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中國網絡名人環球行美洲站 』空降多米尼加的“八路軍”

相關閱讀: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以藍琥珀和優美的海灘著稱,這裡,怎麼會冒出“八路軍”來呢?

“我們徐工集團,成立於1943年,最早是八路軍山東縱隊膠東軍區魯南第八兵工廠。”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剛從牙買加飛到多米尼加的吳淑新先生,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的時候這樣介紹他所在的徐工集團。

魯南第八兵工廠,是八路軍山東縱隊膠東軍分區建立的,當年打鬼子的時候發揮了重大作用。當然,如今徐工集團早已轉型,在王民董事長的帶領下,專注工程機械行業,實施創新發展與國際化,目前位居全球第六位,一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徐工集團出口一直領跑全行業,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吳淑新先生是徐工集團駐加勒比區總經理,他到多米尼加來,說是“八路軍”空降,這個玩笑也可開得的。

吳淑新先生是江蘇連雲港人,八零後,但已經為徐工集團工作了十幾年,主要業務範圍便是中南美之間的加勒比地區,每年奔波於委內瑞拉、蘇里南、牙買加等地,跑在路上的時間總在半年以上。我開玩笑地說:“您這可不是八路軍,您這是‘游擊隊’啊。”

在美洲地區這樣“游擊隊”,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水土不服,文化習慣差異不說,畢竟有些國家的治安不太好,但吳先生表示已經習慣了,只是有時後方還是會有些擔心。“報喜不報憂,自己多注意一點,就可以了。”

這背後有著怎樣的艱辛和勇氣,國內的同胞想象也可得知。

有意思的是,和吳淑新先生邂逅是在電梯裡。用他自己的說法,在多米尼加的中國人可不多,忽然看到一群中國人出現,其中還包括前央視前著名主持人趙普,當然要上來打個招呼。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這怎麼有點兒粉絲見面會的節奏呢?

幾句話談下來才發現,是我們的中國企業家已經捷足先登,來到了這個國度。吳先生見到趙普感到驚喜,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從北京要飛一萬多公里才能到達加勒比,一般中國人除了《加勒比海盜》,對這個地區並不是十分熟悉的。所以,我們本來以為在多米尼加不太容易見到同胞的,更不要說我們的企業了。

結果發現並非如此,在多米尼加處處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痕跡。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中國人的商店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中文的啟事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還有中國的紅燈籠——地球的那一面,離我們似乎並不遙遠

雖然長期在加勒比地區工作,但吳先生也是第一次來到多米尼加。外交部在2018年5月1日宣佈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多米尼加共和國外長巴爾加斯簽署公報,中多建交的消息。

因為重視海外市場,徐工集團一直對相關情況十分關注,隨即作出反應,計劃對多米尼加市場進行調研,並在適當的時機展開業務,吳先生這次是來和當地代理商對接的。

“和傳統我國傳統僑民主要從事旅遊、餐飲等行業的情況不同,我們公司的業務要大一點兒。”吳先生幽默地說。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吳先生如數家珍地向我代表團團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劉碧偉副會長介紹徐工集團的產品

這“大一點”主要是指的徐工集團的產品,起重機、挖掘機、混凝土機械……徐工集團的產品是按噸算的,他們似乎不習慣造小東西。

是啊,小的東西在建築行業不吃香啊。

“您是從哪裡過來的?”我問吳先生。

“牙買加,處理完那邊的業務飛過來。”

“牙買加……也在加勒比,飛過來很快吧?”

“快不了,我得先飛到美國邁阿密,然後轉機再飛過來。”吳先生沒有笑話我對拉美地區的不瞭解,“轉道古巴也可以。”

“在多米尼加的市場前景怎麼樣?”我問吳先生。

“感覺會比較好。我們建交了,這對我們開展業務很有幫助。領館的能力,我們在委內瑞拉是深有體會的,他們起了很大作用,包括建立中資企業商會,組織起來,發佈相關資訊等等。我們在當地瞭解了多米尼加的情況。你看我飛過來只能通過美國轉機,這個地區總的來說有些基礎建設還比較落後,對施工機械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多米尼加的經濟主要依靠旅遊吸引客商,它的政治也比較穩定,經濟在加勒比地區也處於比較靠前地位,對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很重視。當地同行很多,工程機械的同行,主要是歐美的,已經有不錯的基礎了,我們發現這裡的市場有很大機會的。”

“那不是您的競爭對手嗎?”我問。

“我們不怕競爭啊。”吳先生自豪起來,“歐美同行也有十幾家,但我們對自己打開市場還是看好的,我們的設備有同類化的產品,也有差異化的產品,比如徐工集團的起重機械世界第一,所以我們能連續29年在中國工程機械出口排名第一。我們是中國工程機械品類最全的集團。

吳先生看起來略有靦腆,但談到自己公司的產品,頓時滔滔不絕,令人十分欽佩。聊得高興起來,吳先生反問我:“你知道我們徐工集團的優勢在哪裡嗎?”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吳先生與代表團中被戲稱為“環環”的環球網記者周驥瀅合影,談了一會兒以後,我們發現一派紳士風度的吳先生其實是個頗為活潑幽默的人

不等我回答,吳先生便自己答題了:“關鍵是我們掌握了很多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所以我們的產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起重機械,我們的中大噸位起重機、挖掘機械,其他廠家不生產,很少銷售到這裡。全世界我們是比較好的,價格也很有優勢。”

想了想,他又補充了一句:“關鍵是我們賣的不是‘中國製造’,而是‘中國智造’,我們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原來如此。其實,儘管中多建交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已經有很多中資企業開始進入這一市場,在多米尼加見到他們的活躍,體現了中國人在海外市場的活躍,也說明多米尼加我們的使館對於這個新市場的宣傳和給中資企業的保駕護航是十分重視和成功的。

因為馬上要到多米尼加外交部參加會議,我們不得不匆匆而別。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 臨別的時候,劉碧偉會長預祝中資企業在多米尼加取得業績,並給吳先生支招——有困難找使館,他們隨時為我們的企業服務。期待他們在使館的領導下取得更大成功

其實,在海外打開市場並不容易,但在拉美的中資企業的確有相當不錯的口碑。2011年徐工集團經過艱苦努力,簽下大單,一次便向委內瑞拉出口了6025臺設備,合同總金額7.45億美元,一舉打開了拉美市場,這個關鍵戰役吳先生也參加了。

不過,多米尼加的開拓,吳先生就不僅僅是參與,還要發揮更大的作用。

說著預祝成功,我們一一分別了,老薩開始寫這篇文章,描述中國企業登陸多米尼加的消息。

然而,就在文章寫完的時候,收到了吳先生的來信,說已經和多米尼加的合作伙伴見面了,甚至有了合作意向,這次出差,收穫一定是不小的。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沒想到“中國速度”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應該說,在訪問多米尼加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這個消息更能讓我們會心微笑了。

才剛建交5個月,這家民族企業憑啥自信能把挖掘機賣到多米尼加?

看來,美麗的多米尼加,已經為中國企業打開了懷抱,我們期待著吳淑新先生們更多的好消息。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