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早期胃癌治癒率達90% 這類高危人羣建議每半年做胃鏡檢查

華龍網10月19日12時55分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熊志翔)“幸好發現的是早期胃癌,要不然這個家就散了。”王含站在陳偉慶面前,淚中帶笑。這個月,31歲的王含在重慶市腫瘤醫院不幸被診斷患上早期胃癌,消化內科主任陳偉慶為王含做了手術,很快就康復出院。“早期胃癌治癒率可以達到90%,但一旦進入中晚期,生存率大幅下降,只有30%左右了。”陳偉慶說。

10月第三週是2018年全國早期胃癌防治宣傳週,今年主題為“防治胃癌,從篩查開始”。今(19)日,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開展義診、免費篩查活動,併發放了相關的知識摺頁,倡導市民提高胃癌防治意識,樹立早診早治的觀念。

奶爸不幸患上胃癌 還好是早期

王含是幸運的,因為相關臨床數據統計,90%的胃癌患者診斷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住在沙坪壩區的王含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小女兒剛滿歲不久。王含說,因為工作關係,他吃飯沒個準點,經常飽一頓餓一頓,晚上也頻繁和朋友相約燒烤攤、大排檔。

今年初,王含總感覺肚子飽腹感明顯,有時還會些許不適。他到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胃炎。“當時想胃炎是小問題,很多人都有胃炎,沒什麼大不了。”王含拿了一些藥,也偶爾想起了吃兩粒。

到了8月份,王含開始注意到身體細微的變化,胃部不適的情況增多。妻子勸他去醫院再檢查檢查,王含沒有倔強,來到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做了胃鏡,查出了問題。

接診了太多晚期胃癌的陳偉慶,很慶幸看到王含這樣的患者。“主動、細心,運氣也好。”陳偉慶為王含通過內鏡下做了切除術,效果很好。“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

每個月診斷5-10例早期胃癌 更多是中晚期

根據2017年重慶市新發腫瘤登記數據顯示,胃癌發病率為18.1/10萬,較去年有所降低,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不過,胃癌的生存率與發現時間有著密切關係,據瞭解,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的發現率大約10%左右,也意味著90%都是中晚期。“主要還是沒有樹立定期篩查的意識,加之早期胃癌患者往往症狀不明顯。”

發現早,生存率極高;發現晚,生存率直線下降。“早期胃癌治癒率可以達到90%,但一旦進入中晚期,生存率大幅下降,只有30%左右了。”陳偉慶說,早診早治變得尤其重要。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統計2018年的數據顯示,早期胃癌的發現率不高,每個月大約能診斷5-10例,年齡分別在40—70歲不等。但可惜的是,更多的患者已經是中晚期了......

“發現一起早癌,挽救一個家庭。”陳偉慶將這句話作為從醫的奮鬥方向。他鼓勵科室醫生多發現早癌,每發現一起就給予獎勵。

這類是高危人群 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陳偉慶說,胃癌的發生與這些因素密切相關,建議這類人群每半年,或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及時掌握病情變化,並採取相應有效的治療措施。

1、年齡40歲以上,男女不限。陳偉慶說,胃癌患者集中在40歲以上,雖然有一些20歲的年輕人患病,但年輕化的趨勢不明顯。

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陳偉慶說,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達39%。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陳偉慶說,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胃癌,患者應該警惕變化。此外,高鹽飲食、日常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也是高危因素。

“我們希望市民養成定期篩查的好習慣。”陳偉慶說,目前方便、快捷、可靠的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可以直觀的觀察是否存在胃部病變,同時可在胃鏡下行病理活檢,亦能對早期胃癌行內鏡下手術治療。

此外,陳偉慶也希望市民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運動鍛鍊,保持心情愉悅,遠離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