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知識問答大全

茶樹篇

武夷巖茶知識問答大全

1、武夷山那麼多的茶樹品種,它們之間的品種差異是以什麼來區分的?

武夷巖茶是品質風格最豐富的茶類,品質特徵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類特徵:山場特徵(環境特徵)、品種特徵和工藝特徵。三類特徵中,工藝特徵的差異性最大,也最典型、最容易區別,比如輕火型和足火型。而山場特徵和品種特徵的差異性都相對較小,而且又多種多樣,極易被工藝特徵所掩蓋,所以非常難掌握。武夷山是茶樹品種王國,茶樹品種非常多,有些特徵比較典型,容易掌握;有些品種特徵差異性極小,極難掌握。巖茶的品種差異就是用品種特徵來區分的,而品飲者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品種特徵,才能鑑別和區分不同的品種。

2、武夷巖茶最早的春茶一般在幾月份採摘?一般來說,何時採摘最為適宜?

武夷巖茶的春茶採製期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何時採摘最為適宜要因品種、氣候、立地環境、肥培管理等因素而定;每個品種的最佳採製期約為一個星期左右;早芽種一般在4月中、下旬採製,中芽種一般在4月下旬至月初採製,遲芽種一般在5月上、中旬採製。

3、很多人說鑑別老樅水仙就看它茶湯裡面是不是有一種苔蘚味,老樅水仙真的是苔蘚味嗎?

老樅水仙的特徵不是苔蘚味。鑑別老樅水仙的主要因素還是水仙的品種特徵。只是幼齡水仙和老樅水仙會表現出不同的品種特徵,只要對比品嚐後就能區別和掌握兩種特徵。

4、對於種植茶葉來說,太陽日照對它的影響有多大?又是怎麼起作用的?

茶樹是耐蔭喜陽作物,在極陰的環境下也能生存,但長勢不旺,產量不高,也不利於茶葉芳香物質的形成。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必備條件,太陽日照的強弱直接影響茶樹內含物質的形成和各種內含物質形成的比例。適度的太陽日照可以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但強烈的太陽日照又會降低產量和品質,特別是對茶葉的滋味影響極大,會明顯增加苦澀感。

5、武夷山野放的茶葉,未經任何人工管理,在幹茶外形與滋味上有什麼個性特徵嗎?

有。但是特徵較弱,容易被其他特徵所掩蓋。品種、加工工藝等其他因素相對一致的情況下,野放的茶葉,幹茶色澤更淡更黃、外形更細緊,滋味欠濃但更耐泡

6、武夷山有用茶芽做成烏龍茶嗎?

武夷巖茶的採摘標準是開面三至四葉。大生產上為了及時完成初制工序,防止氣候和生產能力的影響而採摘過老,影響品質和制率,大宗品種都掌握在大部分小開面、小部分帶芽時開採. 武夷山沒有特意採茶芽來製作烏龍茶的。

7、對於武夷山岩茶四大名叢來說,是茶葉的品種及加工重要,還是山場更重要一些?

對於武夷巖茶來說,品種、山場和加工工藝都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於四大名叢來說,歷史證明品種肯定都是優秀的。至於山場和加工工藝哪個因素更重要、或哪個因素影響更大,那就要看消費者的偏好了:對於注重香氣高低、喜歡清香型、低火型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加工工藝就顯得更重要;對於注重滋味醇厚、喜歡中火、足火型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山場就顯得更重要;對於既注重滋味醇厚、又要求香氣濃郁、喜歡傳統型極品巖茶的消費者來說,山場和加工工藝都顯得特別重要。

8、在雨天採摘的茶會形成它什麼樣的滋味?

雨天採製的茶葉,會明顯降低茶葉的色香味。對於烏龍茶來說,雨天採製的茶葉除了香氣明顯降低外,滋味會明顯淡薄,湯色深暗,水中香降低,常帶有不同程度的雜味,如酵味、悶渥味等。(釋超全的《武夷茶歌》中寫道“...若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

9、巖茶裡面有沒有紫芽茶,這類茶有單獨列一個品種嗎?

