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陝西省優秀輔導員」,學生心靈深處的良師益友!

近日,根據中共陝西省委高教工委《關於表彰陝西省第四屆高校十佳輔導員、十佳輔導員提名獎和優秀輔導員的通報》(陝高教生〔2018〕8號)精神,西安外事學院商學院劉贊、人文藝術學院趙志榮獲省級“優秀輔導員”稱號。

走進“陝西省優秀輔導員”,學生心靈深處的良師益友!

走進“陝西省優秀輔導員”,學生心靈深處的良師益友!

陝西省“優秀輔導員”評比表彰活動由陝西省委高教工委主辦,代表了陝西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最高榮譽。其目的在於進一步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優秀輔導員的典型示範作用。本次評選結果是在省內近百所高校層層選拔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組組織答辯,認真評選審核後,報省委高教工委批准確定。

優秀輔導員 | 劉贊

走進“陝西省優秀輔導員”,學生心靈深處的良師益友!

劉贊,女,漢族,河北保定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助教,畢業於西安科技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2年8月畢業後就職於西安外事學院。現任會計學1607-1610班、工商管理1602班輔導員,兼任會計學生第三支部書記。

6年光陰,2190個日日夜夜,劉贊老師毅然堅定在輔導員的崗位上,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系全身心於學生,盡全心思於工作。身為一名黨員,她理想信念堅定,黨性覺悟高,修養好,不論在黨支部還是在班級都起到了榜樣作用,她積極響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修養和理論水平。完善自身,發掘主題班會、座談討論、知識競賽、參觀見學等多種途徑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特色社會主義等學習教育活動,在學生中掀起了學習熱潮,帶領同學們緊跟黨的步伐。

恪盡職守,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劉贊老師熱愛輔導員工作,將教育作為自己的全部事業,具有較強的責任心,“什麼樣的輔導員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學生”,劉贊老師一直以此為其工作的座右銘,在工作中她堅持“正人先正己”,她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的準則自我要求,總是那個比學生更早達到教室的人。她說:“作為一名輔導員,高高在上是教育學生的大忌,必須到管理的一線,到學生中去,才能抓好工作的末端落實”,這種“插秧”精神促使她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間,深入到寢室和教室,瞭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和同學們談心,不厭其煩地做好後進學生的思想工作,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創先爭優。

對於學生突發疾病等突發性事件,即便是半夜凌晨或節假日休息,她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安排好送醫院就醫,2012年11月一個學生因急性闌尾炎疼痛難忍就醫,她在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趕往醫院自己墊錢安排住院,並徵得家長的同意後在手術單上簽字,凌晨2點手術順利結束,住院期間,劉贊老師總會趁下班時間匆忙趕到醫院去對學生進行照顧和心理安慰,給學生帶去自己親自熬的熱粥,同時,也安排了班委輪流照顧,事後家長髮來了感謝信,真誠地對劉贊老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對自己孩子無微不至的關照表示感謝,此外,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她關心愛護,熱心幫扶,傾其所能為他們解決經濟困難,疏通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自強的觀念,所帶的班級中有的學生來自貧困地區,而且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劉贊老師瞭解到情況後,積極主動地幫助她們聯繫校內勤工儉學和校外家教等兼職並熱切關心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上進,並爭取通過學校的助學體系解決她們的經濟困難,使她們在學校裡能安心學習,一年來,這些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獲得了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攻堅克難,善於解決難點問題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是她的堅守: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道理,聽得懂但是做起來卻不易,只有用執紀的真心、汗水、智慧、操守、無私以及做人的品行努力地實踐磨鍊才可能贏得成功。新形勢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比如:新生對獨自學習生活的適應問題,畢業生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大學生活中待人處世中的矛盾衝突、婚戀中的挫折困惑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等問題,他們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難點,也是輔導員老師管理教育的難題。面對這些難題,劉贊老師沒有畏懼、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去攻堅克難。

記得12級的一個學生找她聊天,表達自己對未來的迷茫,想創業又不想耽誤學習,整天處於矛盾之中。對於他的“兩難問題”,劉贊老師幫他進行了分析,在充分了解合作伙伴和出行計劃後,准許他和合作夥伴外出調查市場,親身走進競爭,感悟目前的能力,更好地分析自己,回來後,學生選擇了踏實學習,繼續充實。但為了激勵這顆創業的心,劉贊老師向其推薦了創業學院的老師一對一培訓,並聯繫了自己的同學和朋友,讓他們建立了聯繫。目前,這個學生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在不斷成長。

