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造假10年,31篇論文被撤,這次醜聞發生在哈佛醫學院

學術造假10年,31篇論文被撤,這次醜聞發生在哈佛醫學院

哈佛大牛造假10餘年,涉及發表在高水平雜誌上的論文達31篇,這實在是學術界的重磅炸彈!此次造假事件的影響非常之大,同時也提醒我們,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迷信權威!同時,學術打假的難度非常之大也可見一斑,而造假者如果是學術權威,一般學者提出質疑,進一步舉報打假肯定困難重重,總之,此次打假成功,也是非常值得關注和反思的事,影響深遠!

Anversa博士在2007年入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曾擔任哈佛醫學院佈列根與婦女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團隊首次公開表示將來自骨髓的c-kit細胞注射到小鼠受損的心肌中會產生新的心肌組織是在2001年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論文。2003年又在《細胞》雜誌(Cell)發文稱,存在成年的心臟幹細胞,它可以實現心肌修復。隨後十幾年間,Piero Anversa博士不斷報道心機幹細胞的相關論文,並且都是發表在影響較大的雜誌上。

學術造假10年,31篇論文被撤,這次醜聞發生在哈佛醫學院

據瞭解,在此期間受Piero Anversa博士的影響,有不少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前景非常好的研究方向,因為對於心肌梗死的患者來說,如果心肌幹細胞真的存在,那麼就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誘導幹細胞分化,變成成熟的心肌細胞,誘導心肌再生,修復受損的心肌細胞,這是一項造福全世界人民的研究,因此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這項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研究。

學術造假10年,31篇論文被撤,這次醜聞發生在哈佛醫學院

曾經也有多家實驗室表明無法重複Piero Anversa博士團隊的研究,甚至產生了與其相反或根本無法解釋的試驗結果,但也有人認為試驗結果假陽性和假陰性時有發生,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

但是,現在卻被明明白白地告知,Piero Anversa博士團隊存在學術造假、修改試驗數據的現象,難道那麼多跟風研究的科學家發表出來的結果也是在造假?那麼多博士、研究生因此研究畢業的博士論文、碩士論文也是通過該數據得來的?這次學術造假的狂潮,難道就以撤稿31篇、罰款1000萬美元平息?那麼,因此而浪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如何彌補?

在此之前,一直認為國內雜誌發表的文章水平可能存在參差不齊,經過這件事情才知道原來國外亦是存在相同的現象,就算是高水平的雜誌有時也難逃厄運。

因此,作為無論是科研大咖,還是科研菜鳥,我們在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時,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而是要有分辨的能力,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