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窮人缺品位

只有窮人的時間是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

如果你總是感覺時間太多,那一定就有問題!

窮人的弱點說不出口

有時,窮人也會和富人比較,但常常是用自己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我沒有別人漂亮","我沒有一個好爸爸","我家住在黃土高坡"……比來比去,越比越喪氣,越比越不想比了。

富人則不同。因為富就有了自信,不怕承認弱點,"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顯示的還是優勢。

窮人承認自己的弱點,是為了給窮找到一個開脫的理由;富人承認自己的弱點,則是為了顯示強大的力量,證明自己是如何戰勝弱點,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所以,窮人的弱點只會讓你產生同情,富人的弱點卻讓人景仰。

比如脫髮,富人禿頂,是智慧的閃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窮人脫髮,就是營養不良,就是早衰,就是癩子腦殼一個。

窮人和富人哪怕缺點一模一樣,觀眾的反應也會截然不同。富人可以居高臨下,不戰而屈人之兵;窮人就算你唾沫橫飛,別人也只會給你白眼。

就因為窮人是窮人,富人是富人。

窮人想當大哥

舊時江湖上的大哥,凡出場都是威風凜凜。肩一抖,自然有嘍囉在後面把披風接住;手一伸,旁邊的跟班趕緊把他想要的東西遞上。如此派頭,讓很多人想入非非。

嘍囉不好玩,都想當大哥!但就很少有人想,能當大哥固然是好,但人都有趨利的本能,如果你不能給弟兄以庇護,幫他們解決困苦,甚至帶領他們打一片江山,讓他們分田封侯,光宗耀祖,人家又憑什麼追隨你左右?

所以大哥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大哥必須讓追隨者有所依傍。

所謂"大哥",並不是用年齡來劃分,而是指那些經過風雨,見過世面,遇大事穩得住,遭風險能承受的人。

和平時代的大哥,就是那種事業有成的人。而衡量事業是否成功,最通俗的標準就是"錢""權"二字。

以前黑道上的人,靠一身橫肉,兩肋插刀,就可以混下去。現在不行了,黑道常常和紅道、白道攪在一起,這就是時代特徵。如今的黑幫老大也穿西裝、打領帶,當企業家了,有的還混成了傑出人物。說實話,人都是肉眼凡胎,都要吃喝拉撒,有了實力,就能給人好處,還怕沒人跟你混?

黑道尚且如此,其他各界更不必贅言。

大哥的意志應該非常堅定,才不至於被旁人左右,從而失去主見,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威信。

大哥還應該寬容為懷。每個人都有人格的弱點和能力的不足,平級人物之間彼此不容,對各自的命運影響不大,但大哥的態度關係到嘍囉的前途,所以圍繞著大哥的一切明爭暗鬥,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大哥的賞識,有時僅僅憑著這種賞識,就可以為大哥賣命,士為知己者死,中國人向來有感恩的傳統。

大哥的號召力來自於恩,震懾力來自於威,有恩無威,失之懦弱,有威無恩,使人疏遠,這兩者的結合,便是大哥的人格魅力。

窮人衣錦還鄉

窮人一旦變成富人,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窮人拜拜。

想想劉邦,當他變成漢高祖,坐在金鑾殿上,下面一片山呼萬歲,那是何等的受用。偏偏來了一群老家的故交,進來就直呼劉二,還回憶一些當年偷雞摸狗的趣事,企圖套個近乎,那漢高祖能笑得出來?

窮人發達了,若前呼後擁衣錦還鄉,多半會見的都不是老相識。一下飛機,早有專車迎候,老屋是住不得的了,一大串鄉紳都等在賓館,等著安排飯局,聆聽你的指示,你哪裡還想得起當年的左鄰右舍?就是想回家看看,也只能忙裡偷閒,蜻蜓點水走一趟。至於老爹老媽,能撈著個說話的機會也就不錯了。

窮人既已發達,就脫離了窮人這個階層,物質決定意識,就算他本人還有懷舊的心緒,也阻止不了別人像膏藥一樣貼上來。膏藥貼多了,皮膚就有和空氣隔絕的危險。為什麼幹部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因為膏藥太多是有害的,別以為舒筋活血就好。

所以聰明的大人物很少還鄉,他乾脆就和往事決裂,免得黏黏糊糊糾纏不清。

一般的人還沒有發達到如此規格,他和過去總還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往事就成了一塊傷疤,既影響美觀,還容易發痛。

揭人傷疤是一件最可惡的事,所以發達的富人總是要掩飾過去,只把光輝事蹟拿出來給人看。從窮人進步而來的富人,比生來就富的人還要看不起窮人。他必須表明立場,用一種鄙視和厭惡的態度告訴大家--我已經脫胎換骨了,別把我再當窮人!

