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中,炮彈已經對準護衛艦爲什麼不先開火去除目標?

《紅海行動》中,就表現出了明顯的反戰情緒,蛟龍隊員對於死傷無數的平民,露出了同情的眼神,這是影片的優秀之處。

包括我們軍艦在面對威脅的時候不動如山,直到最後才反擊,一發入魂,主炮轟塌了半邊山,埋葬了那群恐怖分子。這也是因為絕對實力的碾壓。

《紅海行動》中,炮彈已經對準護衛艦為什麼不先開火去除目標?


最關鍵的一點,這是在他國領土上,一切沒有得到對方國家政府許可的軍事行為,都有可能被認為是侵犯。蛟龍之所以能去救人,其前提也是得到了伊維亞共和國政府的許可。

《紅海行動》中,炮彈已經對準護衛艦為什麼不先開火去除目標?


而且,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也奉行不打第一槍的信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命令全艦做好戒備,防範可能遭到的攻擊。

《紅海行動》中,炮彈已經對準護衛艦為什麼不先開火去除目標?


好在對方發射的是火箭彈,護衛艦上裝備的近防炮對付這玩意兒是綽綽有餘了。

而在遭到攻擊後,我方就可以行使正當的防衛權,使用艦炮轟塌了山體。

在他國領土上,不能首先動用自己的武裝力量,你沒看見蛟龍上岸後都換了北約的裝備嗎。中國一貫奉行不打第一槍,不首先挑起衝突的對外政策,這是自古以來的。咱們講究個先禮後兵,以德服人。

不過說實話,電影中面對這個水平的恐怖分子,咱們還是有點託大,對方很強大,無論是裝備、戰鬥人員的素質,都是中東國家中最頂尖的水平,那三輛皮卡,裝的是火箭彈,直接衝著中國軍艦來的,可見膽大包天。後來蛟龍特戰隊和那個國家的特種部隊遭遇伏擊,恐怖分子的迫擊炮打得那個水平,簡直出神入化,軍事人員的素質極高,那個一支筆一張地圖,就能算準方位,炮彈幾乎從不落空,你不說,我還以為是咱們解放軍訓練出來的水平。

還有那個熊孩子狙擊手“一隻耳”,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孩子,就靠一枝狙擊步槍,一張圖,一支筆,一人壓榨蛟龍兩個精英狙擊手,可見那小子訓練有素,身經百戰,還是個天才。所以我說,無論是軍艦,還是蛟龍的表現其實有點託大,早就該以絕對武力壓制他們了。

《紅海行動》中,炮彈已經對準護衛艦為什麼不先開火去除目標?


當然了,我們不是美國,做不出這麼霸道的事情,我們是個愛好和平,不喜歡發生衝突和戰爭的民族,所以,面對他人的苦難,我們能夠感同身受,

我們總是說中國人崇尚和平,這個代價就是我們永遠不做戰爭的挑起者,永遠站在正義的一方,不開第一槍,我們打的永遠都是自衛反擊戰。所以就算槍口都對準我們了,只要敵人沒開火,我們就堅決不開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