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如果把國產耳機分個類的話,我覺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錢的,一類是沒錢的。

區別在哪裡?顯然是推廣。

沒錢的營銷活動叫做推廣,有錢的則可以稱為營銷,但實際上HIFI耳機是個小眾的行業,絕大部分都是在做推廣,能夠將推廣做成營銷的也只有Beats或者索尼,BOSE也算有錢人,但在推廣陣勢上BOSE還是沒索尼推得猛。

Beats就不說了,大概是耳機史上營銷最成功的品牌,才幾年功夫就成了全球品牌,當然這也是特殊的,因為它根本不是HIFI耳機。

所以如果你想創業賺大錢,HIFI行業肯定不合適;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用自己的能力為用戶提供性價比更高或者單純的只是聲音更好的耳機,你可以嘗試去創業做一個耳機品牌。

老忠耳機大概就是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品牌,不過老忠耳機粉絲群還有差不多1500號人,不是用戶就是粉絲哈,也算是小有建樹。

有人說不就是粉絲群嗎,看看那些自媒體,隨便一個都是大幾萬的。事實上群粉絲和自媒體粉絲是有很大差別的,你會讓群消息一點一點吞噬你手機內存麼?

閒話說了不少,總而言之老忠耳機雖然沒什麼名氣,但也是粉的牌子。這裡給大家分享一款老忠在今年出的一圈四鐵A5耳機,個人看了下之前的A3和A4都是有用戶底子的,但老忠耳機最有名的還是七個動鐵單元的北斗星,對老忠耳機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這款A5的售價為1660元,極簡的包裝配得上這價位,LZ就是老忠的拼音首字母;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開箱展示,左邊收納盒有塑料膜包裹,右側是耳機腔體,同時配備了3個調音導管,加上耳機裡面的,那就是4個了;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A5腔體櫥窗默認的是藍色的高解析風格;配送的黑、灰、紅三個分別是HIFI、流行、重低音三種,官方購買頁面說的不是很清楚,沒辦法,感覺是連美工都沒請,購買頁面就像DIY賣家那樣的簡單。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全家福展示,耳塞套、導音管、腔體、收納盒、線材、說明書和合格證;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老忠A5腔體是全金屬的橢圓狀,很像飽滿的蠶豆,腔體不大,後背上的紅色圖案應該不是LOGO,個人覺得加不加無所謂,腔體本身低調,加上像翅膀一樣的紅色圖案也未能畫龍點睛。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腔體做工還好,表層處理的很光滑,塞到耳朵內廓沒什麼不適感;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除了可換調音導管,老忠A5同樣是可以換線的,標準的MMCX接口;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不過要吐槽的是它的線材設計實在不咋的,耳掛部分是有些粗的皮質包裹,因為粗,再加上柔韌性有限,雖然是可以隨意塑形的,但顏值沒了,體驗也並不是最好的。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線材是尼龍包裹的,應該也是無氧銅,官方購買頁面沒說,有點粗,聽診器效應還好,和耳掛部分一樣不好看。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因為資料有限,個人並不知道這老忠A5一圈四鐵的來路,也不知道其架構,試聽過後能肯定是有三分頻設計的,16歐的阻抗和105dB靈敏度也讓我試著用手機推了推,推得算不錯了,聲音有些厚,但也算得上溫潤,而且數碼味沒那麼明顯,不過個人用的是原配的高解析導管,所以下文的主觀聽感還是以播放器為前端進行的試聽。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用艾巴索DX150直推時整體給人的感覺比較清淡,低頻下潛不深,有不錯的聲底,但是量感並沒那麼大,聲場不大,比較均衡,且有一定的立體感,彈性和器樂分離感倒是顯示出很不錯的控制力。

人聲的解析其實並沒那麼高,我用的是解析導音管哦,只能說A5的整體解析都出一個較高的水準,男聲溫潤,女聲甜美,細節點到為止,聽流行樂的時候會有點偏暖的跡象,可以說沒什麼特別的亮點,但也無明顯硬傷可吐槽。