凝聚人心,大力加強班級建設

她鼓勵同學參與各項活動,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活動中成長成才。她會定期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也會帶著學生去兒童村看望留守兒童,讓學生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同時也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時光。平時她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供各種機會讓同學們參與班級管理,鍛鍊學生骨幹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在學生每月一次的組織生活中,個別班的團支部開展活動流於形式,針對這個問題,劉贊老師召集班級骨幹共同商量對策,分析原因,為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形式活潑的主題班會和團日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和歡迎,充分調動了同學們開展團日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教育效果。

她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對於大一的新生她注重從思想和學習上積極引導,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做好學習規劃,確立學習目標,她思想超前,眼光獨特,率先提出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應侷限於學習成績,而應該參照各項考核標準根據德育智育綜合評分,她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要求學生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提高品德,要知可為知可不為,要言於善而行於真,要把德育教育看做自己的影子,同行同步,並不斷糾正。針對每一屆的新生,她都會請品學兼優的大三、大四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和考研經驗,讓學生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少走彎路,多走捷徑,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率。對於高年級學生,通過抓學風,帶班風,調動學生勤奮學習,創先爭優的的學習積極性,其所帶班級、團支部也多次被評為學校先進班集體、先進團支部,所帶的會計學1609班也於2017年被學校評為“先進班集體”。

言傳身教,十分注重師德師風

劉贊同志自工作以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時刻把握適度原則,以德立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注重提升“人格魅力”,以坦蕩的胸懷,高尚的言行等對學生進行 “寓教於無形”的教育。因為以身示範的人格力量更容易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學生的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中,她堅信一次彎腰撿紙巾勝於十次的班會教育,一聲主動而親切的問候會感染內向怯懦的心靈。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她的熱情、正直、真誠、公正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被親切的稱為“贊姐”。在這種以身作則的人格魅力影響下,她所帶的班級曠課人數很少、遲到率低、教室衛生整潔、學生文明禮貌。她負責的黨支部行動力強、速度快、錯誤率低,多次受到領導的表揚,並被選為學校的“正蒙導師”,帶領大家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共同潛心問道。

修煉內功,大力提升專業能力

具有紮實的學識、寬廣的知識儲備是大學輔導員的必要條件,把辛苦轉化為成果,把經驗上升為科學是她所遵循的原則,並以《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不斷提高。

她積極報名參加學校組織的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並獲得了三等獎,向優秀老師學習,相形見絀,取長補短;她報名參加科研,作為第二負責人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民辦高校在預防大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的作用研究—以西安地區為例》,並發表1篇論文作為期中成果;她不斷學習,申請代課,曾任課國防教育、形勢與政策、思想的道德修養以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化能力。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劉贊同志得到了院領導和學校領導的一致肯定。2012-2013年度被評為商學院“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度在商學院終級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她表示將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繼續在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道路上前行。

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劉贊老師不忘初心,始終以教育為綱,以育人為本,用最本真、最質樸的方式與學生交流,相處。她說到: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縮短與學生交流之間的鴻溝,她會不斷地充實自我,提升自我,為學生的教育管理事業傾盡所有心血。

優秀輔導員 | 趙志榮

走進“陝西省優秀輔導員”,學生心靈深處的良師益友!

趙志榮,男,中共黨員,1985年9月生,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文學學士。2012年畢業留校以來,一直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後擔任輔導員、學生科幹事、學生科長等職。現任人文藝術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先後被學校評為2012招生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先進教育工作者、2016年優秀黨務工作者、2016年就業工作先進個人、文學院優秀督導等多項榮譽。他所帶領的學生工作團隊分別於2015年、2017年被評為文學院先進團隊。

不忘初心,學生教育工作精細化

3萬字工作筆記,4本工作記錄,6年工作經歷,數十種學生案例總結,成為了趙志榮學生管理工作付出與收穫的見證。作為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他牢記自己的使命,日常工作力求精細化。先後建立了輔導員“一日工作制度”、“ 檢查學生到課制度”、“學生家長聯繫制度”、“談心談話制度”、“主題班會制度”、“書院樓層管理制度” 、“輔導員帶班崗前培訓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來規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為了讓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化、精準化,他專門設計了《班會情況記錄簿》、《問題學生記錄簿》、《家校聯繫記錄簿》、《學生談話記錄簿》等,使學生工作的每一項內容建立臺帳,做到準確掌握,及時處理。為了推進“學院+書院”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釐清工作思路,他先後在書院管理中建立了《書院老師工作職責》、《書院組長工作職責》、《書院值班制度》、《書院學生文明公約》以及《書院自律委員會工作職責》,下發了《關於對學生工作機制的幾點說明》,對書院管理機制以文件形式進行了明確。

