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奉獻是公民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感恩友愛,樂善濟困,尊師重教,睦鄰和親”是《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中奉獻層面的主題凝鍊,是公民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是一種態度、一種行動,也是一種信念,是不求回報的愛和全身心的付出。對公民而言,就是要在這份愛的召喚之下,把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從點點滴滴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個人。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感恩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涵蓋了尊老敬孝、和睦相處、回報社會的博大內容。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語出《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感恩是一種回報的奉獻精神,是尊重的基礎,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友愛是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處世態度,是以愛人為基礎,包括愛祖國、愛人民、愛生命、愛集體、愛大自然、愛勞動創造、愛文明進步、愛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樂善濟困”是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既傳承了歷史傳統,又體現了脫貧攻堅的時代召喚,是具體的奉獻精神體現,語出《史記·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樂善倡導市民熱心公益事業,樂於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幫助有需求的困難群體,包括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濟困就是接濟扶持有困難的群體,眼下特別強調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思想,自覺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時代新風。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尊師重教”語出《禮記·學記》,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和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全社會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武威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豐厚浩繁的史籍中,有許多感人故事。把尊師重教列入市民文明公約,既體現優良傳統,又體現時代精神,更符合武威的城市精神。

《武威市市民文明公約》解讀之四

  “睦鄰和親”是社會和諧的要求,既體現了鄰里和睦的共同願望,又體現了當今守望相助的時代要求。睦鄰強調了四鄰和睦相處,語出《書·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四鄰和諧則社會和諧。和親強調親友和睦,語出《禮記·樂記》“(樂)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睦鄰和親列入市民文明公約,倡導包容謙讓精神,約定市民團結友好,和睦相處,為建設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作出應有貢獻。

文章配圖均選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