窮人的骨氣

窮人有骨氣,常常以陶淵明自居,不為五斗米折腰,可是他就忘了,陶淵明是有幾畝薄田的,說不上大富大貴,但至少衣食無憂,方能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幾杯小酒,享一份清閒。這可不是什麼忍辱負重,而是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是隻有神仙才能消受的,窮人只覺得受罪,對陶令就充滿了同情。想想看,縣大老爺呀,放著縣大老爺都不做了,何等的骨氣!可是縣大老爺等於狗屎,對陶淵明這種縱情山水的人來說,放棄一堆狗屎需要什麼骨氣呢!

窮人往往進行一些不切實際的類比,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窮人的問題不是為五斗米折腰,而是為一碗米折腰。少了一碗米,可能餓死人的!

窮人的骨氣,有時帶著自戕的味道,人在屋簷下,偏偏不低頭,結果頭破血流了不是?螳臂擋車,自取滅亡,關鍵是你滅亡以後,人家車還是照開,還有別的螳螂爭先恐後往上爬,生怕抓不住機遇,生怕搭不上時代的快車--窮人的骨氣何其可悲。

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哪能夠比著箍箍買鴨蛋,一成不變?你看古代的大將,槍林箭雨中橫衝直撞,眼睛都不眨一眨,你不能不說他是真英雄。就算一時戰敗,被人生擒,押進大帳,怒目圓睜,哪有一個怕字!座上的主公就頓生愛慕之心,喝退士兵,走下來親自為他鬆綁。英雄的骨頭也就軟了,一番省時度勢,當下就棄暗投明--後來果真立下了功業。

不管骨頭再硬,都是有關節的,有關節就不怕打不通。所以說世上無難事,一切都可以擺平。

但這個打通關節的理論對窮人並不適合,倒不是說窮人的骨頭沒有關節,而是看人家要不要去打。打關節還是挺麻煩的,要有輕重緩急,要有方式方法,你若不是個人物,他費那事幹嗎!所以窮人的硬骨頭精神最容易得到成全。

窮人的貪婪

近年出了不少貪官,刑是判了,但還沒有了結,為了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媒體又興致勃勃挖起了思想根源。這一挖,真還讓人大吃一驚,原來貪官竟是苦孩子出身,根正苗紅,長大怎麼成了反面教材?

窮人不禁冒出冷汗。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窮人是在這樣的教導下長大的。惡劣的環境,註定了窮人一輩子都在鬥爭,能夠出人頭地的,都可以算是硬漢。

然而,窮人心裡實在壓抑了太多的東西,就像沉默的彈簧,一旦鬆手,反彈的力量爆發出來,也是相當可怕的。

人的勤儉廉潔,很多時候也不是覺悟的表現。窮人的貪婪,就像一顆儲存的種子,一旦澆灌,也會膨脹,直至發芽開花,而且生命力特強。

佛祖釋迦牟尼修行之前是個王子,以一國之尊,他完全可以縱情享樂。然而他卻放棄了,到野外苦修,整整六年,終於開悟。

他體驗過了,才可能認識到物質世界的膚淺和短暫,從而選擇更加深沉持久的精神生活。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是基礎,如果物質的歡樂還僅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方式,它就會成為人的基本需求,成為一種強烈的誘惑。

要超越物質,首先得擁有物質。這一點對窮人來說,顯然更難。

窮人的野蠻

常常有一些孩子,捉了小生命來玩。將蜻蜓的尾巴扯掉,扔上天空,看它還能不能飛;用草莖穿過螞蚱的肚子,為的是便於攜帶;一腳將蝸牛踩成爛泥,在那一聲脆響中得到無窮快樂;或者把老鼠澆上汽油,看它拖著火光四處亂竄……