相比中低頻,A5的高頻偏薄,動態明顯不夠,不過靈敏度很高,細節比整體表現要多,延伸感是夠的,亮度不夠,聲場定位更為準確,所以它的通透性是足夠掩蓋它的順滑度不夠的瑕疵,只是整體偏暗,再加上溫潤中低頻襯托,反而讓高頻更加黯然失色。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和艾巴索DX150確認過眼神後,再看看更為溫潤大氣的乾龍盛QA361,低頻聲場依舊不顯大,不過聲場定位要清晰的多,音底依舊厚實,量感略有提升,動態並未有明顯改變,倒是讓我覺得瞬態提升了,大鼓的細膩程度有所增加,聽蔡琴的《渡口》那種渲染氣氛的低頻是可以滿分的;但若是聽影子樂隊《Apache》這種低頻節奏的曲子,其低頻細膩程度是還可以再提升的,總的說來低頻還算是很不錯的。

在乾龍盛QA361上,老忠A5的中頻音色是非常飽滿的,對於吉他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對於人聲,它也可以展現出飽滿亮麗的一面,男女聲均可駕馭,但細節仍然是點到為止的,這並不是它的弱點,它的弱點在於中低頻之間的層次感還不夠好,如果耳朵夠靈敏會在有些歌曲裡發現它的問題,不過整體的解析也能掩蓋這種瑕疵。

作為三頻均衡的典範,乾龍盛QA316直推下的A5高頻明顯厚實了不少,也亮麗了不少,動態依舊不大,延伸感很明顯,像亨德爾《水上音樂序曲》這種簡單的樂器並不多的絃樂可以表現的很不錯,順滑度和通透感都是足夠的,如果要挑瑕疵,瞬態和聲場,尤其是聲場是偏橫向的,不過一般的高頻樂器它已經可以搞定了。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在樂彼L6上,老忠A5低頻的優缺點跟我給明顯了,低頻下潛不深,聲場不夠,但器樂分離感甚好,空間感和定位都不錯,彈性和凝聚感的均衡度可以聽槍花《14 Years》這樣的金屬打擊樂,不過用它聽搖滾依然缺點氛圍,但是聽陳勳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它卻能表現出IE80S那樣的水準來,不算寬鬆,除了動態略顯不足,聽這首歌曲子的時候無論是細節還是整體都足夠優秀。

老忠A5的人聲是有著明顯動鐵味道的,在樂彼L6上展現了醇厚的一面,密度偏大,位置較好,柔和度中規中矩,沒有太明顯的冷暖傾向,音色還算飽滿,就是柔和度不夠自然,要知道它有四個動鐵,還能控制好解析,已經很難得了。

因為樂彼L6已經是屬於高端播放器了,所以在聽A5的高頻的時候我特地換成了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的交響樂版。第一感覺是很不錯的,有一定的動態,瞬態和器樂分離度很好,聲場也不是那麼扁平,解析甚至有點凌厲,關鍵是它還沒那麼薄,整體的通透感聽這首歌完全沒問題;但是這刺激感並不能維持很久,糊的地方依舊會糊,個人覺得問題出在三頻的處理上,它的器樂分離度相當好,但是在這首歌裡低頻部分就顯得過重,對中高頻的烘托作用不大,反而讓整首歌聽起來總覺得韻味不足。

聽過這個牌子耳機的都是老燒

整體總結部分

最近聽了不少國內小廠的塞子,不得不說現在的BOSS都不是傻子,大多數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樣的耳塞,而且也知道優秀的耳塞為何優秀。

在調音方面,不管成熟不成熟,但總得來說都在模仿大廠的同時但又保持著親和力。在保持親和力這一點上,老忠A5做的也很不錯,這是一副偏高解析的耳塞,但它的中低頻大多時候是保持著溫潤的風格,但它又很保守,所以在我看來它除了人聲把握的很好,低頻和高頻都欠火候,但它的優勢又在於它又是偏雜食的,沒有特地的說非要男聲或者女聲或者AGC,憑這一點也有它的立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