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 秒殺了一切耳機,但它其實並不是一副「耳機」

AirPods Pro 秒殺了一切耳機,但它其實並不是一副「耳機」

AirPods Pro 是我等了 4 年的耳機。

從 4 年前開始,我嘗試了市面上所有的主流藍牙耳機。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不支持降噪」、「佩戴不夠舒適」、「不夠便攜」、「通話質量不行」,我經常需要帶兩款以上耳機出門,以應對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求。

AirPods Pro 幾乎完美滿足了我的一切需求。便攜性、舒適度、連接性能、主動降噪……都無可挑剔。我可以戴著它通勤、工作、運動、睡覺。唯一的遺憾是它的續航並非無限,導致我一次又一次因為電量耗盡而取下它,又迫切等待著再次戴上它。

AirPods Pro 是藍牙耳機進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完成了從「降噪藍牙耳機」到「聲音 AR 裝置」的進化。

從「降噪」到「接管聲音」

相比前代 AirPods,AirPods Pro 最大的改進是「降噪」。

我第一次體驗「主動降噪技術」是在 2016 年初。我戴上朋友的 QC20,那種「一瞬間世界安靜下來」的感覺是難以言表的。取下耳機,我才意識到,自己身邊竟有如此多「噪音」。

同一年年末,Bose 在 QC35 的市場宣傳活動裡,搞出了那個著名的微博:

有多安靜我來描述一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你在銀行做經理,維護客戶關係,不上不下,有房貸和車貸,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醫院做護士,她媽有尿毒症透析多年,她不愛你。你年輕的時候覺得能成一番事業,但現在也就這樣,朋友們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車庫停穩車,關掉引擎,嗚一聲安靜了下來。太安靜了,你生命中少有這麼安靜的時刻,你打算髮十分鐘呆再上樓吃飯。

——以上就是 Bose QC35 的降噪效果測評。

QC35 引爆了「主動降噪」這片市場。就是從那個冬天開始,地鐵裡戴著降噪耳機通勤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我也購買了自己的第一部主動降噪耳機,索尼 MDR-1000X。

QC35 和 MDR-1000X 的意義一方面在於它們是第一批將「降噪」和「藍牙」結合在一起的耳機。去掉了「線」的牽絆,主動降噪耳機才得以脫離「飛機」這一特定場景,開始向全場景進軍。我可以一直戴著我的 MDR-1000X,而不需要擔心取書包、脫外套的時候會牽扯到線。

另一方面,Bose 和索尼的技術領先,將降噪耳機的價格標定在了 2000 - 3000 這個價位段。有沒有 1000 塊的降噪耳機?有,但降噪效果相比 Bose、索尼,差了十萬八千里。

這給 AirPods Pro 提供了一個巨大優勢。它擁有無可匹敵的功能、性能優勢,卻只賣 1999 塊這樣的「正常價格」。

AirPods Pro 的降噪性能有多好,特別是應對風噪時的表現我就不多贅述了。在我看來,降噪效果的細微差別倒沒那麼重要。只要能將環境噪音降到一個不影響聽音樂的程度,同時不帶入過分明顯的新底噪,就是合格的降噪耳機。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用過的幾乎所有降噪耳機,無論是 QC30、QC35、Bose 700,還是 MDR-1000X、WF-1000XM3,它們的降噪效果都是合格的。

-

但 AirPods Pro 的降噪功能不止在於「降噪」,更在於「通透模式」。

MDR-1000X 應該是市面上第一個引入所謂「環境聲模式」的降噪耳機。這個功能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降噪的基礎上,通過麥克風收聽周圍的環境聲,並通過耳機回放,讓用戶在需要的時候能聽到周圍的聲音。

但在索尼的幾代產品上,這個功能都是幾乎「不可用」的。「環境聲模式」下,各種高頻聲音會被放大到一個「刺耳」的程度,同時還伴隨著巨大的底噪。在任何時候我都寧願摘下耳機來聽環境聲音,也不願意用這個「環境聲模式」。而且索尼大部分產品,進入「環境聲」模式操作的誤操作率都極高,常常是我還沒正確操作,就已經錯過了我要認真聽的信息。

但在 AirPods Pro 上,「通透模式」不僅可用,而且相當好用。長按耳機柄進入「通透模式」之後,周圍的高頻環境聲音雖然會有「失真感」,但完全是能夠接受的程度,在噪音不太大的環境裡,我完全可以開著「通透模式」聽一小時歌,也不會有不適。

這是一個跨越性的改變。AirPods Pro 不只是能夠實現「降噪」,更可以提前接管你將要聽到的一切聲音,並將控制權完全交給你。

從「耳機」到「聲音裝置」

從 2012 年的 EarPods 到 AirPods,7 年,蘋果就靠這一套模具,一直穩坐著「最舒適耳機」的位置。

作為一個 Hi-Fi 愛好者,我對入耳式耳機的接受度是很高的。有些佩戴上堪稱「反人類」的耳機,我都拿來當主力耳機戴過。Hi-Fi 耳機,一切都為音質讓路,很多耳機為了在機體裡塞進更大更多的發音單元,往往體積巨大。正因為如此,我只有坐下來專心聽音樂的時候才會用 Hi-Fi 耳機。