孩子總被我們贊為天真爛漫,"天真"就是人類的原始狀態,是本性未泯的表現,但是客觀去想,這本性中實在包含了太多的殘忍和野蠻,也被稀裡糊塗列進了讚美之列。我們可以不怪孩子,因為孩子還沒有接受教化,他不懂事。而成人,如果還不懂事,就只有後果自負了。

儘管很多人經常聲稱厭惡文明,但真要讓他們放棄文明,他們是受不了的。文明是人類進步的結果,又是人類進步的推動力,沒有文明的社會是難以想像的。為什麼我們把那些駭人聽聞的暴行斥之為獸行?就是為了將其從文明社會中徹底踢出去。文明是怎麼來的?就一個人來說,是教化的結果。那麼,單從這個意義上看,窮人和富人,誰接受的教化更多?誰更接近文明呢?

窮人和富人永遠不可能零距離,但卻可以有相對的和諧,可以有整體的上升和富裕。

窮人的粗糙

對於很多人來說,到大公司要學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做業務,而是如何打電話。儘管很多人自認為會打電話,但實際上他們僅僅只是能把要說的話說出來而已,至於措辭和語氣,甚至音色上的講究,就從來沒有花過心思了,所以給人的感覺不夠專業。

窮人和富人究竟有多大差別?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大,一件事這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其做出的效果之所以不同,往往在於一些細節上的差異。從這個意義上說,細節反映著本質。

有的人不動聲色就可以讓對方口服心服,有的人說破嘴皮,反而讓人疑慮更多。其實,在文明社會,文明本身就是極好的武器,征服人心的同時,也就把握了機會。

一個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思想、性格、修養、閱歷,乃至德性,都可以在與人接觸的一瞬間暴露無遺。真正得體的言行是不可能偽裝出來的,一個人的胸懷和氣度以及他駕馭人際關係的能力,自然會在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大局。

所以,窮人想做大事,還是要先從小事入手,從細節入手。

窮人容易走極端

在窮人身上很容易看到兩種極端,一種是極其粗暴,一種是極其懦弱。

因為窮人在極其艱難的生活狀態下,其成長的過程中充滿著不平,充滿著各種衝撞,各種頭破血流,他要麼退避,要麼以更強硬的姿態對抗,一旦選擇了,就成為定勢,不斷固化,以至成為性格特徵。

在粗暴家庭長大的孩子,很難真正有分寸地待人。要麼逆來順受,以求少受皮肉之苦,以尊嚴換和平;要麼就更加粗暴地待人,以毒攻毒,以暴抗暴,靠強硬獲得地位。窮人的狀況也往往如此。

窮人戴黃金

人往高處走,天經地義。富人已經爬上了高地,窮人還待在溝裡,水是要往低處流的,窮人就只有承接的份兒。

富人的品味,富人的用語,富人的生活方式,富人的裝模作樣,從來都是窮人嚮往和模仿的。只要窮人對富人的景仰一天不停止,一切與富人有關的東西就將值錢下去,時髦下去。

有時富人也富煩了,反過來吸收一點窮人的東西,比如衣服上故意打個補丁,牆上掛雙草鞋之類。但這種窮是隻有富人才有資格品味的--居高臨下,就可以俯瞰眾生;胸有城府,才可以虛懷若谷--真正的窮人從來不敢以窮為榮。

水流到低處有個過程,窮人對富人的模仿也總是要慢上一拍。當富人穿金戴銀時,窮人還在努力減少身上的補丁。當富人都嚎叫著迴歸自然,大口大口嚼著野菜時,那些身上戴著黃金、西服袖口上還留著商標的,肯定就是窮人了。

窮人的虛榮

很多被稱作"小姐"的人,其實並不是什麼小姐,男人之所以這樣稱她,不過是為了雙方的面子。

太講面子不過是自卑的表現,而自卑總是會在面子上留下痕跡。一個人穿幾百元一雙的襪子,外面套一雙幾十元的布鞋,那是格調;一個人穿幾百元的皮鞋,裡面的襪子卻爛了一個洞,那就是笑話了。襪子和鞋子都破,你可能遭人同情;而只有襪子是破的,卻可能遭人恥笑。窮人的虛榮就是後面這種。

