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耀中秋

明月耀中秋

明月耀中秋

2018年的中秋節,在人們熱切的期盼中,正在步履匆匆地向我們走來。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說起中秋節,炎黃子孫誰人不知,那個不曉?時至如今,中秋節更是僅次於春節,而與清明、端午並駕齊名的我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是賞月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一輪皓月當空,萬里山河著銀,秋高氣爽,月明風清,好一派美侖美奐的自然風光。“此時瞻玉兔,真欲數秋毫。”當此之時,賞月觀景,歡度良辰,笑語歡聲,怡情爽心。無論人在故鄉,還是客居他鄉;無論身居鬧市,還是留守鄉村,人們舉目仰望夜空,但見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大千世界,朗朗乾坤,萬物向秋,天地同暉,心中的縷縷情思總會悄然而生。

伴隨著時光的延伸與文化的傳承,中秋節的習俗和中秋文化,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流淌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液裡,浸潤在無數個炎黃子孫的心田中。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源於何時?這裡不妨作個簡略的考證。翻開唐代之前有關歲時節日的典籍,就比如梁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隋人杜臺卿的《玉燭寶典》、唐人韓鄂的《歲華紀麗》,那裡面都還找不到有關中秋節的記載,至於民間其他傳統節日,就如同春節、清明、端午,則頻現於各種典籍之中。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霓虹羽衣曲,從那以後,就開始有了中秋節的習俗。自宋代至清末,書中也有不少關於中秋節活動的記載,但那時的中秋節更像是達官顯貴和市民階層的一種遊藝和娛樂活動,而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節日。

中秋節真正成為一種全國性節日,那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的事情。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對傳統節日進行了調整,將過去農曆的元旦挪至公曆元月一日,然後,又制定了春、夏、秋、冬四個節日,即把原來農曆正月初一的元旦更名為春節,端午節更名為夏節,八月十五更名為秋節,冬至更名為冬節。從此以後,中秋節(也即秋節)才正式成為一個舉國歡慶的節日。

祭月、拜月

祭月之禮,古已有之。《禮記·祭義》記載,古人“祭日於壇,祭月於坎”,這裡的壇與坎就是祭祀日月的場所。而祭祀日月的儀式歷來都是國家禮制,其儀式莊重、嚴肅,過程繁瑣、複雜,內容要求非常嚴格,氣氛也過於沉重、拘謹,絕不是民間通俗節日所能相比的。

然而,到了宋代以後,民間的祭月活動確也興盛起來,並逐漸發展成為中秋慶祝活動的一個主要內容。明代人所著《帝京景物略》中就有下面這樣的記載:8月15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月”。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要在院子裡朝向月亮的地方搭一張供桌,供桌前面掛著“月宮神馬”,神馬即神像也,月宮神馬,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玉兔,人立而執杵。每年8月15日前後,市肆間就有很多售賣月宮神馬的小販。

祭月時,在供桌上擺放泥塑的兔兒爺、各種水果和月餅。月餅,既是供品,又是節日食品。關於月餅的來歷,傳說乾隆下江南,遊至杭州恰逢中秋,有人獻上甜餅,乾隆邊賞月邊品嚐,連聲稱讚:“好月,好月餅,中秋良宵也。”從此,甜餅便成為月餅。從明清至今,月餅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月餅的餡料也因地域不同而呈現出各種不同特色。

祭月儀式是在晚上舉行的。當月亮升起後,婦女們要依次跪拜,拜完月神後,撤供,然後把“月宮神馬”與千張和元寶一起在院子中焚化。之後,一家老小聚在院子裡,分食月餅、水果等供品。

中華民族地域廣闊,各地祭月、拜月的習俗豐富多彩,異趣紛呈。例如,在湖南寧遠,中秋節晚上,婦女們在月下拈香,或聚攏唱歌。女人們還常常在這天晚上為女孩穿耳。在廣東,人們稱月亮為月姐,又稱女神,故拜月之事,多為婦人或女子。至於拜月的目的,大多與求子有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求子”是一種永恆的母題,而求子的習俗各地別具一格。例如,南京有中秋之夜盼子者先遊夫子廟,然後過橋以求來年得子的習俗。在湖南衡城,富貴人家如有娶婦數年不育者,親友們則會選擇中秋之夜為其送瓜。在安徽歙縣,中秋之夜人們會讓小孩“戲竊”倭瓜,入新婚者之房,置入被中,其目的也是為求子。

