幅1.05%,報價7.68元。

在跌跌不休的股市前,這樣的操作讓人分外眼紅。或是早已動心,讓跨境通新實控人徐佳東坐不住了。在漲停效應後,10月18日晚間,徐佳東聯合原實控人、董事長楊建新發布兜底式增持倡議書。


跨境通也倡議兜底式增持,董事長妻子卻在套現


(跨境通官網截圖)

他們提出倡議:跨境通及跨境通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員工積極買入跨境通股票。

倡議人承諾:第一,凡在2018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期間,公司員工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員工使用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淨買入跨境通股票,且連續持有達到 24 個月後仍在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任職的, 如員工因在倡議購買期間買入公司股票實際產生虧損的,由倡議人連帶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第二,如果擬購買員工淨買入跨境通股票在持有期間達到24個月後,第一年收益不足 8%、第二年收益不足12%的,由倡議人予以補足。

而就在之前,董事長楊建新的妻子樊梅花卻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1558萬股,成交均價為12.92元,套現近2億元。之後跨境通股價更是一路下挫,截止今日收盤,股價只有9.85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楊建新、樊梅花夫婦共持有公司3.6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3.26%,共質押公司股票2.81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7.60%,佔公司總股本的18.05%。

這樣的操作讓人直呼看不懂。一邊讓員工買買買,一邊讓妻子賣賣賣,為何這樣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徐佳東以不低於28元/股從原實控人楊建新夫婦手中購買了1.1億股,耗資30.8億元,搖身一變從二股東成為大股東。

如此看來,這對夫妻不僅通過上述大宗交易套現2億元,又向徐佳東拋售股票套現30.8億元。

如此急於出手,是否另有隱情?如此局勢讓才拿到實際控制權不到30天的徐佳東搞得定嗎?

很顯然,市場對此並不買賬。

19日,跨境通以9.94元高開後,上午跌破昨日收盤價9.54元/股,盤中快速回調,5分鐘內跌幅超過2%,其間公司股價一直在9.54元上下振動,最終報於9.85元,漲幅僅3.25%。


跨境通也倡議兜底式增持,董事長妻子卻在套現


跨境通“缺錢” 未來會給員工補償資金?

跨境通前身是百圓褲業。

百圓褲業在2012年做到近5億元的營業收入,按照100元一條褲子的售價估算,一年賣掉差不多500萬條褲子。後來收購了一家做跨境電商的公司,更名為跨境通。

在營收一飛沖天後,跨境通的三項債權(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合計)也飆升到12億元,存貨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25億元,商譽超過11億元。

這些資產都不是給企業帶來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反而是拖累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債權的增加說明了營收在高速增加過程中,回款不夠及時,存在著較大的壞賬風險。

對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擔心,在現金流量表上得到了驗證。

跨境通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常年為負,2016年更是達到了負11億元之多,這與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成本形成了背離,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指標。

許多上市公司通過修飾利潤表實現“好看”的淨利潤,但是由於沒有實際盈利,現金流量表上會破綻百出。


跨境通也倡議兜底式增持,董事長妻子卻在套現


(跨境通官方微博截圖)

跨境通“缺錢”,只好不斷補充赤字的現金流。

從公告中可以得知,通過貸款、股權質押、發行新股甚至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公司不斷獲取現金流。除此之外,跨境通不僅用光了各項貸款額度,還將公司房產抵押並全額貸款,絕大部分股權也拿去質押。

最值得玩味的是,跨境通多次發佈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讓投資者覺得它並不缺錢。但是仔細研究這些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雖然購買理財產品的額度動輒數億元,但是實際上其中較大額理財的期限多為一兩個月甚至十幾天,故2016年全年收益只有幾十萬元,這些理財產品更像是做給投資者看的。

如果真如金妹兒所才猜測,如何實現第一年收益 8%、第二年收益12%的“偉大承諾”?這樣的兜底式增持打的是哪家的如意算盤?

從今天的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並沒有延續漲停的命運,用漲幅不大亦給出了它的答案。

謹防兜底式增持變為忽悠式增持

金妹兒昨天就給大家夥兒提了醒,在大跌之中存在諸多上市公司花樣護盤,甚至喊出“兜底增持”、“兜底回購”的口號,但這些上市公司是真的願意拿出真金白銀來“兜底”自家股票嗎?(詳情可見→ 上市公司紛紛喊“兜底增持”,大跌之中,小心忽悠和貓膩!)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年內已有733家上市公司公佈回購計劃,已實施回購金額合計294.59億元,同比增長459%。

今年以來的這次回購潮,主要由於市場大幅回調,使得股票回購規模明顯擴大。此外,回購獲監管政策鼓勵也是回購頻繁的一大原因。

付立春強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管理層或員工進行一定的股份回購,是公司認為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表現,公司希望通過這些表態、行動給其他投資者以信心,起到支撐股價的作用。

近10年來,A股共發生過3次回購潮,上市公司積極自救。回購註銷後,往往可以提高每股收益,也會對公司股價形成一定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也不排除這樣的情況,有些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逼近平倉線,現金流出現問題,公司通過發佈回購預案進行市值管理,進行“忽悠式回購”。

一夜之間,兜底式增持演變為風潮。而增持迷霧何時能散去?

金妹兒提出三個疑義,散戶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疑義一:“兜底式增持”即無風險增持,可在承諾背後,如果股價下跌,老闆有沒有錢以及怎麼履行承諾?

疑義二:大股東增持自家股票,多家公司卻“增”出了股權之爭,則會導致控制權不穩定,影響公司經營。包括金科股份、仰帆控股、荃銀高科、新華百貨、愛建集團就是“經典案例”。

疑義三:增持變減持,這種帽子戲法也是A股怪現象之一。採用員工持股計劃的方式涉嫌幫助大股東減持,遊走於監管邊緣,各類花式玩法的核心除了圈錢還是圈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