窮人總是把最光鮮的東西堆在表面,讓人晃眼之下,得到一個光鮮的印象。然而表皮下面的東西卻不容易安頓得好,稍不注意就七拱八翹,讓光鮮像一個小丑,滑稽可笑。小丑的外表為什麼那麼鮮豔?不是沒有道理的。

許多雄性動物都有著誇張的外表,比如孔雀的尾巴、獅子的鬃毛、鹿的角等等,除了吸引異性的眼球外,就是為了同性間的戰爭。兩隻雄猩猩為了爭奪一隻雌性而宣戰,但它們並不直接開打,而是怒目圓睜,憤然發聲,做出一種決戰的態勢。真正打起來的時候並不多,在這種態勢的較量中,常常就會有一方敗下陣來,另一方大勝而歸。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一種境界,虛榮也是一種生存智慧。不管實力如何,先把架勢擺好再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窮人是最容易彼此貶低的,相互不容。因為他總是想壓倒對方,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對方壓倒。虛榮和刻薄往往相輔相成,貶低別人是為了抬高自己,之所以要抬高自己,是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會去抬高你。

窮人的節儉

窮人的節儉不是一種覺悟,而是迫不得已。他們骨子裡其實也想奢侈,但條件有限,就算把所有能用的都用了,甚至把不能用的也用了,在別人眼裡還是節儉。

他的奢侈只能放在一些特殊日子,以便把平時從牙縫裡摳出來的錢,集中起來,痛快一擲。

窮人其實是喜歡擺闊的,因為奢侈是一種可以炫耀的事。對窮人來說,奢侈絕對是種光榮,如果逢年過節不能大碗大碗把剩菜倒掉,那才是種遺憾呢。

窮人為了給自己迫不得已的節儉找到根據,就對富人的節儉大加崇敬,他們會說:"看,那個大老闆在小店吃了一碗麵;那個國際大公司打印紙都要雙面用……"在窮人的讚美聲中,富人的形象更加光輝,他的節儉反而帶來美譽度,成為窮人學習的榜樣。

同樣的做法如果發生在窮人身上,可能就會為別的窮人所不齒。窮人是需要為自己臉上貼金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面子。如果一個人感到自己很窮,增強自信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看上去很富。所以窮人的生活中反而是規矩很多,亂來不得的。

窮人吃補品

窮人去拜訪富人,常愛提一大堆花花綠綠的保健品,富人是笑眯眯地收下了,但一轉身就放進了櫃子,要麼等它發黴扔掉,要麼回贈給別的窮人。

他自己是絕不會吃的。誰知道那金燦燦的包裝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玩意兒!富人最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身體就不能亂吃。想吃鱉,買一個活的回來燉,那鱉精算什麼事兒啊!

窮人也想買鱉,可是鱉貴呀。想一想,"鱉精"者,鱉之精華也,何況說明書上說,裡面還加得有其他名貴中藥,每天補一點,又均勻又便宜,還不上火,哪裡去找這等好事!

這種價廉物美的東西,正是為窮人量身定製的!

窮人衡量是否物美,首先要看它是否價廉。而價廉的東西必定是批量生產的,很難精緻。

窮人身上穿的是化纖織物,客廳掛的是印刷油畫,吃加工食品,看電視節目--看一場歌劇3000塊錢,就像買一隻正宗野生的鱉一樣,一頓就吃完了,簡直是浪費。

有鱉精可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想舊社會……唉呀!都什麼時代了,還提它做甚!能吃補品,說明溫飽問題已經不成問題,新的問題是提高檔次的問題。你別說,服了鱉精,真的還管用,吃飯倍兒香,睡覺倍兒沉,走路也精神了,說話也利索了,敢情!萬物源於心,一切的病都是心病,心病好了,身體也就好了。