工作中他始終用一名優秀的共產黨人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身先士卒。面對學生安全管理上的壓力,他堅持常住學校,與學生同吃同住,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與學生談心談話,給他們樹立信心,解決他們學習生活上的困惑,工作6年,住校6年,2190個日日夜夜,趙志榮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用愛和溫暖踐行著一名教育工作者“春蠶絲盡、蠟炬成灰”的園丁情懷。

立德樹人,經營一個“愛的家”

著名哲學家王陽明先生說過:“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於者乎?”,意思是講,我們育人的初心,便是從本心出發,瞭解學生內心的世界,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和引導學生。

2014年的9月,新生剛入學,一位從東北來的學生在入學當天的夜晚發生車禍,整個人陷入昏迷狀態,頭部受傷,顱腔內積血嚴重,血流不止。而該學生的輔導員又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鑑於此,他連續兩個夜晚守護,直至學生脫離生命危險。適逢中秋佳節,為了讓學生不孤單,他又與輔導員老師一道陪學生在醫院過中秋節。在家長啟程回家的時候,一句“老師,謝謝你,孩子有你們管,我放心了!”,趙志榮知道:作為一名老師,辛苦的付出值了!

2015年4月,一名來自商洛的大四學生因為家庭原因產生了較嚴重的心理波動,有輕生的念頭。趙志榮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與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她建立自信,還經常掏腰包給她買飯,關心她的日常生活,就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該同學慢慢找回了自信,心理壓力逐漸減輕,抑鬱有所好轉。2016年6月,趙志榮推薦單位,使她順利走上了工作崗位。學生無比感動。直到現在還經常會給他打電話,告訴自己近來的工作情況。鑑於此,他也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對待心理問題學生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干預—輔導員談心談話—班級心理委員關注—宿舍舍友協助的四級預警機制,有效的降低了學生安全事件的發生,為心理亞健康的學生成長、成才多了一份保障。

苦煉內功,將學生管理工作專業化

既然選擇了學生教育工作,就要打造自己學生教育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從擔起這份責任,他就一直向著目標努力著、前進著。

他對待輔導員工作,實行“痕跡化”管理,鼓勵輔導員在做好學生管理的同時,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輔導員現有36人,有研究生學歷17人,在讀研究生3人,2018年又有2位老師考取了碩士研究生,研究生輔導員佔比61.1%。有3人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15人全部考取了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全院已獲證書比例達47.2%。3位輔導員後獲得省級優秀表彰,14人先後獲得校級各類表彰,13人獲得院級各類表彰,在學校第四屆輔導員技能大賽上,輔導員辛怡萱老師脫穎而出,以遙遙領先的成績獲得了一等獎。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和表彰。近年來,人文藝術學院的輔導員隊伍在科研數量、科研質量不斷提升,正是這樣的管理和鼓勵,人文藝術學院的輔導員隊伍在學校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趙志榮同志作為學校“學院+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改革的親歷者和探索者,自2014年底就與同事一道研究探討改革方案,深入兄弟院校調研學習,從同行業院校瞭解相關實踐案例。結合工作實踐和學生特點撰寫了《“學院+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西安外事學院為例》,結合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撰寫了《淺析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等多篇學生工作論文。參與2015年陝西省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學院+書院”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應用與創新》研究並結題, 2017年6月參與了西安市社科項目《民辦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創新研究》,2018年3月參與了陝西省社科界2018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民辦高校學生德育主體性教育機制建構的實證研究》等。6年來,他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積極參加國家行政學院“高校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為了提升自己解決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他積極系統學習心理諮詢課程,並考取了國家心理諮詢師三級資格證書,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創業諮詢師培訓並獲得相關資格證書。

捧著一顆初心,愛著一群學生,做好一份事業,甘撒一腔熱血。趙志榮同志用他數年的堅持與堅守,用2190個日日夜夜書寫了一位學生教育管理者最本真、最樸實的人生畫卷,他期待自己可以與學生攜手並肩,在學生教育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走的更遠。

近年來,西安外事學院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積極拓寬輔導員職業素質能力培訓平臺,積極培育思政教學、科研團隊,有計劃地培育學生思政研究特色,打造了一個信念堅定、富有活力、務實高效的輔導員職業共同體,為學校人才培養和改革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兩人的當選,是西安外事學院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又一項成果,也為輔導員隊伍樹立了先進典型引導了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