中秋祭月、拜月,人們各有所願,各有所盼:女願心靈手巧,顏如皓月,貌似嫦娥;男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中秋祭月、拜月,不但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而且普遍帶有明顯的信仰色彩和儀式。

在白銀境內,傳統的祭月、拜月形式是,家家戶戶都要蒸月餅、備果品,到了中秋之夜,待圓月升空後,把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院子中央擺放香案,陳設月餅、水果等供品,以示祭月。之後,全家人分享供品,歡慶團圓,祝福平安幸福,如意吉慶。節前,親朋鄰里也有相互饋贈月餅果品,以示祝福和相互團結友好的習俗。

明月耀中秋

賞月、詠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中秋的傳統習俗很多,自古有祭月、拜月、玩月、賞月、詠月和吃月餅等。

玩月、賞月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據郭憲《洞冥記》載,為了玩月,漢武帝曾在望鵠臺西側建造了俯月臺,臺下有一個廣袤千尺的池塘。登臺眺月,影入池中,使仙人乘舟弄月影。據稱,此為玩月賞月之始。而詠月則源於漢人所著《霜娥怨》樂府。從此以後,玩月、賞月乃至詠月之風逐漸盛行,到了唐貞觀、天寶年間,彌極其盛。而南宋臨安中秋賞月的另一奇蹟就是錢塘觀潮。每年的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海潮最盛,“初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猶如千軍萬馬,奔騰洶湧,不可遏止。於是賞月觀潮,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好不壯觀,好不動魄驚心!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今的中秋節,已不再是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的專利,更不是單純的女兒節,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闔家團圓、舉國同慶的重要節日。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秋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規定,中秋節全國放假三天。中秋節的文化內涵已遠遠超越節日本身的含義,成為凝心聚力,聯繫世界各地華人和友人的重要節日之一。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中秋時節,天高雲淡,朗朗乾坤,舉頭仰望夜空,一輪明月高掛,低頭環顧大地,秋野萬里風爽。多麼美好的夜晚,多麼誘人的風光!

是啊,從古到今,無數文人騷客或以抒情的筆墨,或以動人的故事,或以美麗的傳說,吟月、頌月、讚美中秋,謳歌生活。歷覽浩如雲海的中國文學寶庫,以月為題材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詠月頌月的詩文俯拾即是。就如同:“桂圓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等等,真是美侖美奐,美不勝收。而蘇東坡的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則更是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這裡不妨順手抄錄,以供再三吟詠:“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亮及神話

說到月亮以及關於月亮的神話故事,作者首先想到的是千古偉人毛澤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原詞是這樣寫的:“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誦讀這首光輝詞篇,就如同我們的面前展現出這樣一幅激動人心的錦繡畫面:楊開慧、柳直荀二位革命烈士的忠魂,彷彿騰雲駕霧的神靈飛離地面,越升到了玉砌銀裝,豪華寬廣的月宮,在那神聖敞亮的殿堂之上,他們受到嫦娥與吳剛隆重熱情的款待,吳剛盛設筵宴,嫦娥起舞助興,為楊、柳二人登臨仙界接風洗塵,熱烈慶賀。此情此景,感天動地,讓人深受鼓舞,倍覺溫馨!

千百年來,在有關月亮題材的神話故事中,嫦娥和吳剛是兩個最為經典,最具神話色彩的人物。詞壇巨匠毛澤東超凡越俗,通過巧妙用典,使嫦娥、吳剛這兩個人物形象變得親和、慈愛、善良,這就讓人對月亮產生了無盡的神思與遐想,把人們對月亮的祟敬之惰,嚮往之心發揮到了巔峰和極致!