巖茶的茶樹品種非常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屬於紫芽種(紫芽種製作成的巖茶可以稱為紫芽茶)。紫芽種是多個品種的統稱,不能單列或歸為一個品種。如:大紅袍、九龍袍、紫牡丹、狀元紅、紅海棠、紅孩兒、小紅梅等等。

10、巖茶當中,名叢和奇種各指什麼?(沒有“奇叢”一說)

武夷巖茶中的名叢是指從武夷菜茶有性群體中,單株選育的優良茶樹採製的茶葉

用武夷菜茶品種(有性群體)採製的茶葉則稱為奇種

11、聽說好的閩北肉桂在茶湯裡面可以喝到一種“辣”的感覺,是不是沒有“辣”勁就表示茶不好了?在武夷山最老的水仙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最早的茶樹在哪還可以找得到嗎?

肉桂的品種特徵就是帶有辛辣味。肉桂在初制過程中發酵越足(指紅邊越多),辛辣味就越明顯。但並非沒有“辣”勁就表示茶不好,而是滋味越醇厚,茶就越好。武夷山最老的水仙大約有150年以上的歷史。主要分佈在武夷山的景區內和景區的西北側。

12、新茶馬上就要上市了,我想問問,茶葉是不是越新鮮越好?

所謂新茶,是指當年春季從茶樹上採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而成的茶葉。為求其鮮嫩,一些茶農在清明節前就開始採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雨水節氣前採的茶。被稱為雨前茶。有些消費者以品新茶為樂,爭相購買新茶。其實,“茶葉越新鮮越好”的觀點是一種誤解。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是越新鮮越好,即使是綠茶也並非需要新鮮到現採現喝。對於過於新鮮的綠茶來說。含有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多喝較容易損傷腸胃。所以。存放半個月後喝更好。

製茶工藝篇

武夷巖茶知識問答大全

1、如果高焙火的茶拿去煮飲,會不會更難喝?

不論是高焙火茶還是低焙火茶,煮飲都會提高茶湯的濃度而降低香氣。煮飲是更好喝還是更難喝主要看茶葉滋味的濃淡和品飲者的喜好了。

2、重焙火過的巖茶會有什麼特徵?

重焙火過的巖茶與輕焙火時對比:外形更緊結,色澤更烏褐,湯色加深;香氣更濃沉、幽長,不高飄;滋味更濃厚,少了鮮爽味;剛焙好時味略帶澀,儲存幾個月後會轉醇滑。

3、一般來說,炭焙味比較明顯的茶要過多久才會讓這種味道降下來?

一般來說,炭焙味比較明顯的茶,存放一段時間後,碳火味就會明顯下降,下降程度和包裝容器、存放條件等還有極大的影響。要存放多久主要看火功的高低和存放條件,中低火功的茶一般存放一、兩個月後,碳火味就會明顯下降。中足火功的茶一般要過三、五個月後,碳火味才會明顯下降。足火、高火功的茶一般要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碳火味才會明顯下降。

4、聽說巖茶因為經過烘焙,所以喝多了會上火,有這回事嗎?除了時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除茶的火氣嗎?

巖茶剛烘焙好時是有火氣的,馬上喝容易上火.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存放後,火氣就會減退,要存放多久而沒火氣則要看巖茶火功的高低程度和存放條件。除時間以外,剛焙好的巖茶,密封好放到冰箱速凍幾小時後,再密封升到常溫,可以快速去除火氣。但不建議用這種方法,因為對茶的口感有一定影響。

5、我有一些陳年的茶,沒有明顯的返青味,但又擔心再次復火而使其品質下降,請問怎麼處理比較好?

陳年巖茶如果沒有很明顯的返青味和潮氣就不需要再次焙火。如果需要更好的繼續陳放可以進行低溫烘乾處理後再密封存放

6、在相同存貯條件下,焙火重的茶是不是更耐保存?輕焙火的茶是不是存放不到一年?

是的。但輕焙火的茶也不是存放不到一年,如果茶葉的生長環境較好,加工適度到位(特別是指做青和烘乾),儲存條件很好的情況下,茶葉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甚至幾年不會返青。

7、武夷巖茶的輕重焙火與巖韻有什麼樣的關係嗎?

焙火是提升武夷巖茶巖韻的重要工藝。一般情況下,火功越足、越透,巖韻越強,但火功過高、過頭了,也會降低巖韻,使茶水變空了。輕火茶的巖韻更難體會和鑑別。

8、巖茶餅經過一定時間的陳化,還會不會有後發酵的過程?

巖茶餅經過一定時間的陳化後,還會有後發酵的過程,即繼續陳化。陳化就是一種後發酵,也是一種非酶促氧化。

品鑑篇

武夷巖茶知識問答大全

1、好的巖茶是不是也不怕沖泡太濃,這種濃苦與劣質茶的濃苦有什麼區別?

