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別名,三國演義中被一大英雄使用,水滸傳中卻被一小人所用

提起四大名著,相信絕大多數的男性朋友都會對《三國演義》以及《水滸傳》要更加感興趣,其中熟悉《水滸傳》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水滸傳》中絕大多數的登場人物都會有一個別稱,比如“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之類的,其實《三國演義》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別名(外號),只是沒有像《水滸傳》那般逢人就自報家門,還順帶脫出一個牛氣哄哄的外號,在《三國演義》中就有這麼一位英雄,他的別名很霸氣,然而在《水滸傳》中也有一個角色用了他這個別名,那人卻是個無恥小人。

同一個別名,三國演義中被一大英雄使用,水滸傳中卻被一小人所用

(魯智深、武松劇照)

提起《三國演義》中的別名,你最先想到的是誰呢?有句話叫“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且不論這話說得對不對,這“臥龍”、“鳳雛”兩個別名到是深深的烙印在讀者心中的了,諸葛亮和龐統的智謀在原著中也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本文要提到的那位英雄顯然不是他倆,因為這兩位頂多被稱為“智囊”,而那位英雄則是一位武將。

同一個別名,三國演義中被一大英雄使用,水滸傳中卻被一小人所用

(臥龍鳳雛劇照)

此人就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孫策了,若是孫策不死,只怕三國的格局會要變一變了,江東之主也可能暫時輪不到孫權了,孫策又有“小霸王”之名,當然,在正史中孫策和霸王沒什麼關聯,這個別名乃是在演義中加上的,時候是許貢對孫策的評價 許貢認為孫策有當年項羽的風範,可這個稱號帶給他的卻不是讚譽,反而他上書朝廷建議將孫策囚禁起來,就因為孫策武藝高強。

同一個別名,三國演義中被一大英雄使用,水滸傳中卻被一小人所用

(孫策劇照)

雖然孫策並沒有太多傲人的戰績,年僅26歲就被刺客所殺,但本文卻不是以成敗論英雄,光是憑他“小霸王”的別名,就足以為他正名,他絕非等閒之輩,要知道“霸王”那可是項羽啊,有句老話說叫“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其中李指的李存孝,而項自然就是項羽了,這評價算是冠絕古今,孫策能得“小霸王”之讚譽,可見其實力之高。

但到了《水滸傳》中,這“小霸王”的畫風完全就和這別名對不上號了,周通這傢伙雖然也混上了梁山,但他絕對不配被稱為好漢,蠢哥也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梁山上不全是好漢”的看法,其中最令人看不起的幾個好漢中,一定有周通的名字。

同一個別名,三國演義中被一大英雄使用,水滸傳中卻被一小人所用

(周通、李忠劇照)

這傢伙本就是桃花山的一個惡霸,和那些有著種種冤情或者是被逼上梁山的好漢不同,他上不上梁山的區別只在於他到底是想做個小惡霸,還是做個大反賊的區別,他強佔民女被魯智深打了,結果找李忠來幫忙,可李忠也是個酒囊飯袋,又怎是魯智深的對手,而且兩人還是舊識,這事就作罷了,而魯智深是打心眼裡看不上李忠的,更何況是李忠的小弟周通呢,所以周通就是個不如流的卑鄙小人罷了,照說應該落得一個和鎮關西、蔣門神一樣的下場才對,可他卻偏偏上了山當了好漢,更可惡的是這傢伙還用了“小霸王”這個別名,咱們也別說他比不比得上項羽了,就是和孫策比,那也是高下立判,他何德何能?

只能說別名(外號)這個東西,要別人認可才行,自己吹得厲害,卻沒有真本事,那隻會鬧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