在這首光輝的詞篇中,開國領袖毛澤東以他如椽的巨筆和千古偉人獨具匠心的非凡想象力,把自己對親人楊開慧和友人柳直荀的深切緬懷與良好祝願,演繹成為一個鮮活生動、亮麗感人的新的神話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情節感人至深,催人淚湧,從而讓情感的昇華達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絕妙境界,真乃偉人之睿智,詞壇之絕唱!

古往今來,關於月亮的神話與傳說,流傳在我國民間的多得難以盡數,其中以“嫦娥奔月”和“吳剛砍樹”最為生動,最為感人,其流傳之廣,影響之深,真可謂家欲戶曉,耳熟能詳。這裡不妨再來重複說說。

先說嫦娥奔月。相傳在遠古時代,天有九日,灼烤大地,萬物不長,萬類難生,后羿射落八日,頓成造福世間的時代英雄;嫦娥則是一位貌美無雙,溫柔嫻淑的絕世佳人,二人相互傾慕,結為夫妻。不料,后羿在成為君王后,殘暴專橫,民怨沸騰,他甚至還從王母手中獲取長生不老藥,企圖永遠統治人世,這些都被善良的嫦娥看在眼裡,為拯救蒼生於危難,嫦娥靈機一動,便獨吞了長生藥,變成仙女,飛上月宮,使后羿的美夢化作泡影。消息傳開,天下百姓紛紛擺設香案,祈禱嫦娥奔月吉祥平安,從此以後,人們也就逐漸形成了中秋拜月的風俗習慣。

吳剛砍樹的神話故事是這樣的:說漢代有位人士跟隨著神仙修行,終成正果昇天成仙,正是這位成仙昇天的吳剛,卻又因冒犯了天條,被髮配到月亮上面去砍伐桂樹。心底善良的吳剛他那裡知道,廣寒宮前的這棵萬年古木高達500餘丈,粗不可量,更何況用板斧砍下去,創口當即癒合!無可奈何,吳剛只好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砍了下去,永遠也不會有個盡頭!

茫茫太空,浩翰無際,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這一切都是自然規律。今天,宇宙飛船翱翔太空,人造空間站早已告竣,探月工程獲得巨大成功,月亮的神秘面紗正在一步一步被揭開。嫦娥、吳剛乃至玉兔等等神話傳說無疑只是虛構的。但是,人類嚮往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思想和行動永遠都不會停止。

中秋的文化內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之夜,親人們歡聚,一起觀光賞月,暢敘親情和友情,這是多麼美好的時光,這是何等幸福的樂享?中秋節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種讓人陶醉的夜景,更賦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古往今來,中華兒女賦予圓月、月亮以極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裡,圓代表周全、完整、無殘缺;圓又與和、合相融相通。月圓時,人們希望人間團圓,夫妻團圓,親友團聚,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太平。團圓成為中華兒女共同追求的生活願景,成為中華民族為之奮鬥的心理訴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國人自孩提時代起,就把吟月的詩歌及其指代的文化意象根植於心底,直至長大成人,始終不忘“月是故鄉明”!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皓月當空的壯觀景象還會引發人們的心靈感應,從而激發濃濃的鄉愁。今天,中華兒女無論散佈那裡,身處何方,仰望一輪圓月都會怦然心動,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一首《十五的月亮》響徹大江南北,唱遍軍營內外,不正是寄情於月,借月抒懷的生動印證嗎?

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卻有時。國家的團圓叫“金甌無缺”。中華兒女發自心靈深處的願望是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各民族大團結。這才是團圓,才叫圓滿。直至今天,這種願望仍是家國情懷的具體體現,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憑藉,也是我們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復興,圓夢中華的重要精神資源和力量源泉。

明月耀中秋

王世北,甘肅靖遠人,中學高級教師。愛好新聞、散文與詩歌創作,數十年來筆耕不輟,不時有詩文見諸報刊或電臺廣播。著有《星光集》《歲月集》等。系靖遠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白銀市詩詞楹聯家協會理事,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