巖茶沖泡太濃,超過品飲者的最佳濃度時,均會感覺濃苦,影響茶葉滋味。但高檔巖茶的濃苦與劣質茶的濃苦品飲時,感覺起來是不一樣的,好茶的濃苦有強烈和持久的回甘,且齒頰留香;劣質茶的濃苦雖有強烈的回甘、但時間短、而苦澀味持續的時間長,香氣低、停留的時間也短。

2、用什麼樣的水可以把巖茶泡得更好,又可以讓茶湯更加柔滑?

泡巖茶最好的水就是山泉水了。沒條件的地方用礦泉水和純淨水也是可以的,但不同的品牌水質還是有較大的差異。只要用硬度低的清淨的水,就可以泡出巖茶正常的香和味。

3、前幾十年武夷山當地人是怎麼喝茶的?聽說很不講究,也是用搪瓷罐直接衝飲的,冷後還特別好喝?

前幾十年,武夷山的當地人喝茶方式主要有兩類:搞茶葉的業內茶人喝茶方式和現在差不多,而一般的

武夷山人喝茶(特別是在農村),都是喝大缸茶和冷茶

4、現在很多茶廠都說是“全程不落地生產”,這樣是不是第一道不用洗茶直接就可以喝了?

衛生指標好的茶葉,不僅是要全程不落地生產,而且在環境條件、加工設備、燃料和管理標準化程度等方面都要改善和提高,才能符合要求。洗茶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和心理作用,因為不衛生的茶葉靠洗茶是洗不乾淨的。一般的茶葉,特別是巖茶,第一道茶都是可以喝得。因為從生態環境、生產標準化程度和衛生指標市場抽檢結果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巖茶是最衛生的茶類之一,所以巖茶在第一道沖泡時,只需將泡沫刮淨就可以直接喝了

5、輕焙火的茶越來越多,請問這類茶在沖泡時,溫度控制在多少度為宜?

烏龍茶類的沖泡都是要求水溫為95度以上,現開現泡的;只是在水溫較低時,輕焙火茶比足火茶的影響會小一些。

6、沖泡清香型的烏龍茶,水往中間衝好還是往四周循環衝好?

沖泡烏龍茶都要求高溫高衝。高衝的目的是使茶葉在沖水時能上下翻滾、全部快速浸潤,衝出泡沫,最好第一衝就去淨泡沫。所以水往中間還是四周衝則為其次,達到沖泡效果的方法均可以。一般情況下,投茶量少時水往中間衝即可;投茶量多時還是往四周循環衝為好。

7、用紫砂壺或者用瓷的蓋碗,哪一類更適合沖泡巖茶?

主要看品飲者的喜好。重味不求香者用紫砂壺沖泡巖茶更好;要充分體現巖茶的原香原味、則是用瓷蓋碗更好。

8、如果品鑑一壺好茶,是在飯後多久為宜?

品茶喝茶都應在飯後半小時再開始為宜。

9、如何分辨人工添加味茶?

一般而言,茶湯入口後即產生強烈甘味,甚至造成澀感者,加味的可能性較高。純茶之甘味乃徐徐而來,且不會使口腔有不良或緊張的感受。同時,

人工甘料茶不耐沖水,茶湯滋味或香氣都會在二、三泡水之間突然下降。如果感覺還不是很明顯,則可以用一泡加味茶和一泡自然純茶加以比較。

10、經常聽到巖茶的“冬片”,請問它有什麼樣的個性特徵?

巖茶的“冬片”是指立冬前後採製的巖茶。它的特點是香氣清高,滋味甘爽、醇和,沒有夏秋茶的苦澀感。在春節前後品飲是最鮮爽清香的巖茶。

11、有一些茶葉當中有一種明顯的甜,不知道這種甜是茶葉本身的還是因為添加了什麼東西。請問是否有簡單的辦法可以鑑別茶葉是否添加了其它東西嗎?

茶葉中的甜味有些是茶葉本身固有的有些是添加了甘草或其他甜物的。有些特殊的茶樹品種(稱“甜茶”)帶明顯的甜味。簡單的鑑別方法:一是甜味不同,甘甜味是茶葉本身固有的,銳甜則是添加的;二是多次沖泡後還有甘甜一般是茶葉固有的,甜味快速減淡甚至幾衝就沒甜味則可能是添加的。

12、值得珍藏的陳年巖茶,一般具備什麼樣的特徵?以什麼樣的口感為最佳?

