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主視眼」是左眼還是右眼嗎?

人類的某些對稱器官都有許多不對稱的行為,包括“主利手、主利腳”。

以及這次要提到的——“主視眼”

主視眼也叫注視眼、優勢眼。從人的生理角度講,每個人都有一個主視眼,可能是左眼,可能是右眼。

“主視眼所看到的東西會被大腦優先接受。”

人的大腦習慣性利用主眼的成像來分析和定位物體,主眼由於運動多,獲得的補給也多,往往發育的比非主視眼要好。

舉例:

當我們在街上看見有得小孩戴著眼鏡,有一隻眼鏡被黑布蒙著,這是為什麼呢?

解答:

這是為了糾正副眼發育嚴重不良,被遮擋的是主眼。

這樣,副眼被迫承擔起了主人翁的責任,不停地觀察分析事物,經過時間的累積,副眼發育不良的情況就得到解決。

自測:分辨你的主視眼

測定主視眼意義

通常主視眼的測定主要用來解釋雙眼的清晰度不同,以及解釋其它的一些配鏡後引起的不適問題的原因。

例如:人在閱讀過程中,雙眼是不可能完全集中於一點的,雙眼肯定各有分工,提高閱讀能力。

有的人習慣右眼佔主導,有的人習慣左眼佔主導,最後造成某一隻眼過度疲累,這也是造成雙眼近視度數不同的原因。

主視眼與近視&弱視

從神經的角度來看,主視眼的出現,是因為兩隻眼的視覺輸入量不同,導致視網膜和後面的視覺皮層的連接強度不同導致的。

改變這個連接強度的性質叫做視(知)覺可塑性,但是視知覺可塑性也不是一條直線的,它也有大有小,一般認為,存在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視覺可塑性最大,在這個時期進行干預,能夠最大程度的隊連接數量和強度起到最大的影響,這個時期稱為關鍵期,小鼠是出生後14天到40天左右,人類是6歲到8歲之間,在這個時期,進行視覺輸入的改變,效果最好。

所以主視眼和弱視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疑似弱視的情況,需儘可能早的去告知其家長,儘早干預補救。

許多研究表明近視眼的主視眼與調節有著密切關係,主視眼代表著視覺信號輸出的優先,在具有屈光參差的時候,主視眼相對有著更好的視力,更低的屈光度和更好的調節功能。

對於不近視或屈光參差較小的成年近視人群來說,主視眼是注視動作的主導眼,但並不一定具備更好的調節幅度、調節靈敏度。而對於屈光參差越大的近視患者,則感受更為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