-

AirPods Pro 的佩戴舒適度突破了「入耳式耳機」的極限。

大部分入耳耳機都是通過硅膠套和耳道的摩擦來保持穩定,所以硅膠套必須緊緊地塞在耳道里,耳道受擠脹後會有不適感,這正是大部分人無法適應入耳耳機的原因。而 AirPods Pro 通過模具設計,使耳機的重心能保持在耳廓內,即使取掉硅膠套也能掛在耳朵上,不容易掉落的同時儘可能減小了硅膠套對耳道的壓力。

除此之外,AirPods Pro 還通過在硅膠套上開孔,保證在塞入的時候不會擠壓耳道內的空氣造成不適,平衡內外氣壓,結合主動降噪功能,也大大減輕了聽診器效應。AirPods Pro 是目前唯一一款我能戴著跑步、睡覺的入耳式耳機(主動降噪耳機)。

我沒用過 Bose 的 Sleepbuds,但 AirPods Pro 是一副很好的「助眠耳機」。它的大部分機體都待在你耳廓之內,側臉貼在枕頭上時不會受到枕頭的擠壓。結合主動降噪,你可以在睡前選擇一些白噪音、輕音樂或 ASMR 來幫助自己入睡。我嘗試了幾晚戴著 AirPods Pro 睡覺,主觀上我感覺自己睡得更香了。

在使用 AirPods Pro 的這一週裡,我平均每天有超過 20 小時都戴著它。

我第一次如此在意一個耳機的續航時間和充電速度,每次因為沒電而摘下它,我甚至會因為耳朵裡充滿了未經過濾的現實世界聲音而感到輕微焦慮。AirPods Pro 已經超脫了「耳機」這個單純的角色,你可以用它來聽音樂、聽播客,過濾噪音或增強聲音,它幾乎覆蓋了一切我能夠想到的場景,開始進化為一個全面的「聲音裝置」。

-

兩年前,HomePod 打開了蘋果「sound-hacking」的大門。

兩年裡,蘋果的各種聲音設備都在飛速進化。HomePod 能夠檢測周圍的空間並針對性地優化聲音;MacBook Pro 上的揚聲器每年都有升級,蘋果還專門設計了一顆 T2 芯片來處理音頻信號;iPad Pro、iPhone 的揚聲器也同樣越來越強大;現在又完成了從 AirPods 到 AirPods Pro 的迭代。

蘋果的這些聲音設備不一定是「音質最好」的。但它們的聲音一直在向一套統一的標準靠攏,遵循這套標準進化。每一代新產品相比上一代都有更鮮明、分離度更好的三頻,更廣闊卻並不失真的聲場,同時又保持了準確的調音。

我很難準確描述這種音質的變化,一個我能想到的類比是,蘋果聲音設備的「色域」變廣了,但聲音的「色準」卻依然準確。這個感覺在聽那些蘋果自己製作的聲音時愈發明顯,比如 YouTube 上的蘋果產品視頻,以及一些特定的 Apple Music 歌曲。

不斷進化的不只有「發聲設備」,也還包括各種麥克風。新的 MacBook Pro 16‘ 上搭載了一顆準專業級的麥克風,各種設備全天候聆聽著用戶發出的指令。

蘋果正在創造一套普適又獨特的聲音系統,使用戶在不同的蘋果設備上能獲得一致的聲音體驗,並用這套系統一步步接管用戶聽到的所有聲音。在這套系統裡,AirPods Pro 的地位舉足輕重。因為 AirPods 是一種可穿戴設備,能以最貼近的方式長時間待在用戶的耳朵裡。

聲音進化論

AirPods Pro 幾近完美地實現了一款藍牙耳機應有的一切特性,價格卻只要 1999。這也要歸功於蘋果的音頻研發團隊。

想要做一款好耳機,關鍵在研發。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大部分消費習慣性認為耳機理應「隨機附贈」,沒有多少廠商敢投入大量資金做一款「好耳機」。與此同時,耳機的邊際成本又非常低,只要銷量衝上去,再大的研發成本也能被攤薄。

這就是蘋果做耳機的故事。7 年前,它率先投入資金設計 EarPods,使之連續 7 年成為佩戴最舒適的耳機,沒有之一。3 年前推出 AirPods,在體積、佩戴和連接性能上領先對手至少兩年。等到各家終於漸漸趕上,推出自己的真無線耳機時,AirPods Pro 又橫空出世。

如果一定要找 AirPods Pro 的缺點,我覺得交互方式從「敲擊耳機」到「捏耳機柄」的變化,算是一個遺憾。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 AirPods Pro 耳機腔體的體積更大了,所以蘋果將電池從耳機柄移到了腔體中,把壓力傳感器換到了耳機柄裡。「捏耳機柄」的交互雖然和有線耳機上的線控交互形成了一種統一,但還是相對要麻煩一些,特別是在運動的時候。

-

從 QC20 到 QC30,從 MDR-1000X 到降噪豆,從 EarPods 到 AirPods 再到 AirPods Pro。耳機逐漸擺脫了線和頸環、實現了主動降噪、體積越來越小、佩戴越來越舒適,只為一個目標:更長時間地停在用戶的耳朵裡。現在,AirPods Pro 已經非常接近耳機的終極形態:24 小時佩戴,接管我所聽到的一切。

聲音進化,未來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