值得珍藏的陳年巖茶一般要具備較好的山場、到位的加工製作和足夠的幹度。口感上應該具備醇厚的滋味、較高的發酵程度和足透的火功

13、品茶的最好時間究竟是什麼時候呢? 早晨、中午、晚上?

一般在午後較好。但還是依不同體質、年齡和個人生活習慣而決定。

14、用隨手泡燒水,水會反覆煮開,這樣是否有利於泡茶?是不是講究煮開幾次就不用了?

反覆煮開的水為老水不利於泡茶。還會降低茶湯口感。最好別用反覆煮開的水泡茶。

15、特意長時間浸泡一道茶,是否可以通過它的苦澀度的大小來判斷它的品質好壞?

可以。但浸泡時間也不能過長和隨意性,也要有一個習慣性的相對標準,才有一個相對的苦澀程度和化開時間來判斷茶葉品質的好壞

16、茶葉浸泡到最後,越能出現一種清甜,是不是說明它更加天然?

相對而言是這樣的。相同的茶樹品種,茶葉泡到最後還越能出現一種清甜,說明它的生長環境越生態,栽培管理和加工製作也更自然、更規範

17、想煎煮武夷巖茶,有什麼樣的技巧(比如茶少水多等)可以讓它更好喝?

煎煮飲茶法一般用於茶葉原料較老的茶類。若想煎煮武夷巖茶,可以降低茶水比(控制在1:200以上),不需煮太長時間(水煮開後即可),或用沖泡後的茶葉再來煎煮(茶水比在1:100以上)會更好喝些。但武夷巖茶用煎煮飲茶法不如開水沖泡法的風味佳

漲知識

武夷巖茶知識問答大全

1、茶湯放置幾個小時後,為什麼湯色會得更深了?湯色變化後還能再喝嗎?

茶湯放置幾小時後,首先因溫度降低,茶葉的可溶性成份在湯中的溶解度也降低,淡茶會使湯色加深,濃茶就會形成固態物質而產生渾濁(即“冷後渾”);其次是因為茶葉有效成分與空氣中和茶湯中的氧氣發生微弱的氧化反映而使湯色加深。湯色變化不是決定茶湯還能否再喝的主要因素;在

常溫下,放置幾小時且未受汙染的茶湯是可以飲用的,超過10小時後最好不要再飲用

2、有機化肥和無機化肥會對茶樹產生什麼樣不同的影響?

有機化肥是用普通的化肥(即無機化肥,添加有機物(如垃圾處理物、禽畜糞便、汙泥、植物廢料、草炭、風化煤、褐煤、腐殖酸等)配製而成。有機化肥的肥效更低,但養分更全、肥效更長,可以提高茶葉品質,改善土壤結構。無機化肥的肥效高,可以明顯快速的促進茶樹生長;但無機化肥肥效短,養分單一,不利於茶葉品質形成,長期使用會破壞土壤結構。

3、有機茶與普通茶來說,在口感上的重要區別在哪兒?

有機茶與普通茶在口感上的區別非常細微。相同產地和相同等級的有機茶會比普通茶更醇厚、更甘甜、更耐泡、更耐存放些

4、有些茶會引起口腔的緊澀,有些茶則不會,請問茶葉的澀口是由什麼物質引發的?

茶葉的澀口主要是由茶葉中含有的生物鹼和茶多酚類等物質引起的。茶多酚類物質和它的氧化程度也有關係,氧化程度越高、澀感越輕。如果生物鹼和多酚類物質的含量和其他物質的含量比例協調時,茶葉就不會有澀感;如果生物鹼或多酚類物質的含量單樣物質的比例過高,即使茶葉泡的較淡也會明顯感覺有澀感。

5、能帶來強感“巖骨”感覺的茶,是因為茶中的什麼物質引發的?

能帶來強“巖骨”的茶,是因為茶葉中各種內含物質的含量高而比例協調

6、是不是同時喝了很多種的茶,更容易引起人的醉茶?

不是。茶醉是飲茶者對攝入過量的茶葉而引起的反映。是否醉茶主要與飲茶者的敏感度和飲用茶葉有效成份的總量有關

7、巖茶茶湯中的泡沫是什麼物質?如果喝下去有什麼問題嗎?