反正花錢不多,有這麼個意思就行了。

窮人看電視

電視是窮人的寶貝,窮人沒有電視,就像世界沒有色彩。

有人說,如果你沒有在華燈初上的時候,到上海的大劇院看一場演出,管它是越劇《紅樓夢》還是歌劇《茶花女》,你就不能說是瞭解上海。

如此看來,99%的上海人,哪怕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幾十年,其實都是不瞭解上海的。對於幾百元一張的票價來說,不瞭解也就不瞭解吧,反正是上海戶口,誰也不能說你不是阿拉。

哪怕是上海這樣的城市,窮人還是佔絕大多數。窮人看電視,天經地義,在一個工業的時代、科技的時代,只有大量複製的、批量生產的,才是廉價的。對窮人來說,廉價是一切消費的前提。

一場歌劇,或者任何其他的藝術表演,都是一次性的,只有現場有限的觀眾可以欣賞,因而它很昂貴。據媒體報道,某著名導演在北京紫禁城導演的一場歌劇,票價就高達3000元。窮人別說買不起票,就是買得起,也進不去,人家要求你西裝革履。就算你行頭都準備妥了,坐在那裡也未見得舒服,因為你聽不懂,人家唱的不是漢語。

窮人還是看電視好。

電視很廉價,只需要有一個電視機,就可以無限地看下去。窮人甚至會誤以為看電視不要錢,好像佔了誰的便宜。其實不然,在這個消費時代,沒有誰可以享受免費午餐,你必須為眼球付款。看電視的代價就是接受廣告,接受了廣告,沒準你就會為廣告上的那種商品付錢,從這種意義看,電視也不是廉價的。

窮人走親戚

富人交朋友,窮人走親戚。

親戚的紐帶是血緣相通,朋友的聯繫靠氣味相投。氣味又有很多種類,總的來說,它是趣味和利益的混合體,能成為朋友的人,在這兩方面都是協調的。所以朋友是一種選擇的結果。

親戚卻不是,不管你喜不喜歡,親戚是與生俱來的。

親戚也有窮富之分,窮親戚到富親戚那裡去,倒不一定是想得到什麼實惠,有這個富親戚可走,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別以為咱家沒人了!提著老母雞,風塵僕僕地趕了去,富親戚心裡還是高興的,因為那個老母雞絕對是土雞,綠色食品!

當下親切握手,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富親戚囑咐道:"有什麼困難找我!"然後他的手機就響了,他就必須去應酬了,他的表情很無奈。窮親戚就覺得不好意思,打擾了人家,就心甘情願到廚房淘菜洗碗,把自己帶來的土雞打整出來。

結果窮親戚的困難始終沒有提出,倒是老母雞先被解決了。天遠地遠,鞭長莫及,富親戚就算真有心幫他一把,也是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各人的日子還得各人去過。窮親戚明白這個道理,也就不存什麼奢望,免得被人看不起。

窮人是最怕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富親戚並不需要有什麼實際的付出,他到窮親戚那裡,只需要提點自己吃不完或者不想再用的東西就行了,如果是年末,通常再捎上一個單位發的掛曆。掛曆通常會被掛在最顯眼的地方,窮親戚不斷向人介紹,這是富親戚送的,他來看我們來了,是呀是呀,真不容易,他日理萬機呀。

窮人聊天

窮人喜歡聊天,倒不僅是因為窮人的時間多。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閒著。富人講究寵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源遠流長。窮人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

也就說說而已。

肚子裡如果一直在發酵,最終是要出問題的,得讓它排洩才行。舊時的茶館就是讓人發洩的地方,水灌下去,話倒出來,也就舒暢了。如果連發洩都不準發洩了,牆壁上高懸一句"休談國事",不用多說,你已經能夠判斷,此時的政局已經亂到了什麼地步。

窮人聊天,傳統的內容是東家長西家短。一是交流信息,瞭解各方動態;二是討個說法,搶佔輿論優勢;三呢,主要是娛樂,開開心而已。

現在的人聊天倒沒有那麼瑣碎了,其實現實中,人們已經越來越少聊天。在辦公室聊,怕同事多疑,更怕老闆覺得你不敬業。回了家,防盜門一關,你就只有在貓眼裡瞅瞅門外的動靜了,誰還會上門聊天呢?

