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賈魯河,千年中牟縣(一)

一條賈魯河,千年中牟縣(一)


賈魯河,中牟的母親河,4000多年來哺育了中牟大地一代又一代勤勞的人民,鑄就了一段又一段輝煌的文化。賈魯河的歷史,既是文明史,又是沿河民眾的苦難史。此次通過諸多史料記載來詳細瞭解賈魯河的變遷過程,也是中原腹地水系演變的縮影。特別說明一下:文中用的地名如無註明均為古地名,與今行政區劃有所不同;不同時期的河流名稱、河道位置也不盡相同;不同時期的史料對同一河流的記載也會略有差異。

賈魯河的由來,說法比較統一:為大禹開鑿。《史記•河渠書》記載:“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會於楚。”《元和郡縣圖志》:“禹塞滎澤,開渠以通淮、泗。”《水經注》:“即《經》所謂蒗蕩渠也。”蒗蕩渠就是渠水,也有叫古渠水、陰溝水、汳[biàn]水,包括後來的通濟渠、廣濟渠、汴水(河)都是賈魯河演變過程中的名字。大禹在治水時,在圃田澤西北角開挖一條水渠接通黃河,又在圃田澤東北角開渠接通沙水,如此一來,圃田澤就成了黃河和濟水的蓄洪區,當河、濟漲水時就會排洩進圃田澤,澤水過多時就會流入沙水。此舉基本根治了中原地區的水患。《讀史方與紀要》認為古渠水就是《禹貢》中說的灉[yōng]水,書中有“河出為灉”;《說文》認為蒙城縣以東才是灉水。春秋時又叫邲水,公元前597年,晉、楚兩國在邲水邊交戰。《水經注》雲:“濟水東合滎瀆,濟水於此亦兼邲之稱,其地蓋即滎口受河之處。”公元前364年,魏惠王遷都大梁城。此時距離大禹治水一千多年,渠水河道淤積嚴重,圃田澤也因淤積而萎縮嚴重,無法保障大梁城的供水量。魏國又重新疏浚、拓寬河道,又在圃田澤中部開挖一條南北方向的大溝,叫十字溝,把渠水和圃田澤接通。《竹書紀年》載:“惠成王十年,入河水於圃田,又為大溝引圃水。”到南北朝時十字溝又叫五池溝。《水經注》記載:“溝上承澤水,下注渠,謂之五池口。三國魏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帥中軍討太尉王凌於壽春,自彼而還,帝使侍中韋誕勞軍於五池者也。今其地為五池鄉矣。”此時的河道方向是從大梁城南直著到古滎鎮北,並沿用相當長一段時間。

一條賈魯河,千年中牟縣(一)

到西漢平帝時,河道淤積漸重,致使渠水決口,當時政局動盪,並未深治。到東漢明帝時,渠水水患日趨嚴重,甚至出現改道現象,已經影響兩岸居民的生產生活。朝廷派王景、王吳治理。他們在河裡每隔十里建一座水閘,可以層層截流,又把黃河水分流到其它河裡,決口處修復,使渠水重回故道,王景他們修築的堤叫渠堤,這一段河也叫滎陽漕渠。東漢泰山太守應劭著《風俗通》載:“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與泲[jǐ](濟)亂流,東逕滎澤北,東南分泲,歷中牟縣之圃田澤北,與陽武分水。澤多麻黃草。”

南北朝時,劉裕滅秦國,從長安出發,在洛陽走水路進入黃河,又把渠水疏浚一遍,才得以回去,後來河道又逐漸淤塞。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朝廷命梁睿在河陰縣(今滎陽)西二十里處,修築一座攔河大壩,用於遏制黃河流入汴河的水量,此壩被稱之為梁公堰、汴口堰。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朝廷下令把此渠更名為通濟渠,命左丞相皇甫誼、大臣辛亥徵調河南、淮北民眾一百多萬人,啟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隋唐大運河工程,從滎澤起直到淮河交匯處,共一千多里。通濟渠共分三段,西段是從洛陽西接引谷水、洛水沿著陽渠故道注入黃河,中段是利用黃河河道,東段從今滎陽縣汜水鎮東北黃河南側的板渚,把黃河水從這裡向東接引入汴水故道。然後向東南連接泗水、淮河,最後在揚州江都的行宮附近注入長江。隋煬帝三次下揚州都是順大運河。此後,這條河大家都稱呼為御河,意思就是皇家之河。可以看出,隋朝很重視運河的建設,在堤岸上修築道路,路邊種植柳樹,船在水中走,人在畫裡遊,與現在治理後的賈魯河兩岸很有些相像。運河建成後,從揚州、益州、湖南,甚至南面的交州、廣州、閩中等地官方物資運送船、商船、貨船都從運河上過,絡繹不絕,沿河兩岸逐漸繁華起來。隋煬帝與大運河的故事成為文人雅士經久不衰的素材,也是民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很多人對隋煬帝開挖大運河持嘲諷或批評態度,說隋煬帝勞民傷財只是為滿足自己遊玩的私慾,以至於國敗身亡。對此,《元和郡縣圖志》雲:“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李吉甫的評價比較中肯。運河修建是很典型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工程。自運河建成後,兩岸很快就繁榮起來,以中牟縣為代表舉兩個例子:首先是運河重鎮萬勝,是運河讓這一個無名之地,很快成為運河上集貨運碼頭、重要渡口、軍事重鎮為一身的水陸交通要衝。到宋朝,趙匡胤建都開封,把在萬勝駐軍常態化,拱衛京師和渡口,萬勝達到空前的繁榮。其次是運河的文化名村板橋,如果說萬勝的成名帶有很濃厚重的官方色彩,板橋則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文化韻味。板橋處在運河之畔、官道之邊,是汴河沿岸很著名的村莊。萬勝、板橋後面有專門介紹。運河的建成,河北邊的一條路也身價備增,升級成官道。此路東起開封經萬勝到滎陽,路兩邊人口眾多、廟宇林立,歷代中牟縣誌有記載,這兩年出土了不少文物也是很好的證明。中牟北部享受了很長時間的運河紅利。唐代詩人皮日休《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到宋朝,有觀點認為大運河全部是隋煬帝的新開的,對此,大文豪蘇東坡在《書傳》中寫道:“自淮、泗入河,必道於汴……又足見秦、漢、魏、晉皆有此水道,非煬帝創開也。”

一條賈魯河,千年中牟縣(一)

水經注疏圖

到唐朝天寶(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年間,運河淤積嚴重,已經開始影響漕運。廣德二年(764年),基本失去漕運功能,以前走水運的貨物只能從陸路轉運,消耗大量的人、財、物,極其不便;朝廷命令劉晏為河南、江淮以東轉運使,重新疏浚,漕運得以恢復,每年有幾十萬石糧食通過運河運送到關中。唐朝末年,汴水一段決口,安徽省宿州東南一片澤國。後周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準備討伐後唐,命令武寧元帥武行德召集大量民眾,沿著汴水故道疏浚,一直向東到泗水北岸,三年後才堵住決口,自此,汴水又重新注入淮河,運河漕運再度興盛起來。《續資治通鑑》雲:“江淮割據,漕運不通,水路堙塞。今復浚之。”到宋朝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4年),汴水又淤積嚴重,時常決口、漫堤,逐漸開始影響漕運及兩岸居民生活。至道元年(995年),參知政事(副宰相)張洎在奏報中寫道:“汴河從黃河引水東南橫穿中國,大宋的半數賦稅都是經過此河運來。”可見宋時汴河的重要性。

一條賈魯河,千年中牟縣(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