巖茶茶湯中的

泡沫物質和茶水的物質成分是一樣的,是可以飲用的。形成泡沫的原因主要是巖茶的外形和茶中含有的生物鹼遇沸水沖泡而形成。如果茶葉的表面附有灰塵,在沖泡時則會附在泡沫上,所以沖泡出的泡沫一般是要刮除掉不宜飲用的

8、類似白雞冠這樣白化的茶葉,其內涵物質如茶多酚、咖啡鹼等會不會比其它茶葉更少一些?

茶樹品種不同,其內含物各成份的含量和比例也會有差異。類似白雞冠這樣白化的茶樹品種,其茶葉中的茶色素類物質的含量和各成份的比例與其他品種的差異較大,特別是葉綠素的含量較少。但茶多酚類、生物鹼類等物質的含量不一定會比其它茶葉更少。

9、茶葉的纖維度能夠代表什麼嗎?

茶葉的纖維度主要體現茶青的老嫩程度,但不能代表茶葉品質的高低。因為不同的茶類,對茶青老嫩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10、喝武夷巖茶有哪些好處?

喝茶有益健康,這是許多人的共識。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不寒不熱,溫熱適中,因此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的作用,可以讓機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武夷巖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延緩衰老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喝武夷巖茶習慣,對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11、飯後適合飲茶麼?

許多茶客喜歡在飯後飲茶,這是不適合的。飯後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沖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

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未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單寧酸結合成一種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葉妨礙了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飯後喝用15克幹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降低50%,長此以往,影響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鐵性貧血。為避免出現貧血症狀,飯後約1~2小時,胃排空後,再喝茶較合適,平常也可以多攝取綠葉蔬菜、紅豆、豬肝等富含鐵的食物,以避免血紅素不足。

12、我們家先生喜歡一邊喝茶一邊吃茶食,但我又擔心有些食物不能和茶一起吃,請問有什麼講究嗎?

用茶摻食做菜餚、茶食品供人食用在中國由來已久。茶食品種類繁多,製作技藝精湛,風味獨特,堪稱中國美食的一奇。茶葉入菜,除有營養、藥理作用外,對菜的風味也具有獨特的作用。茶摻入食品的種類,自古至今都跟時代的民俗文化結合,且品類在不斷髮展擴大。因為茶裡面含有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所以在喝茶的同時,蛋白類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海鮮等,一般不建議和茶一起飲用。另外對於綠茶來說。因茶性偏涼,若和水果等涼性食物一起食用。可能會對脾胃產生傷害。

13、巖茶存放在錫罐還是陶罐裡更好一些?

巖茶存放在密封的錫罐中,更能延長茶葉的保質期。

14、喝茶為什麼能提神?它有副作用嗎?

這主要是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能興奮神經中樞,產生提神醒腦的功效,其興奮程度取決於用量的多少

。而且咖啡因還有消除疲勞,抵抗酒精、菸鹼、嗎啡等毒害作用。咖啡因起的副作用畢竟是暫時性的,咖啡因在人體血液中不積累,通常幾小時之內就隨人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基本上沒有順還體質的副作用,可以放心飲用。

15、喝武夷巖茶很容易上癮嗎?

是的,武夷巖茶是內質茶,通常接受會比較慢,但是喝過一段時間後,就感覺到其顯示的魅力了,其性溫,品種繁多,香氣馥郁、雋永,滋味醇厚不傷胃,而且養胃益生,再加上武夷山獨特的優良的自然環境條件和豐富的文化薰陶,遂使巖茶品質具特殊的“巖骨花香”之風格。所以喝上一段時間後,一般的人都比較容易接受武夷巖茶,經常喝的話口味會越喝越重

16、茶葉屬於中藥嗎?它的藥用效果如何?

茶葉屬於中藥,但更是一種大眾飲品。唐《本草拾遺》上就有說到:“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消食、醒酒、利尿、祛痰、抗癌、抗突變、降血壓、降血脂等功能。所以我們大可放心喝茶,因為還沒有研究表明茶對人體有什麼副作用。

17、為什麼陳茶喝完後對腸胃有比較大的幫助?這主要是由哪類物質引起的?

