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成都看電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舊時成都看電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史料記載,早在清光緒三十年,即1904年,成都就開始有電影放映了。當時電影被市民稱作電光戲、西洋影戲、活動寫真。

抗戰全面爆發後,隨著南京金陵大學、中央大學、山東齊魯大學、北平燕京大學等院校陸續內遷至蓉城,盛大的人文薈萃,給這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名城,注入了新的現代文化元素,也推動了成都電影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據統計,20世紀30年代,全市有新明、智育、大光明、昌宜4家電影院;40年代,發展到新明、智育、蜀一、國民、蓉光、大華、中央7家電影院,直至1949年12月成都解放。

你也許不會知道,在解放以前,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時期,成都人看電影,會是多麼的刺激。

那個時候,看到女人泳裝出鏡會驚呼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向人們傳遞的觀念一直是“男女授受不清”。

舊時成都看電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這樣子的裝束在那個年代來說簡直是“不知廉恥”

在文章“望平街的屎尿生意”中我們說過,清末民初美女基本是不上街的,茶樓戲院也不接待女賓,1909年勸業場(成都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聚集區)開張的時候,有幾個美女去逛街,結果引起圍觀尾隨,警察不得不強迫這幾個美女租個轎子趕緊回家。

電影院出現在市面上後,尤其是在各個大學內遷成都之後,當時的社會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成都街面上女人的身影也就多了起來,但能夠和陌生異性同時封閉於一個空間,這種機會其實是不多的。

剛開始的時候,男觀眾是坐在堂廂觀影,女觀眾是坐在兩側的樓廂,只有小部分銀幕正面的包廂才能男女同坐。當然,後來也就慢慢放開了。

在電影院一派漆黑的環境裡,有的婦女在散場時起身離座,才發現自己的長辮子被後排的人惡作劇,牢牢捆在座椅上,“闖鬼!遇得到哦。”也有的回家後才發現頭髮被人沾上了口香糖,只好將頭髮剪掉。

而以前那些“有傷風化”的觀念,也漸漸不太明晰起來。

據說上映美國的《出水芙蓉》時,因為出現了女人身著泳裝的鏡頭,女觀眾大都呈現出立即遮臉之狀,甚至還會失聲驚呼。但觀影之後,卻又成為她們的談資,她們甚至還會再次“潛入”影院,和那些喜歡新奇的成都人,偷偷再看一場《出水芙蓉》。

有資料記載,後來去看《出水芙蓉》的成都人,“人山人海地把電影院圍了個水洩不通,已經顧不得‘非禮勿視’的古訓了。實在買不到票的,就翻牆而入,其中竟然有婦女和小腳老太!”

那個時候在電影院,真真是拿命在看電影

那個時候,看電影當然是非常洋盤的事情了,不僅達官貴人們愛看,地痞流氓們也興趣盎然,這群人仗勢不買票,成都人鄙視地把這種行為稱作“看濫汙”。

舊時成都看電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你才曉不得呢,“看濫汙”的人到底有多“歪”。根據記載,當時地處書院街的一家電影院,就因不讓兵痞們無票入場招來橫禍,竟被投擲了手榴彈!

成都其他影院的老闆們知道這事後,一個二個都嚇懵了,生怕自己也會遭起,只能用銀子犒勞那些當官的,請求他們“招呼”下面的兄弟夥“守規矩”,不要亂來。除此之外,影院還會花錢僱傭幾名荷槍實彈的“保安”,坐在影院樓廂最後一排正中的放映孔下,一旦場內發生騷亂,他們便舉槍干涉。

可即便是這麼亂,但依舊擋不住成都人那顆要看電影的心。

趣味閱讀

看電影嘛,大家都是知道的,一坐就是1個多小時。那個時候,影院人多,又擠又黑,於是電影院裡出現了特殊的服務性項目——“活動夜壺”。窮人家的小孩或老嫗會手提兩隻斑竹筒,巡行於過道之中,口中輕聲吆喝“尿桶哦,尿桶哦。”

男性觀眾尿急時,一面支付可以買一個鍋魁的錢,接過“活動夜壺”救急,一面目不轉睛盯住銀幕。嘩嘩的激流聲充盈電影院,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絕響。但畢竟也是有了女性觀眾嘛,警察局聞風而動,不久就制止了這種“有礙觀瞻”的服務。

但從總體上說,這種比較原始簡陋的電影放映方式,卻在成都促狹的空間中,營造出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而同樣經歷過老電影院的60後70後甚至是80後,老舊的觀影體驗永遠都是心中美好的存在。

=========我是分隔線=========

新土著愛上老成都。關於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間傳聞,相信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壓箱乾貨,不妨分享出來,讓大家一起感受現代化大都市背後的人文元素。歡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關於成都的故事線索。

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