但是人不聊不行啊,人是群居動物,不聊就要發黴!

富人想聊天,常常是去找一個優雅的環境,喝茶,喝咖啡,喝果汁,喝可樂,總之,聊天聊得口乾,總得有點喝的,這一喝就得付費。既然到了優雅的環境,就得有與環境匹配的服飾和舉止,是走著去,打的去,還是開車去,都是問題,都得用錢解決。何況還得呼朋喚友,到預定目標集結,本身就很麻煩。如此聊天,富人太累,也就懶得經常去聊了。

窮人送禮

春節一到,窮人富人便都要忙了。

春節,向來不單是拿來休息的,單位門口"歡度春節"的醒目大字也是在告訴人們,打點一番,送禮的時候又到了。

想和上級溝通的,早就等著這個名正言順的聯絡機會。平常若是大包小包往領導家扛,連守門的大爺都看出來你不懷好意,領導豈能收得安心?領導院子裡還有其他領導,領導旁邊的院子裡還住著群眾,就算人家不是有意監督,偶爾碰見了,起碼來說,影響不好。

春節就不同了,大家都在送,守門的也分不清誰來找誰。領導們都忙著接待,群眾們也忙著跑動,你正好渾水摸魚。

春節給送禮找了一個最好的理由。從前生活那麼困難,過年過節走親訪友,都還要提一斤白糖或者兩封掛麵,現在生活好了,難道不該多送點?平常你要送錢給誰,別說他一肚子的警惕,你自己也說不出口。現在好了,那脹鼓鼓的信封只要寫上"新年快樂",工作關係就變成了私人關係,朋友之間還有什麼不好說的!

手中有權的人,節日是豐收的時候;權力不大不小的人,收支基本平衡;平頭百姓,雖然並非最終的消費者,卻蝕財最多。姑且算作一項投資吧,什麼時候才能收回呢?窮人老婆有點心痛,年年都送,也不見有什麼好處,往袋子裡裝著禮品,手就有點抖了,嘴裡也嘀嘀咕咕。"嘀咕什麼?!頭髮長見識短!"剛換了一身新衣服,皮鞋也上了油的窮人一把奪過袋子:"沒有好處?不給你壞處就是最大的好處了!懂不懂?!"

窮人請客

越窮的人,請客越是實在。

窮人請客,盤子一定是大的,而且都要堆出一座小山,如果是葷菜,一定要把最篤實的那幾片肉,鋪在小山向陽的坡上。

窮人自己是不會去吃的,那蓋面的肉,他會搶先一筷子夾了,熱情洋溢地放到貴客碗裡。而貴客如果是個富人,多半正盯著遠處的素菜,思考著筷長莫及,該如何下手。

窮人表達自己的尊敬,就是把雞腿鴨胸狗屁股,把那些肉頭最厚的寶貝,堆滿在貴客碗裡。貴客卻往往苦不堪言,不吃不好,吃起來實在太膩。

富人的口味已經變了,窮人還在按老習慣思維。富人講究的是營養均衡,口味均衡,體態均衡,而不是暴飲暴食。他不僅要有蛋白質,還要有維生素、礦物質,既要口味爽,還不能讓膽固醇升高。美國人說了,維生素缺乏比射線、比有害氣體、比環境汙染更加有害,好多病都是它誘發的,包括癌症,包括大腦損傷……

窮人一聽,臉色都變了,只知道發福是富人的大敵,發了福不好看,有損形象,沒想到這吃的問題還那麼深沉!難怪富人愛吃水果、蔬菜,有維生素呀!窮人也去買來吃,一算賬,比肉還貴。肉一頓吃得了多少?這水果、蔬菜再多也吃得完,人真是漏式口袋,還是少買幾斤吧,哄哄嘴巴就行了。窮人終究是窮人。

窮人上網

窮人上網,雖然很多時候確實也沒幹什麼正事,但上網本身,對窮人來說就意義非凡。

只有在網上,窮人可以隨心所欲。你可以穿著背心短褲到白宮去逛,而不必擔心有損形象。說實在話,有興趣逛白宮的人真的還少,網上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勾當,也有那麼多正正經經的營生,你要看新聞也好,學知識也好,做買賣也好,應聘也好,做愛也好,罵人也好,反動也好,總之,你想做的一切都能在網上做到,不比任何富人差,這就叫平等。