主要是因為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經後發酵(非酶促氧化),轉化成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等茶色素物質。茶多酚類物質是茶葉保健功效的主要成分,但對胃的刺激性較強。茶色素物質的功效和對人體的保健功能與茶多酚類物質基本相同,但對胃的刺激性非常小,而且消食功能更強。所以陳茶更有利於治療和保健腸胃。

18、經常喝武夷巖茶能預防感冒麼?

喝武夷巖茶具有一定的預防感冒能力,是因為茶葉的營養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兩部門,後者不溶於水,無論飲用多少次,始終會殘留在茶葉中,茶葉的營養成分只能被人體吸收12%。如茶葉中不溶於水的營養物質有:維生素E,它具有抗老化作用;兒茶素更是一種重要營養。兒茶素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消除氧自由基、抗朽邁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證實,它不僅能消除色斑、減肥,還能降低膽固醇、血脂,殺死白血病細胞和預防流行性感冒。另外,烘焙是

巖茶特有的工藝,烘焙完成後在炭燃燒過程中釋放出來的紅外線和負離子皆吸附於茶葉表面,飲用後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有效地預防感冒以及各種病狀

19、我奶奶有胃潰瘍,不知道敢不敢給她喝些好茶?

茶是一種胃酸分泌刺激劑,飲茶可能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對潰瘍面的刺激,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但對輕微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後飲些淡茶。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於消炎和胃黏膜的保護。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

20、我很愛喝茶,但又聽說茶喝多了會讓牙齒變黃,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子?

對於長期大量飲茶的人來說,確實會有些影響,但是,如果能保持早晚刷牙的習慣,影響是不大的,畢竟茶還是含氟的。我們也發現一些老茶人,一生喝茶到老,到現在還是一口潔白的好牙齒。

21、有很多巖茶的茶芽拿來做紅茶,請問這些紅茶的品質特徵如何?

武夷山是巖茶和紅茶的原產地和發源地。但是,武夷山的風景名勝區生產地巖茶品質最優,武夷山的自然保護區生產地紅茶品質最優,武夷山其他產區既可以生產巖茶,也可以生產紅茶,只是品質略遜些。同樣的,風景名勝區生產的紅茶品質不如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產的巖茶品質不如風景名勝區,所以這兩個區域生產的茶類目前還是沒有改變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外生產的紅茶,品質略低,主要是香味偏淡、微澀、欠耐泡。

22、我發現市場上有一種像紅茶的茶,但又沒有百分百發酵的,有人叫這種茶為紅烏龍,是這樣的嗎?

市場上是有這樣的發酵較輕的紅茶。是紅茶還是烏龍茶, 區別在於加工製作工藝有沒有殺青程序,如果是沒有百分百發酵又有殺青程序則為烏龍茶(如東方美人), 如果是沒有百分百發酵也沒有殺青程序則為紅茶.目前還沒有紅烏龍這一茶類,上述的這種茶應該屬於輕發酵紅茶,可能是廠家或商家將其商品名稱命名為紅烏龍。

23、紅烏龍是一款什麼樣的茶,與烏龍茶相比,區別在哪?

“紅烏龍”是民間的叫法,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不是一個正規的茶類。有些人用烏龍茶的茶樹品種用紅茶的工藝來製作,生產的茶葉稱為“紅烏龍”,與普通紅茶對比,紅烏龍發酵更低,香氣更高,帶明顯的花果香。與烏龍茶對比,紅烏龍屬於紅茶類,茶類不同,品質特徵也就有巨大的差異。

24、小種紅茶有哪些獨特的滋味,它和中葉種紅茶有什麼區別嗎?

小種紅茶的茶多酚類物質含量比中葉種和大葉種紅的含量更低些,所以小種紅茶的刺激性更弱、滋味更醇厚。耐泡度和厚度與生長環境更有關聯。

25、正山小種這一類的紅茶,如果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存放多年,是不是茶性會有所變化?

正山小種等一類紅茶,在合適的儲存條件下也可以存放多年

,但茶性和茶葉的風格會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改變發展的方向是越來越接近陳年熟普的特性和風味.

26、唐朝的蒸青團餅茶是用什麼方式乾燥的?現在國內的蒸青綠茶還有哪些?

唐朝的蒸青團餅茶也是用木炭烘焙的方式乾燥的。蒸青綠茶發明於我國的唐朝,至明朝開始綠茶的製法逐步被炒青代替。而蒸青製法唐朝從中國傳入日本後,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國內的蒸青綠茶已非常稀少,名茶還有湖北的恩施玉露,屬於蒸青綠茶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