有了網,就沒人可以捂住你的眼睛了,雖然你是窮人,你的眼球也一樣地值錢,一樣地讓資本家心動不已。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服務,讓你真正當一回上帝。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機會,讓你去過一把癮。

網可以做什麼呢?網可以做一切!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可以說,網絡才是真正的窮人的媒體--也不排除富人--讓窮人以最小的代價和富人平起平坐。從智慧的角度,從精神的角度,網上所有人都在同一個平臺,沒有誰能夠壓迫你,如果在網上你的才能還不能盡情發揮,你就只能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那個才能了。

所謂最小的代價,是和傳統媒體相比。富人看演出,窮人看電視;富人看畫報,窮人看報紙;就算是報紙,也分得很細,有的是白領報,有的是市民報,有的賣二元,有的賣五角,價格不一樣,檔次也不同。上網則簡單得多,只收上網費,至於價格,該多少是多少,國家有規定,電腦有程序,就是比爾·蓋茨來了,想多交幾元也不行。

窮人又要說了,比爾·蓋茨交幾元,相當於九牛一毛,我們也交幾元,那可就相當於砍掉一隻牛蹄子了,不公平呀!

說的也是,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哪怕是以公平著稱的互聯網,也不可能絕對公平。在美國,富人上網的人數是窮人上網的5倍;佔總人口15%的發達國家,網絡投入和使用率卻分別佔世界總數的90%和80%;在孟加拉,一臺電腦的價錢相當於當地居民年收入的8倍;在非洲……不要說那麼遠,就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餓飯呢。美國有1/2的人上網,非洲上網人口只有1/5000!中國是多少呢?前幾天看到尋找第一億個網民的消息,估算出來,中國的上網人口是1/13。比富國少,比窮國多,很符合我們的國情。

窮人不上網,既是窮的結果,又成了更窮的原因。

嫁給窮人

七仙女嫁給放牛娃董永,從此過上幸福生活,這多半是窮人的夢話。

女人嫁給窮人,最大的理由就是為了愛。既然圖的不是物質享受,那麼必然就得用情感上的滿足去補償。為了愛而拋棄世俗的榮華富貴,這是一種浪漫的觀點,在藝術作品中尤其多見。

但情感的滿足一定就能彌補物質上的不足嗎?不見得。生活中許多恩愛男女最後為經濟上的事翻臉,例子太多,不勝枚舉。

更要命的是,嫁給窮人就一定能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嗎?物質和精神並不是絕對對立的,非此即彼,窮人並不一定因為窮就格外溫柔,格外浪漫,格外尊重你。相反,很多時候,由於他的自卑,導致心理變態;由於生活的艱難,導致性情暴躁;更由於教養上的不足,他往往採取粗暴態度解決生活中的矛盾,甚至發展到暴力傾向。富人家裡因為夫妻矛盾而整出血案的很少,而窮人階層這樣的事卻很多。

女人以為嫁給窮人就保險,男人有錢就變壞嘛,富男人很容易在外面花天酒地,窮男人卻沒有這個條件,應該老實一些了吧?殊不知,窮男人壞起來可能更壞,因為他可以毫無顧忌。現在"小姐"的檔次也很多,有高有低,適合各個階層的人消費。除了色情行業,現在男歡女愛的途徑也很豐富,有的是相當省錢的,甚至還可以賺錢。所以女人以為男人窮就保險,這是極端錯誤的。

富男人在外面做了虧心事,一般還不會在家裡撒野,因為他要顧忌影響。就算是夫妻翻臉,鬧到離婚的地步,女人多多少少還是能得到一些經濟上的補償的,再不濟,孩子至少不會衣食無著。窮男人且不說他有沒有這樣的善心,在能力上他就做不到,沒法補償。女人一旦被掃地出門,完全可能失去一切,一無所有。

窮男人在外面往往不順心,欺負不了外人,只有回家發洩。妻子就不僅人格受辱,還有可能受皮肉之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